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能自行控制排尿而尿床者,称之为“遗尿”。介绍几法供择用。  相似文献   

2.
3岁以上小儿在入睡后小便自遗,不能控制者,称为"遗尿",俗称"尿床"。 由于小儿的发育尚未健全,自行排尿的习惯未养成,有的在遭到责骂时会惊恐啼哭而引起遗尿,不算病态。对此应耐心教导,不要动辄责骂,以免造成精神压力,有碍小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尿频是每天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的一种现象.它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也可由神经功能失调或习惯引起,后者称为神经性尿频.   按一般常规,正常小儿每日排尿次数为:1岁约 15~ 16次,2~ 3岁为 10~ 12次,到学龄期约为 6~ 7次.   对神经性尿频患儿,家长应耐心教育,不能用打骂或强迫命令来制止尿频.此外,可用玉米须 15克,水煎,加适量糖代茶饮.此方经济、简便,小儿容易接受.疗效较好,一般 3~ 5天见效,10天内全愈者达 90%.必要时可配用少量镇静剂 .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8,(2)
婴幼儿尿床比较常见,凡3岁以后的孩子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自觉排尿,即称原发性遗尿症。遗尿现象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据调查,4岁半的小儿有12%遗尿,5岁为10%,7岁半为7%,此后至18岁还有2%,男孩遗尿者比女孩多。遗尿的原因主要有四种:1.遗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幼时也有遗尿病。2.疾病:如泌尿系畸形、感染、多尿疾病(包括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病)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均可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小儿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 :通过对 85例热性惊厥患儿及其中复发 5 2例的各项相关因素进行对照观察 ;并对其中具有 1次复发、年龄小于 3岁 ,且有相关危险因素之一的 2 7例患儿给予安定预防用药 ,经与复发但无高危因素的 19例同龄小儿作对照观察。结果 :患儿的首发年龄 <3岁及阳性家族史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P <0 .0 1) ,且与发作时体温、持续时间及 2 4h内发作次数均有关系。用药预防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首发年龄<3岁及阳性家族史是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高危因素 ;小剂量安定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有效  相似文献   

6.
72岁的刘老汉,43岁时患了前 列腺炎,曾出现阳痿、早泄、尿痛、尿 急、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到56岁后 又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不 畅,严重时需用导尿管排尿。被确诊 为“前列腺增生”。后经人介绍一验 方试用,小便渐畅通。坚持用药半 年,小便基本正常。1年后复查证明 已痊愈。我用此方在门诊治疗前列 腺增生患者8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9~2005年采用乙烯雌酚口服预防老年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混合痔伴有前列腺肥大、排尿欠畅的老年病人52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8例,50~60岁8例,61~70岁15例,71岁以上5例。前列腺肥大Ⅰ°4例,Ⅱ°19例,Ⅲ°5例;对照组24例,50~60岁8例,61~70岁13例,71岁以上3例。前列腺肥大Ⅰ°7例,Ⅱ°14例,Ⅲ°3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作内痔注射,外痔激光切除加内痔结扎术。试验组术前口服乙烯雌酚2 mg,3次/d,连续服1周;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每次3片,3次/d,连续服1周。排尿不畅明显改善,术后12 h内小便能自行排出为…  相似文献   

8.
陈继培 《新农村》2003,(11):26-26
前列腺癌95%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出现早晚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癌肿生长的速度和压迫尿道的程度。因前列腺环包尿道,故癌变首先压迫尿道,表现出排尿异常的症状。初起时可见尿意频繁,夜尿增多;当肿块增大压迫尿道,会出现尿流变细、排尿不畅、尿程延长,部分病人可出现排尿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血尿,此时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自行排尿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2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9)和对照组(n=147),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差异无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创造适宜环境、做好护理观察,及时诱导排尿,常规诱导排尿措施无效后采用开塞露纳肛。结果: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140例,导尿9例;对照组术后自行排尿74例,导尿73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适宜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0.
在兽医临床工作中,经常收治牛血淋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平江县城关镇四马村李某家的6岁黄母牛,2005年7月15日求治。畜主诉:病牛近1周来排尿不正常,尿色黄,排尿次数增多,最近两天尿呈红色,采食量明显减少。2.检查及症状体温39.2℃,呼吸30次/分,脉搏80次/分,精神不振,频频作排尿状,表现疼痛、伸颈、拱背、屈膝举尾、尿量少,呈点滴状排出,尿呈血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治疗组给予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尿情况和小腹胀满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2 h内排尿总量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明显优于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同时具有显效快,提前首次排尿时间以及膀胱残余尿较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儿科危重症之一,如诊治不当,病死率较高。儿童尤其是年少者血液净化受器械条件限制,故正确应用非透析疗法治疗小儿ARF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采用非透析疗法治疗的51例小儿ARF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均为1994~1998年在本院儿科住院患儿,51例中男26例,女25例;1~3岁4例,4~6岁7例,7~14岁40例。诊断标准符合1993年第七届全国小儿肾脏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1.2 病因肾前性13例(休克3例,肾病综合征并发低容量性休克10例);肾性38例(急性肾炎28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5例,狼疮性肾炎5例)…  相似文献   

13.
凡2岁以下的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者,均可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简称复感儿).复感儿一般体质都较差,同时合并营养不良、佝偻病者不少.近来还发现这类小儿有免疫缺陷和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一般出生时早产、先天不足、生后又因母乳不足,以人工喂养为主者,又因偏食营养不均衡,易患此病.这类复感儿,一般有以下几条纠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幼儿精神上受到刺激或神经过分紧张,会影响大脑,减弱神经的控制力,造成遗尿. 主要症状一般幼儿在两岁至3岁时,就能控制夜间排尿,但患有此症的幼儿往往3岁以上还不能控制,且常在熟睡时发生遗尿,几天一次,有时一夜几次.  相似文献   

15.
正疳积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胃肠机能障碍和营养紊乱的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脾胃受损,日久累及诸脏。其病症表现主要是形体消瘦、腹部膨胀、青筋暴露、皮毛憔悴、生长发育迟缓等。偏方一:取葡萄糖粉9克、白胡椒1克(研末),混合拌匀。1岁以下小儿每次服0.3~0.5克;1~3岁小儿每次服0.5~1.5克,最多不超过2克。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连服1~3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后可愈。如脱水严重者,可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膀胱治疗仪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心理疏导、按摩、热敷下腹部、温水冲洗会阴、让患者听流水声等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膀胱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排尿效果、首次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 h内能自行排尿且排尿通畅者有28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排尿通畅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或0.01)。结论膀胱治疗仪治疗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正> 两岁的欢欢哭着要抱,妈妈心烦了,顺手捏一粒花生米塞进她嘴里。不料欢欢突然剧烈地呛咳起来,脸色憋得青紫,呼吸困难。在急送医院途中,因花生米呛入气管,将气管完全堵塞,欢欢的呼吸和心跳停止了。气管异物是1~5岁小儿常见的一种急症。为何小儿易发生气管异物呢?人的呼吸道是由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的,在咽喉处,也就是气管和食道的“交叉路口”,有一个扁平如树  相似文献   

18.
正1羊尿路炎活尿路炎是指尿道和输尿管的炎症,以排尿异常为特征。引发的病因一是代谢过程中的有毒物质和传染病的毒素,经泌尿道排泄时,对尿路的伤害;二是有刺激性药物的伤害,如芜菁松节油;三是化脓菌侵入;四是外伤性由尿道口感染扩散至上部尿道。(1)症状:频频排尿,排尿时有疼痛感,有时出现排尿困难,尿色重而浓度高、尿液混浊,有时带有黏液和血液,尿道肿胀。(2)治疗方1:呋  相似文献   

19.
热性惊厥 (FC)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的急症之一 ,反复发作将对患儿的脑功能产生损伤性的影响 ,部分可移行为癫痫。为了解小儿热性惊厥脑电图的变化规律 ,本文对 1998年 1月至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诊疗的 117例热性惊厥患儿的脑电图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 117例均因热性惊厥而就诊 ,全部病例符合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纪要的诊断标准 [1 ] ,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脑外伤。在 117例中 ,男 68例 ,女 4 9例 ,年龄 6个月至 10岁 (≤ 2岁 4 6例 ,>2岁 71例 ) ,体湿为 3 8~ 4 1.2°C(≤ 3 8.5°C16例 ,>3 8.5°C10…  相似文献   

20.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在小儿较为常见 ,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为观察维生素 A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用维生素 A治疗 4 2例RRI,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 ] 的患儿 8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0 .4~ 3岁 ,平均 (1.8± 0 .6 )岁 ;对照组 4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0例 ,年龄 0 .6~ 3岁 ,平均 (1.9± 0 .6 )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具可比性。1.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