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5):26-29
旨在研究比较晋南牛公牛和阉牛的育肥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晋南公牛和阉牛各10头,通过300 d的强度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各项指标。结果显示,公牛组的平均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而优质切块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排酸72 h后,阉牛组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高于公牛组、剪切力显著低于公牛组(P0.05)。而pH值、失水率和肉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组大理石纹等级平均达到三级以上,接近于生产高档牛肉的标准。因此,晋南牛可通过阉割育肥生产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2.
新疆褐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新疆褐牛生产高档牛肉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择同等营养条件下、体重相近、生长发育正常的10~12月龄新疆褐牛21头(公牛6头、阉牛15头)作为试验对象,进行新疆褐牛公牛与阉牛产肉性能和肉品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牛组与阉牛组增重效果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公牛组胴体后腿长、胴体后腿宽极显著高于阉牛组(P0.01),公牛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阉牛组的肉色比公牛组的肉色鲜亮,差异显著(P0.05),阉牛组牛肉脂肪颜色白色与公牛组脂肪颜色稍黄,差异不显著(P0.05),大理石花纹阉牛组显著优于公牛组(P0.05),阉牛组牛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值显著小于公牛组(P0.05),阉牛组牛肉的水分高于公牛组(P0.05)。[结论]新疆褐牛阉牛体脂肪沉积好,肉色泽鲜亮、蒸煮损失少、剪切力小、水分含量高且大理石花纹丰富,适合高档牛肉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荷斯坦公犊和出生即去势的荷斯坦阉牛犊各17头,日龄和初生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为公牛组和阉牛组,这2组牛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为15.5个月,其中哺乳期为2个月,断奶期为2.5个月,饲育肥为11个月。结果表明:1)2组试验牛在4.5、9.5、15.5月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公牛组在14.0~15.5月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2)15.5月龄出栏后,公牛组的排酸失重和头占体重比例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3)15.5月龄出栏的阉牛组大理石花纹等级2.5级,平均背膘厚10.75 mm,与公牛组差异显著(P<0.05)。4)15.5月龄出栏的公牛组肌肉剪切力、冷冻损失、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肌肉脂肪含量和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阉牛组(P<0.05)。综上所述,在直线育肥模式下,荷斯坦公牛生长性能优于阉牛;但是阉牛可生产出2.5级大理石纹牛肉,牛肉品质明显优于公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去势对安草杂交牛生产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435 kg左右的16月龄安草杂交牛公牛12头(去势6头,未去势6头),通过15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增重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组的宰前活重、平均日增重较未去势组降低4.52%和14.91%,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胴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屠宰率和净肉重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去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说明未去势安草杂交牛公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去势公牛;但安草杂交牛去势育肥能够改善牛肉的风味,可见,去势育肥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荷斯坦奶牛的后代西荷杂公牛(西门塔尔×荷斯坦)育肥后的生长和屠宰性能、肉质性状的差异,为该品种改良荷斯坦奶牛杂交模式提供基础,本试验分别选取9头22月龄的西荷杂公牛和荷斯坦奶牛公牛,在相同日粮水平和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166 d后屠宰,分别测定2组公牛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结果表明:西荷杂公牛在空体重、胴体重、净肉重、肉骨比、屠宰率和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西荷杂交公牛的特级肉块、高档肉块、优质肉块和一般肉块重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但2种牛的一般肉块总重占总肉重的比例差异不显著;在肉质性状方面西荷杂交公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蛋白质含量和肌纤维密度高于荷斯坦公牛(P<0.05),肌纤维剪切力低于荷斯坦公牛(P<0.05)。西荷杂交公牛在胴体性状方面杂交优势明显,在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上较荷斯坦牛有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较为突出,此外,西荷杂交公牛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质较嫩。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牛肌肉的抗氧化特性,为优质牛肉的生产提供试验数据。选用5个品种牛(利木赞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晋南牛)的背最长肌,测定肌内脂肪含量、24小时的滴水损失以及在0~4℃下肉色、过氧化物值(PV)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在72h内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与24小时滴水损失率在不同品种牛肌肉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整个储存时期(0~72h),5个品种牛肌肉的a*、b*值均呈下降趋势;4~72h内,利木赞牛肌肉的a*值均是最高的,且在冷藏8、12h时,利木赞牛肌肉的a*值显著大于鲁西牛肉和秦川牛(P<0.05),24h后利木赞牛的a*值显著大于西门塔尔牛(P<0.05);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5个品种牛背最长肌的PV和TBAR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利木赞牛肌肉的PV和TBARS值增加最慢,秦川牛和鲁西牛肌肉的PV和TBARS值增加较快。结果表明,5个品种牛的肌内脂肪含量和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利木赞牛肌肉能够较长时间保持肉色和抗氧化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性别对关岭牛产肉性能的影响,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8~10月龄、体重135±13.8 kg的关岭牛公牛、阉牛、母牛各8头,按性别分为试验Ⅰ组(公牛)、试验Ⅱ组(阉牛)、试验Ⅲ组(母牛),3组试验牛的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3头牛屠宰测定。试验结果: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的体尺指标、宰前活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重最高,试验Ⅱ组次之,试验Ⅲ组最低;试验Ⅱ组的肉质指标最优,试验Ⅲ组次之,试验Ⅰ组最差。结果表明:后备牛阉割后进行育肥,可显著提高牛肉品质,同时可获得较高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早胜牛公牛的牛肉品质差异,本试验选取6、12、18、24月龄早胜牛公牛各3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并检测各物理指标、常规养分组成、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龄增大,早胜牛公牛肌肉的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显著减小,剪切力、系水力显著增大,6月龄牛肉最嫩;24月龄牛肌肉肉色最深;18月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8、24月龄牛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12月龄以上早胜牛公牛肌肉的氨基酸组成较为均衡,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24月龄牛肉营养价值最高。可见,6月龄公牛牛肉较嫩,但从营养价值方面考虑,推荐食用18月龄以上早胜牛公牛牛肉。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5,(6)
为研究杜长大商品猪屠宰体重对胴体性状、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体重25 kg左右的杜长大仔猪10窝,每窝选择3头组成1组,共选择3组,每组30头,分别于100 kg、110 kg、120 kg体重屠宰。结果表明,随着屠宰体重的增加,胴体重、屠宰率和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与100 kg体重屠宰时相比,120 kg体重屠宰时胴体重、屠宰率和日增重分别极显著增加26.58%、2.96%、10.86%;活体背膘厚亦逐渐增加,其中120 kg体重屠宰时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100 kg和110 kg体重屠宰时(P0.01)。屠宰体重增加,肌肉颜色更鲜红,肌内脂肪含量增加,其中120 kg体重屠宰时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100 kg体重屠宰时。屠宰体重增加时,净收益显著增加,屠宰体重每增加10 kg可增收58.78~61.02元。由此可见,猪屠宰体重增至110~120 kg不仅可提升肌肉颜色、肌内脂肪含量等,使肉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可显著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阉割对延边黄牛肉质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6月龄左右的延边黄牛公牛20头,其中10头采用手术法阉割,所有试验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至36月龄屠宰。结果表明:公牛肉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阉牛(P0.05),公牛肉的剪切力值极显著高于阉牛(P0.01);阉牛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阉牛的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高于公牛(P0.05),阉牛的背膘厚极显著高于公牛(P0.01)。公牛与阉牛肉的蒸煮损失、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阉割能够提高延边黄牛牛肉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1.
夏南牛牛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夏南牛牛肉品质特征。[方法]本研究分别选取来自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18月龄夏南牛公牛6头,在河南省唐河县肉联厂进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和牛霖剪切力值、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肉颜色和多汁性。[结果]表明夏南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值略低于牛霖,夏南牛背最长肌和牛霖两个部位,其L*值差异都不显著(P0.05),而b*和a*差异均比较显著(P0.05),背最长肌多汁性总体评价要好于牛霖。[结论]从牛肉嫩度、色泽和多汁性方面考察,夏南牛肉的商品性能均有显著改善,为夏南牛今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影响肉牛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牛肉市场贸易条件下影响肉牛经济效益的因素较多 ,诸如肉牛的品种、年龄、性别、架子牛体重、育肥期内饲养水平、牛肉大理石花纹丰富程度、育肥期长短、屠宰加工分割技术、销售策略和技巧、无谓损失等等。本文依据实际称量测定的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凯银清真肉业公司屠宰肉牛 1 65 0头 (北方大地育肥公司饲养并委托屠宰 )的牛肉产量资料和牛肉销售价格进行分析而得。分析结果 :在诸多影响肉牛经济效益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牛肉大理石花纹丰富程度 ( 1级牛高于 6级牛 5 5 5元 /头 ) ;第二位是育肥牛的年龄 ( 2对牙牛高于未换牙牛 2 79元 /头 ) ;第三位是架子牛开始育肥体重 (≤ 30 0 kg牛好于≥ 5 0 0 .1 kg牛 2 2 2元 /头 ) ;第四位是背部脂肪厚度(≤ 5 mm牛低于≥ 1 5 mm牛 2 0 1元 /头 ) ;第五位是架子牛育肥时间 (育肥时间≤ 1 80 d比≥ 2 4 1≤ 30 0 d多 1 35元 /头 ) ;第六位是脂肪颜色 (白色、微黄色脂肪牛较黄色脂肪牛多卖 1 2 4元 /头 ) ;第七位是牛品种 (每头鲁西牛比夏洛来杂交牛、利木赞杂交牛、西门塔尔杂交牛分别多卖 1 0 0元、73元、73元 ) ;第八位是性别 (阉公牛较公牛多卖 5 0元 /头 )。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应激反应和牛肉品质之间关系。试验牛为16~19月龄混合(n=37303kg)或非混合(n=23279kg)1.5~7岁弗里生公牛和淘汰弗里生母牛,这些试验牛被分成未育肥牛组(n=133195kg)和育肥3个月的育肥牛(n=34252kg)组。一部分背最长肌的肉样从一天连续屠宰227头牛的屠宰场的热分割车间获得,同时尿中的儿茶酚胺的含量也被测量。20h后,测量肌肉样品中最终pH,乳酸盐,肝糖,糖分解潜力,和典型的肌原纤维节长度。15℃熟化20h和90h后分别测量肌肉的剪切力。杂交和纯种公牛尿中的去甲肾腺素含量基本相近,分别为14.86、14.07ng/μmol肌氨酸酐;育肥母牛为15.24ng/μmol,未育肥奶牛尿中的去甲肾腺素含量有所提高(22.28ng/μmol)。杂交公牛尿中肾上腺素含量(9.5ng/μmol肌氨酸酐)较纯种公牛(5.7ng/μmol)高,而未育肥奶牛和育肥奶牛的含量都相对较高,分别为16.67、14.19ng/μmol。对于在育肥厂肥育程度较好的公牛,屠宰前仅需要很短的禁食时间,最终pH是预测牛肉嫩度很好的指标。宰前肌糖原含量较低的刺激对牛肉的剪切力有显著影响,尿中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的个体更易受影响。而母牛对肾上腺素的反应跟糖原的损耗没有必然的联系,最终pH较公牛受影响较小。此外,营养水平中等的个体,例如未育肥母牛,随着蛋白水解循环的降低,牛肉充分嫩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屠宰体重对瘦肉型四元杂交(皮×杜×长×大)商品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50头屠宰体重分别在110(n=10)、120(n=10)、130(n=10)、140(n=10)、150 kg(n=10)的肥育猪,屠宰后测定其胴体性状,并从背最长肌理化性状、肌纤维、脂肪酸组成及品尝评分等方面综合考察肉品质随屠宰体重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在110~150 kg屠宰体重范围内,屠宰体重与胴体重、屠宰率、平均背膘厚度、板油重、胴体直长、胴体斜长、体长、体高、胸围、腹围均和屠宰体重之间呈显著正向线性回归(P0.05),但眼肌面积在各屠宰体重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重、肝脏重、脾脏重、肾脏重、胃重、大肠重、胃指数、小肠指数均随屠宰体重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2)肉色、pH、滴水损失、剪切力、大理石纹评分、肌内脂肪和水分含量等在各屠宰体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在110~150 kg屠宰体重范围内,肌纤维直径随屠宰体重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肌纤维密度随屠宰体重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4)脂肪酸含量在140 kg屠宰体重时达到最高,含量较丰富的为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屠宰体重不影响肌肉中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 0.05)。5)肌肉多汁性在130 kg屠宰体重时达到最高,其他品尝评分如外形、气味、风味、异味、嫩度、肉汤清浊度、肉汤鲜味得分在各屠宰体重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建议该四元杂交商品肥育猪的屠宰体重不要超过140 kg。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了郏县红牛的肉用性能。试验选择郏县红牛10头,经繁育场育肥6个月后屠宰,按照年龄和性别分成3组,即公牛组(A)、阉牛Ⅰ组(B)、阉牛Ⅱ组(C),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育肥后郏县红牛具有较高的肉用性能,屠宰率(60.65±7.93)%、胴体产肉率(83.69±2.05)%、净肉率(50.63±1.44)%、眼肌面积86.94 cm2±12.14 cm2、肉骨比(5.22±0.88):1、优质牛肉率(29.69±1.07)%、高档牛肉率(14.62±5.77)%,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牛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6.29%~51.59%,必需氨基酸8.5%;公牛组牛肉胆固醇含量291.00 mg/kg,阉牛组447.60 mg/kg;红牛肉锌含量33 mg/kg。结论:郏县红牛牛肉蛋白含量高,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郏县红牛肉用性能优良,优质牛肉率和高档牛肉率高,可用于生产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屠宰体重对柯乐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风味的影响,试验以柯乐猪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选取体重为90,100,110,120 kg的柯乐猪各7头屠宰,测定各屠宰体重阶段胴体性状(屠宰体重、胴体重、皮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屠宰率、背膘厚)和肉品质(肉色、滴水损失、熟肉率、pH1值、pH24值、剪切力、肌肉水分及肌内脂肪)指标,以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同时对肉质风味指标和屠宰体重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屠宰体重为120 kg的试验猪只的胴体重和背膘厚显著高于90,100,110 kg(P<0.05),90 kg的肌内脂肪显著低于100,110,120 kg(P<0.05),其余各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指标在各屠宰体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体重为120 kg的试验猪只肌肉中花生烯酸含量显著高于90 kg(P<0.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90,100,110 kg(P<0.05);而屠宰体重为110 kg的试验猪只肌肉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90 kg(P<...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日粮维生素A(vitamin A)添加量与肉牛牛肉品质的关系,选用16头24月龄安格斯×秦川黄牛阉牛,以添加0、1100、2200、4400 IU/kg干物质VA的日粮育肥4个月后屠宰分析不同日粮VA添加量对肉牛屠宰性能和牛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肉牛屠宰特性方面,VA添加量对肉牛屠宰率、净肉率、肠系膜脂肪质量/活体重、大理石花纹评分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影响(P>0.05);VA添加量显著影响肉牛末期体重、日增重、背部皮下脂肪厚度、肋部皮下脂肪厚度和肉品剪切力(P<0.05),其中日增重以22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时最高,低于此添加量则有随VA添加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而背部皮下脂肪厚度和剪切力均以11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时最低;②在肉品常规成分(以鲜样为基础) 方面,日粮VA添加量显著影响背最长肌干物质及粗蛋白含量和臀中肌干物质及粗灰分含量(P<0.05),而对背最长肌粗脂肪及粗灰分含量和臀中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③在牛肉氧化稳定性方面,VA添加量对吊挂成熟的背最长肌和臀中肌的总色素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滴水损失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总色素含量在背最长肌和臀中肌均以11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时最高,TBARS值在背最长肌以22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时最低,在臀中肌以11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时最低。综合各方面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以1100 IU/kg干物质VA添加量饲喂秦安杂交阉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将72头小母牛和72头小公牛分成4组,4个日粮组分别添加0、0.25%、0.50%和0.75%的MgO,试验时间是育成期的最后14d,即屠宰前2周。本试验旨在研究镁(Mg)和性别对牛的应激和牛背最长肌(LM)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牛和母牛对应激的反应差异显著,母牛在屠宰前所表现的应激要远远高于公牛,主要表现在母牛的肾上腺皮质(HPA)轴和交感——肾上腺轴的激活更为明显。另外,公牛相对母牛在屠宰前的应激相对较低,屠宰后48h背最长肌pH值较高(LMpH,P=0.042),同时母牛的LM相对公牛的嫩度要好(P=0.008)。本试验中,母牛和公牛的第48h背最长肌pH值和背最长肌平均剪切力(LMWBSF)之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在屠宰后第3d和第7d,pH值对LM剪切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P〈0.05),但在牛屠宰后第21d,pH值对LM剪切力的影响已经不再明显(P〉0.05)。牛在屠宰后,牛肉的LM的最终pH值高于5.65时,LM牛肉的嫩度相对较差,但当LM切块放置至少18d或更长时间,肉质将会有所好转。牛日粮中添加Mg除了可增加牛血清中Mg的含量(P=0.011)外,对牛的生理应激和LM质量却没有任何影响(P〉0.05)。目前关于Mg的添加对减少屠宰前牛的应激和牛肉质量方面没有太多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超声波活体测定和屠宰测定等手段对261头郏县红牛的生长发育指标、44头成年郏县红牛的活体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以及6头育肥至30月龄的郏县红牛(公牛)屠宰后肉中氨基酸含量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旨在系统分析郏县红牛的生长性能及肉用性能。结果表明,郏县红牛公牛体斜长极显著高于阉牛(P0.01),但与产肉相关的生长发育指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郏县红牛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极显著(P0.01);超声波活体测定30月龄郏县红牛公(母)牛眼肌面积为(76.21±7.62) cm~2,显著高于秦川牛和延边牛(P0.01),与南阳牛相近;屠宰后郏县红牛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为16.29 mg/100 mg,其中29.59%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约为42.86%。研究结果显示,郏县红牛具有良好的肉用遗传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20.
瘦肉型和脂肪型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选用体重为50 kg左右的宁乡猪和三元杂交猪各4头,屠宰后对其胴体性状、肉质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宁乡猪的胴体重、皮重、脂肪重、脂肪率和均膘厚均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肌肉重、瘦肉率和眼肌面积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宁乡猪的肉色显著优于三元杂交猪(P<0.05);贮存损失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三元杂交猪肌肉各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宁乡猪(P>0.05);宁乡猪背最长肌和半腱肌的油酸含量显著高于三元杂交猪(P<0.05),而背最长肌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及半腱肌亚油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三元杂交猪(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