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蜜蜂规模化饲养是以蜜蜂健康高效养殖为理念,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为基础,蜂机具机械化、现代化为前提,社会化服务为依托的政府支持、行业努力和全民参与的社会化系统工程。蜜蜂规模化饲养是以追求最佳经济或社会生态效益为目的,与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气候以及蜜粉源条件相适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一、树立蜜蜂健康高效养殖理念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并不是世界养蜂强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7,(7):54-56
中国已是世界养蜂大国,然而离养蜂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推动我国蜂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提出要在规模化饲养蜂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现代养蜂新模式,即蜂场管理规范化、饲养蜂种良种化、蜂群管理科学化、养蜂机具标准化、生产运输机械化、蜂病防控区域化、生产产品优质化和从业人员专业化。通过实施"八化"来推动和提升我国养蜂业的管理和生产水平,以建设养蜂强国为目标而引领世界养蜂业。本文主要就针对这种现代养蜂新模式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蜜蜂杂志》2021,41(5)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和蜂产品生产大国,但大而不强,养蜂机械化程度、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蜜源载蜂量都与养蜂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已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规模与速度,急需解决。阐述了我国蜂业发展历史,制约蜂业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资源情况、农业种植结构、社会发展需求,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规模化发展经验,提出我国蜂业发展趋势建议。中国特色养蜂生产规模化,鼓励养蜂生产适度规模化,保持原有饲养模式的延续和革新。为行业探索我国蜂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拥有丰富的蜜粉资源和蜂群保有量,蜂产品年产量及出口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落后和传统的饲养方法及历史和现实等诸多方面原因,我国目前养蜂基本上还处于一家一户的小群体、小生产、小作坊及低产出、低效益的落后生产状态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世界养蜂强国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面临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和调整,将严重阻碍我国养蜂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虽然养蜂数量居世界首位,但养蜂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养蜂劳动强度大而劳动力得不到解放、抗风险能力缺乏。养蜂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以50~60岁年龄居多,养蜂专业化技术依然排徊在较小蜂群规模上,与养蜂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我国养蜂机械化的现状1.饲养方式进步甚微尽管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但蜜蜂饲养方式未有很大改变,依然沿用活框饲养方式,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或半山区依然沿用传统的木桶或竹框等饲养方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第6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9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4届2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第12次、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定于2014年7月在甘肃省天水市召开。会议主题为: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模式研究。会议围绕蜜蜂高效饲养和蜜蜂生物学主题,在以下4个专题进行学术研讨:(1)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模式下关键技术与蜂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5,(11):42-43
<正>自从1851年美国人发明了蜜蜂活框饲养技术和使用木板制造标准蜂箱养蜂至今,蜜蜂养殖在世界上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但还不是养蜂和蜂产品强国,如何能使我国从养蜂大国变成世界的养蜂强国,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是最根本有效的途径。在养蜂生产中需要解决问题中,木板蜂箱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常常造成"夏衰","冬伤"严重地影响着蜜蜂的生存,繁殖和发展。采用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的泡沫  相似文献   

8.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规模化饲养技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2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大会主要议题是蜜蜂规模化饲养管理技术及相关蜜蜂生物学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6日,平阴县玉泽养蜂专业合作社宣告成立,成为全县首家养蜂专业合作社,这意味着平阴县的"甜蜜事业"将走上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平阴县养蜂历史悠久,但是受传统饲养习惯的影响,大多为分散养殖,缺乏规模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新闻简讯     
<正>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与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规模化饲养技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22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大会主要  相似文献   

11.
<正>蜜蜂规模化饲养是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方向,是改变养蜂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产品质量低劣、养蜂人老龄化等发展瓶颈的关键。规模化饲养的核心是简化蜜蜂饲养操作,促进养蜂大型机械的研发应用,实现1人多养,提高养蜂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规模化饲养是现代养蜂生产区别于传统养蜂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代表着现代养蜂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在推广实践中,对一些具体的提法或者做法,也还存在一些争议,大家有必要对究竟什么是规模化饲养,为什么说它是养蜂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化饲养的实现历程等问题,共同进行认真思考、梳理与完整阐释。全面准确地阐释规模化养殖,弄清其本质特征、目标要求,以及实现过程中应面对的许多新问题,对统一思想、消除分歧,促进推广实践活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蜜蜂和食用蜂蜜产品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蜂事业发展迅猛,目前饲养的蜜蜂数量已达730万群,成为世界第一养蜂大国。现在,我国年产蜂蜜29.3万  相似文献   

14.
<正>实行养蜂机械化是实现养蜂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前提。没有养蜂机械化就没有养蜂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养蜂规模化和高效益。一、饲养方式与技术进步发展缓慢1911年清末秀才张品南与人合作创办三英蜂场,引进4群意大利蜂群,并引进标准式蜂箱及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至今已100余年。10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养蜂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饲养方式需要转型升级,产品结构需要转型升级,机具设备也需要转型升级。加快转型升级,已成为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抓住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认清形势、乘势而上、直挂云帆、快速推进,将养蜂业推向新水平,促进大发展。我国是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所以说之大,主要是拥有蜜蜂量大,全国900万群的饲养量雄居世界首位。蜂蜜、蜂王浆、蜂蜡、蜂花粉、蜂胶等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现代养蜂生产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饲养。规模化要求饲养管理技术标准化、养蜂生产专业化和机械化。饲养管理规模化的核心是简化饲养管理操作,让蜂群回归自然。就是改变管理过细的问题,将以脾为单位的管理方式,改为以分场为管理单位,实现一人多养,提高人均饲养规模,进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幅员辽阔 ,蜜源植物和蜂种资源丰富 ,养蜂和蜂产品生产、贸易历史悠久 ,蜂业文化源远流长。总养蜂量、总产量、总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华蜂业的发展对世界蜂业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察古知今 ,不言而喻 ,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 ,而且是蜂业经济强国。蜂业经济规模和层次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渗透到社会各个消费阶层。伴随着中国入WTO参与全球蜂业经济一体化进程 ,蜂产品的出口贸易势头更加强劲 ,出口创汇成为龙头 ,对外出口贸易离不开蜂产品 ,在世界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举…  相似文献   

18.
王刚 《中国蜂业》2015,66(1):51-52
<正>阳泉市有丰富的蜜粉资源,发展养蜂得天独厚。近年来,阳泉市的蜂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瓶颈。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合作化是近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和积极推广的现代养蜂饲养管理模式,它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传统蜜蜂饲养模式中规模小、效率低、单位成本高、收益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弊端,因此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合作化之路,是我市蜂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奶牛养殖呈现龙头企业引领、集团化发展、专业化分工等发展趋势,规模化养殖比重、泌乳牛年均单产水平跻身世界奶业第一梯队,奶瓶子稳定供应有了更好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马有祥我国是养蜂大国,但不是养蜂强国,传统养蜂的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理念,蜜蜂行业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大力推广城市蜂蜜生产技术,构建蜂业绿色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28~31日,国家蜜蜂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伊犁尼勒克县种蜂场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由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所、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源及蜜蜂授粉专业委员会、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伊犁州农业局、伊犁州蜂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蜂业发展中心、国家蜂产业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