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华西村凭什么称“第一” 提起华西村,可谓妇孺皆知。早在60年代,这里搞农业合作化出了名;70年代改天换地创奇迹,得到国务院嘉奖;80年代发展村办企业,获“全国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90年代,“中国第一村”的美誉最终在华西村凤落梧桐。华西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第一村?它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记者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的华西村,叩开了吴仁宝的房门——  相似文献   

2.
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华西村2006年12月22日举行建村45周年庆祝活动。2006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向国家纳税7亿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于1961年建村。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食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中国第一村”!  相似文献   

4.
王稷 《农家顾问》2009,(9):18-19
一个年仅37岁、有着“苏北吴仁宝”之称的传奇女子.近年来先后5次受到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的接见。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党代表、全国六佳巾帼村官、全国劳动模范等。2008年10月.作为党代表,她和“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老书记昊仁宝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大”。她就是滨海县滨淮镇副镇长、东罾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薛正红.  相似文献   

5.
吴仁宝,中国“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领航人。这位中国农村改革的风云人物,在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40多年的生涯中,把“发展经济、造福百姓”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凭着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胆识,率领华西人艰苦创业,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了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成为举世公认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相似文献   

6.
“村民娶个大学生做老婆奖励1万元!”最近,有着“新会华西村”之称的新会会城街道办奇榜村甩出这样的“重磅炸弹”。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评论:永葆先进的楷模 吴仁宝在担任华西村书记的40多年里。始终认定“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农业小村发展成为工农商并举、年售收入达300亿元、老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第一村”。  相似文献   

8.
李宁  吕静 《中国农垦》2009,(5):83-83
刚从闻名中外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参观学习归来的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农场职工李峰情绪激动地说:“看过华西村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真的是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更应该自我加压,不辱使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华西村为榜样,为新农场建设添砖加瓦,再创新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段洪亮 《农家致富》2006,(12):52-53
1996年的金秋十月,江苏江阴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宁夏银川“华西村”管委会主任曹凯龙,黑龙江肇东“华西村”党支部书记高连武。相聚北京.在以“扶贫、扶灾、发展经济”为主题的记者招待会上,三个“华西村”的领头人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张咏梅  陈明  董晨 《当代农业》2009,(14):23-23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被称为“海门华西村”,村内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农民公园,整齐漂亮、功能配套的农民公寓,还有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中南村如何创建村民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1.
张咏梅  陈明  董晨 《农家致富》2009,(14):23-23
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中南村.被称为“海门华西村”,村内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农民公园,整齐漂亮、功能配套的农民公寓,还有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中南村如何创建村民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华西传奇     
它是中国第一个轿车村、别墅村、证券上市第一村、国外建厂第一村……它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前,华西村与我国大多数农村没有多大区别。然而,改革开放的30年间,华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西村的成就,离不开两代书记的辛勤耕耘。老书记吴仁宝,1961年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在任46年,  相似文献   

13.
一座还在建造中的世界村级第一高楼、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将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推向了舆论中心。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 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天下第一庄”大邱庄,还是农民年收入15万的广东南岭村,它们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引起的轰动都是不小的,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明星村”的标签,成为9亿中国农民眼中的天堂。“明星村”的“独门法器”是什么?昔日的“明星村”还能红多久?在改革开放3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记者踏上了“明星村”的土地,去探寻那些带有规律性的奥秘,以期为中国农村改革的走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07年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全村实现年销售收入达450亿元,上缴利税超8亿元。这是华西村继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超400亿元、交税超7亿元之后的又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百姓》2003,(10)
读有关中国首富村的报道,发现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它们几乎都牢牢控制着村民的私人财产。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村里统一分配别墅、每户配备轿车,钱直接从股金账户中扣除。不过,村民如果离开华西村,别墅、轿车、股金都要被没收。村民如果使用自己股金账户上的钱,须向村里提出申请,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支取。  相似文献   

17.
华西村原来的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土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极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吴仁宝因此成为众人眼中的传奇人物。"淡入"——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最西边。1961年刚建村时,华西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彼时的吴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人很  相似文献   

18.
天逸 《农家顾问》2009,(2):17-18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一个区域的整体富裕是从未有过的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多数农民终于告别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更有些地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典型的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等,这类明星村的共同特征是——有一个愿意帮助群众集体致富、团结有效率的党支部和村委会,有一个目光长远且有威望的领头人,都抛弃了单一的农业经营,有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龙头产业、今天,让我们看看华西村成功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吴仁宝印象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吴仁宝在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组织书记的48年里,以自己不懈的追求和艰苦奋斗,把华西村从一个“半月无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的穷乡村建设成了“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好家园”的富裕村、幸福村。目前,华西村已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发展成为工农并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按照打造现代化“桔都茶乡”的总体目标,立足一村一品,实施整村推进,突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夷陵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桔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