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步骤.它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变农村面貌和城乡协调发展,又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扩大国内需求,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三农"规律,解决好"三农"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密切关注“三农”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2009年,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就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农民思想状况、农田水利设施情况、良种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山西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分析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今后较长时期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最急需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我省作为农业大省,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对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在"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在去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实现重大突破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涌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45-18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概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这些思想突出表现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就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三农"内部、外部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把"三农"问题解决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构想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问题,农民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农村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世纪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三农"问题仍将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共同步入小康以至富裕社会的核心问题.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改善较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乡镇企业和城市企业用工锐减等.要采取综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大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教育问题,我院处在农业教育的前沿,正立足于"三农"拓宽办学思路,建立新型教学体系,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加快"现代化沿海都市型高等农业技术院校"建设步伐,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只有把握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才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上真正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减少农民"转向"建设农村".这意味着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要在新的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论辽宁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及新农村科普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论述了农业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其资源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建立农业信息示范基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而强化财政功能建设是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引导、扶持、参与和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2006年7月,农业部在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核配了"12316"作为全国"三农"公益服务专用号码,主要用于农民各类信息服务以及维权、投诉举报,简称12316"三农"服务热线.  相似文献   

17.
郭家明 《农技服务》2010,27(2):290-29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建设现代农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加速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谢清坤  陈潇 《现代农业》2007,(8):106-107
2005年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建设新农村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做了周密的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全面展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指针,也为今后农村的发展指明了  相似文献   

19.
<正>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三农"部分的篇章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三农"工作的总纲领。据预测,2030年至2035年全国仍有4亿左右人口生活在乡村。在这种背景下,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广大乡村是和城镇在平等的地位上,要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来看,报告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一重大定位,显示了中央对"三农"问题极端重要性的透彻认识。  相似文献   

20.
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成凤  李德 《现代农业科技》2006,(9):99-100,1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认为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