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传播速度快,仔猪病死率高,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是危害我国生猪产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对一例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患猪开展临床观察、剖检、抗体检测和诊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防控措施,以期为规模猪场同类疫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是引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病原。又因患病猪的耳朵等处发绀变蓝,故又称"猪蓝耳病"。本病毒可侵害任何年龄的猪,但已发现野鸭等禽类可携带本病毒。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早  相似文献   

3.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采用PCR技术,对2005年1~6月间广西36个发生疫病的规模猪场提供的肝、脾、淋巴结、脑等84份组织病料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猪瘟(CSFV)、猪伪狂犬病(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结果,检出PRRS阳性病料37份,阳性率44%,阳性场17个,场阳性率47%;CSFV阳性病料16份,阳性率11.9%,阳性场6个,场阳性率22.2%;PRV阳性病料27份,阳性率32.1%,阳性场12个,场阳性率33.3%;PCV-2阳性病料44份,阳性率52.3%,阳性场21个,场阳性率58.3%。同时还发现组织病料和发病猪场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PRRS、PCV-2混合感染最为严重,样品阳性率33.3%,场阳性率25%。表明广西规模猪场主要疫病十分复杂,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对广西养猪业带来巨大威胁,应加强疫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一种二类传染病.目前,该病对猪群的危害已不再单一,患病猪群开始出现一些继发感染,特别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俗称"猪蓝耳病",更让人们担忧.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及育肥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高发病毒病,可影响猪的免疫系统,引起继发感染,成为养猪业生产中主要的繁殖障碍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对规模猪场生产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性疫病如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2型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免疫防控对策,以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跃生  李军星  徐丽华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70-10472,10515
[目的]为养猪生产中猪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临床检查、PCR和RT—PCR检测,对猪场外购生长猪、自繁母猪及哺乳仔猪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的疑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确诊为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混合感染,继发猪链球菌2型感染。通过采取隔离、淘汰、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该研究可为类似猪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猪蓝耳病又叫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PRRS列为B类传染病。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引起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及各种年龄猪呼吸系统疾病,仔猪高死亡率、感染猪出现免疫抑制等。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由于持续感染、无特效药物以及隐性感染等原因,造成难以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感染猪时能够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导致猪瘟病毒( SCFV)、猪细小病毒(PPV)、猪狂犬病病毒(PRV)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针对贵州省贵阳市某猪场发病母猪送检样,根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对送检病死猪进行PRRSV、 SCFV、 PPV和PRV检测,对疫情做出确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唐冰 《农技服务》2014,(4):207-20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介绍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疫病。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ore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高度免疫抑制病。PRRS自1987年美国报道以来,已逐渐成为困扰世界各国养猪业的重要疾病,是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疫病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虽不会感染人,但严重影响养猪业的生产与发展。春、冬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诊断与预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是世界上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猪圆环病毒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一种猪传染性病毒疾病,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症之后又一个全新的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发生的地方很多,为各个规模猪场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情况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5.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当猪蓝耳病感染猪场后,对所有猪群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养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总结了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及危害,并提出了相关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5月,广西桂林某猪场发生一起以皮肤潮红、耳尖发绀和体温持续高热为主要病征的急性传染病,在半个月内导致近60%的保育猪和育肥猪被淘汰,根据发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与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常洪涛  姚惠霞  李鸿雁  陈陆  杨霞  赵军  王川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1-19522,19525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情况,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部分猪场送检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的血清进行监测,其中6 825、2 609、1 177、123和53份血清分别用于检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抗体。[结果]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血清中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相应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8%、61.44%、25.49%、39.84%、5.66%。[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的防疫工作亟待加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需要进一步强化,衣原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何正永 《农技服务》2013,(12):1340+1345-1340,1345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猪,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介绍了猪蓝耳病的病原、传播方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病毒性疫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合个人实践及相关文献,认为当前规模化猪场有效防控该病的关键是通过免疫预防接种并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猪蓝耳病又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场感染此病整个猪群在3~5d内感染,各年龄段猪群都可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疫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饲养环境恶劣,猪舍通风降温不良,炎热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的多发,合理防控可降低疾病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