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沂水县下古村乡南门楼村农民吴传科靠种“背时”庄稼发财。1994年他看到当地出现种辣椒热时,他把辣椒地全部改种了花生,当年由于辣椒市场饱和,价格猛跌,许多农民蚀了本。第2年种辣椒的农户骤减,而吴传科不顾别人劝阻,扩种了0.4公顷辣椒。由于当地辣椒总产锐减,市场供不应求,他种的辣椒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几年来,他专靠种“背时”庄稼成了全村首富。  相似文献   

2.
<正>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不同版本的这样的故事: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城里工作,小儿子和他一起在农场工作。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行不行?"老头说:"不行,绝对不行,我可就这一个儿子在家陪我了!"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摇摇头:"不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14年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阳谷先运辣椒专业合作社名列榜中。在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镇,今年种植辣椒面积达到1000公顷,品牌辣椒畅销全国。"这多亏了辣椒大王、先运辣椒生产合作社社长方先运。"种植户们提起方先运,都不禁会竖起大拇指,是他带领群众通过种植辣椒,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高庙王镇种植辣椒已有十几年的历  相似文献   

4.
靠搭炕,他从下乡知识青年变成了享誉全国的炕灶专家;靠搭炕,他从农村基层走上了辽宁省农村能源办的领导岗位;靠搭炕,他娶上了称心如意的漂亮媳妇;靠搭炕,他走上了清华大学的神圣讲堂……创造这一个个传奇的人,就是辽宁省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原辽宁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副主任、61岁的"炕王"郭继业。  相似文献   

5.
马上做     
聂勇军 《百姓》2001,(11):1
一个人春季受到单位排挤,便愤愤地说:老子到深圳发财去,受你这窝囊气!但第二天醒来,他又照常上班,觉得还是忍着点好。夏天来了,职称没评上,他又火冒三丈,逢人便说还是深圳好,靠本事吃饭,但事后他又给自己打圆场,说是再看一看。秋天来了,分房子没他的份儿,他憋了一肚子火。冲到局长办公室门前又悻悻回来了,安慰自己说等年终提干再说。结果年终人事任免压根儿没他的影儿,这一次他好象彻底失望了,也与深圳的朋友像模像样地通了话,但终究没有成行,理由是家里儿子小要人照顾。一年后,当初与他一样受单位排挤的同事有的在深圳买了房,有的开了公司,也有的拥有了私家车,这一下他更后悔  相似文献   

6.
江超 《湖南农业》2005,(3):26-27
我年近70岁,有2个儿子,我和妻子有共同积蓄10万元和三居室房屋1套。在2001年,我和老伴考虑年岁已高,经反复商量,决定订立夫妻共同遗嘱。遗嘱中明确:一方先死亡的,存款归另一方所有,在两个人都去世后,房屋归小儿子所有。2004年老伴去世,我拿出共同遗嘱给小儿子看,他说既然房子迟早都是他的,要求搬过来住,可是我觉得自己身体不好,需要请人来照顾,小儿子搬过来怕不方便,不知我可以拒绝他的要求吗?  相似文献   

7.
"5年时间,他带出来一个响当当的香瓜屯,让村民走上了富裕路,是名副其实的香瓜大王。"今天,在大安市四棵树乡四棵树村,提起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占武,人们都这样说。李占武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家里地少人多,生活不富裕,一直在寻找致富的信息和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王如峰是安徽省全椒县的一位虾农,他从2006年就开始养殖小龙虾,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靠养殖小龙虾走上了致富路。现在,他的龙虾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5000亩,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被当地人亲热的称为"龙虾大王"。现在,王如峰又带领大家走上了  相似文献   

9.
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一回到家便兴奋地告诉我,今天体育课跑步,他跑了小组第三名,是前三名呢.我说不错嘛!我爱人则问他,一个小组共有几人呢?儿子说一组共四人.我爱人马上不屑地说:一组四人,你跑了第三,不就是到数第二吗?还值得高兴?  相似文献   

10.
后院的金币     
《北京农业》2011,(2):19-19
一个开罗人整天梦想着发财。一天夜里,他梦见神对他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在那里能找到金币。”  相似文献   

11.
后院的金币     
雅琴 《北京农业》2012,(23):26-27
<正>一个开罗人整天梦想着发财,一天夜里,他梦见神对他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在那里能找到金币。"天哪!伊斯法罕远在波斯啊,必须穿越阿拉伯半岛,经波斯湾,再攀上扎格罗斯山,才能到达那山巅之城。可能还没到就客死他乡了。到底去不去呢?"开罗人想,"但是,如果不去,这  相似文献   

12.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有个智障的儿子,儿子每天夜里12时都要起身,天冷时常因不知道穿衣服而着凉,大江健三郎就起来帮儿子披上衣服。这样的日子大江健三郎坚持了40多年。73岁的他回首往事时,颇多感慨,他说:"20多岁时,如果我知道这种日子会成为永远,  相似文献   

13.
后院的金币     
<正>一个开罗人整天梦想着发财。一天夜里,他梦见神对他说:"想发财,你就得去伊斯法罕,在那里能找到金币。"天哪!伊斯法罕远在波斯啊,必须穿越阿拉伯半岛,经波斯湾,再攀上扎格罗斯山,才能到达那山巅之城。可能还没到就客死他乡了。到底去不去呢?"开罗人想,"但是,如果不去,  相似文献   

14.
水蛭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吸血鬼",但在江苏省宿迁市青年农民张长威的眼里,它却是地地道道的"软黄金".这些年,他不仅靠养殖水蛭走上了致富道路,还带动全国各地近万户农民实现"蛭"富增收的梦想,被人称为"水蛭大王".张长威的创业发展之路有着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编辑老师: 前两天,我儿子的同班同学佳佳到我家里玩,两人一起做手工.出于鼓励,我夸奖佳佳:"你做的青蛙跟真的一样,很好看." 听到这话,一旁的儿子赌气把剪刀一摔,说:"我不做了!"我觉得儿子脾气太怪,没理他.过了一会儿,我听见佳佳大哭起来.原来,儿子趁佳佳不注意,将她做的"青蛙"剪掉了一条腿.我问儿子:"你为什么要弄坏佳佳的'青蛙'?"哪知儿子大发脾气说:"他做得一点儿都不好看!"然后便冲出去了.  相似文献   

16.
<正>代子星是河南省正阳县雷寨乡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自2005年以来,他与南京农科院合作引进繁育推广西瓜、辣椒等瓜菜新品种36个,推广面积达30万公顷,带动全国各地近万户农民走上了"西瓜脱贫、辣椒致富"之路。他培育的西瓜品种连续4年在河南省西瓜大赛中获奖,深受人们青睐。一、嫁接西瓜脱贫致富1995年,代子星高中毕业回到雷寨乡高胡村喻桥村民组务农后,看到农村民兵科技示范户依靠科技发家致富,就萌发了"要想富、学技术"的念头。于是,他参加了  相似文献   

17.
骆忠明 《农家致富》2009,(16):13-13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天德村向权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他靠种葡萄年赚20多万元,率先走上了致富路。 紧贴市场种葡萄 40多岁的向权是天德村一位普通农民,年轻时四处打工。1999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他有了投资农业的想法。他先后到成都、武汉、浙江、河南等地考察项目.决定发展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以后农业怎么搞?要靠信息化!"这是浏阳市葛家乡金塘村搞了一辈子农业的74岁老人杨意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看法。从15岁开始学习农艺,杨意红就喜欢做试验,培育出的辣椒品种不计其数,被誉为"辣椒大王"。近年来,他又在自己的蔬菜基地试验起了农业信息化,着实赶了一回"时髦"。2013年,杨意红联系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在蔬菜基地装上了监控平台,足不出  相似文献   

19.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相似文献   

20.
读刊用刊     
致富不忘引路“人”——青年民兵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致富小记   湖南隆回县横板桥镇青年民兵廖东军于2000年出售一批中药材,获得纯收入6600多元。邻里乡亲向他取经时,他指着堆放在书柜上的《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说:“她们就是我致富的引路人!”   廖东军于1993年高中毕业,回乡后苦苦探索致富之路,曾因找不到致富门路而一度消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湖南农业科学》,从此走上了靠科技致富的自学成才之路。他自费订阅了《湖南农业科学》、《湖南科技报》等刊物和报纸,从中学习科技知识,并把学到的科学技术用于自己的生产实践,使粮食连年增产。   1997年,廖东军利用《湖南农业科学》提供的信息,从外地引进一些中药材,摸索着种植,当年获利2000多元。为此,廖东军大受鼓舞,于是扩大生产面积,增加种类,每年仅药材一项就获利1万多元,再加上其他各项收入,每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他被镇政府树为科技致富典型,优秀青年民兵。   廖东军致富不忘引路人。几年来,他积极把《湖南农业科学》等刊物介绍给乡邻,引导他们走共同致富之路。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有23位青年民兵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其中有11人年纯收入达到5000多元。 罗斌 李旭博(422200 湖南隆回第十中学) 《湖南农业科学》给我带来了财富   我是河南省灵宝市汇丰采供部的普通职工王芳。多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湖南农业科学》,并每期必读。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中学到了很多科技致富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读刊用刊而发财致富。   我从《湖南农业科学》上看到香椿无土芽苗菜速育技术后,精心按其介绍的操作步骤进行生产实践,很快获得成功,芽苗菜销售收入达6万余元,相当于我十多年的工资收入。为感谢贵刊对我的帮助,2000年我自费多订5五份《湖南农业科学》,送给我的好友阅读,并愿向《湖南农业科学》的新老读者长期免费赠送香椿芽苗8天速育生产技术简介。让《湖南农业科学》的读者与我共同致富。   读报读刊知天下,用报用刊富勤人。 王芳(472500 河南省灵宝市贵妃园汇丰采供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