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杀灭菊酯在茶叶上施用后的残留消解动态。在每亩1.0—2.5克有效成份的施用剂量下,杀灭菊酯在茶叶上的残留半衰期为3.0~4.16天;在不同茶季施用,消解速率表现夏茶>春茶>秋茶,气温和降雨对消解速率不表现显著的影响;茶叶上的残留农药随着施药浓度和施药次数增加而增加;与乐果和辛硫磷混用未表现对杀灭菊酯残留的影响。建议杀灭菊酯在茶叶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 相似文献
2.
残留动态试验,20%杀灭菊酯乳油1500、3800和4000倍液喷洒甘蓝,叶片上农药半衰期3.6—6.5天,平均5天。田间不同浓度和施药次数试验,30和60ppm,各分别施药1、2、3、4次,同时收获检测,无论包心部分或边叶均未检出农药残留。按常用药量施药,5天后甘蓝上残留量均低于1ppm,建议该农药在甘蓝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为5天。 相似文献
3.
洛克沙胂在青菜及土壤中的残留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原子荧光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洛克沙胂在青菜及土壤中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青菜对洛克沙胂有明显的吸收累积现象,在试验期内植株中砷浓度均高于国家规定的蔬菜中砷限量(0.5 mg·kg-1).洛克沙胂在土壤中的消除可按指数模型拟合.相关系数大于0.9,平均半衰期为(20.87±2.16)d.至60d时,除20mg·kg-1剂量组外,各处理组土中的洛克沙胂含量为6.42~22.86 mg·kg-1.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自然条件下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的消解规律与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氟氰菊酯在苹果和土壤上消解较为缓慢,苹果上的半衰期为21.9─23.6d,土壤上的半衰期为21.2─27.8d。在使用浓度为100─200mg/L,施用2次的情况下,苹果和土壤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低于0.5和0.05mg/kg。 相似文献
5.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氟氯菊酯(天王星)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氟氯菊酯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 8.7 d和 11.8 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氟氯菊酯在棉籽中无残留。 相似文献
6.
7.
一、前言 速灭菊酯(Fenvalerate,商品名Sumcidin)是一种高活性的合成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取代六六六的新农药之一。为研究速灭菊酯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及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我们利用(14)~C-速灭菊酯研究其在室内模拟与室外自然条件下在土壤中移动的比 相似文献
8.
异菌脲在大棚青菜上的降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提取、氟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GC-uECD测定法,研究了异菌脲在大棚青菜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500 g/L异菌脲1000倍液在大棚青菜中的消解半衰期为2.44 d,1500倍液半衰期为2.24 d,两者半衰期并无显著差异;500 g/L异菌脲悬浮液1000倍液施药1次、2次(施药间隔5 d),施药后5~15d最终残留限量分别为6.03~0.20 mg/kg、7.28~0.35 mg/kg。推荐5 mg/kg为异菌脲的最高残留限量,500 g/L异菌脲在大棚青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9.
10.
1981年我们应用杀灭菊酯作了防治菜青虫的试验,1982年在省内边试验、示范,边推广,防治面积约达95000亩。试验示范证明,杀灭菊酯的优点是用药少,防效高,成本低,收益大,毒性降解快,使用较安全,适用于收获期短的蔬菜作物。一、室内试验 1.对幼虫触杀效果从表1看出:杀灭菊酯5000~8000倍液,对供试的4~5龄幼虫能全部杀死,对幼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 2.对幼虫的胃毒效果采田间鲜嫩甘蓝叶子,用8000、9000、10000倍,每亩按100斤药液计算喷在叶子正面上,药液干后,把带药的一面铺向养虫盒的底部。每盒接4~5龄幼虫5头,每处理12盒, 本文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李钧执笔。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1.03%~94.39%;土壤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为88.72%~91.70%。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5.53~7.37d和3.09~7.15d。在小白菜上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最多施药3次,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收的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小于0.2mg/kg。 相似文献
13.
醚菊酯在模拟水生系和稻田中的残留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模拟和田间试验,研究了醚菊酯在模拟水生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降解及分布.结果表明:醚菊酯在模拟水生系和稻田环境中的降解符合方程式C=Coe-kt;水浮莲对水中醚菊酯的吸收富集能力和保持能力都大于罗非鱼,醚菊酯在生物和环境中的残留及分布表现为接触性,其内吸传导性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2020,(17)
【目的】明确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为制定氯噻啉在青菜上的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上海市松江区进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在冬季与夏季不同生长季节及露地与大棚不同种植环境下的青菜上的残留试验,其中残留消解动态试验以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的剂量施用1次,施药后0(2 h)、1、2、3、4、5、7、10、14、21和30 d连续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最终残留试验以6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和高剂量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两个施药浓度,间隔7 d,施药2—3次,分别于最后一次施药后3、5和7 d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利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青菜中的氯噻啉残留进行提取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量。基于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及青菜的膳食消费量,应用风险商对青菜中氯噻啉残留量进行风险描述,以氯噻啉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标准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涵盖未成年男女(3—6岁幼儿及7—19岁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男女(20—59成年人及60—69岁老年人)8类人群。【结果】在0.01—1.0 mg·kg~(-1)的添加浓度范围内,氯噻啉在青菜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7.2%—87.9%,相对标准偏差为2.5%—3.0%,检出限为0.0002 mg·kg~(-1),定量限为0.01 mg·kg~(-1),可满足检测需求。残留试验结果显示: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以90 g(a.i.)·hm~(-2)的施药剂量在青菜上的降解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冬季大棚、夏季大棚及夏季露地青菜上的消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8476e~(-0.158t)、C=1.6558e~(-0.212t)、C=4.3069e~(-1.197t),半衰期分别为4.39、3.27和0.58 d,消解时间及种植条件均对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消解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以60 g(a.i.)·hm~(-2)和90 g(a.i.)·hm~(-2)的施药剂量在青菜上间隔7 d喷雾2—3次,最后一次施药7 d后冬季大棚内青菜上氯噻啉最终残留量低于0.5 mg·kg~(-1),最后一次施药3 d后夏季露地及大棚青菜上氯噻啉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5 mg·kg~(-1),最终残留量与施药浓度基本成正相关,与施药次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各类人群通过青菜摄入氯噻啉的风险商最大值为0.2196,远低于1。【结论】氯噻啉属易降解农药,夏季青菜中氯噻啉消解速率高于冬季,露地高于大棚。中国普通居民由青菜摄入氯噻啉的风险较低,慢性摄入风险均可接受。因此,在推荐使用浓度下(45—60 g(a.i.)·hm~(-2))间隔7 d施用,最多施用3次,安全间隔期夏季3 d、冬季7 d,氯噻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青菜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明确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特性,为制定氯噻啉在青菜上的安全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上海市松江区进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在冬季与夏季不同生长季节及露地与大棚不同种植环境下的青菜上的残留试验,其中残留消解动态试验以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的剂量施用1次,施药后0(2 h)、1、2、3、4、5、7、10、14、21和30 d连续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最终残留试验以6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和高剂量90 g(a.i.)·hm-2(最高推荐剂量的1.5倍)两个施药浓度,间隔7 d,施药2—3次,分别于最后一次施药后3、5和7 d采集青菜样品检测氯噻啉残留量。利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对青菜中的氯噻啉残留进行提取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氯噻啉在青菜上的残留量。基于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及青菜的膳食消费量,应用风险商对青菜中氯噻啉残留量进行风险描述,以氯噻啉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标准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涵盖未成年男女(3—6岁幼儿及7—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氟啶脲在大棚青菜和土壤中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为科学制定其在大棚蔬菜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氟啶脲雀大棚青菜中消解较快,半衰期3.79-4.89d,但在土壤中持续时间较长,半衰期为28.9-34.3d。 相似文献
18.
磺草酮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建立了磺草酮在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以及玉米籽粒中的最终残留情况.在河南和黑龙江两地开展2 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磺草酮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其在玉米植株中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50~1.9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97~3.52 d;在玉米三至五叶期时,按推荐高剂量和1.5倍推荐高剂量在玉米上喷施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1次,在收获前30 d和收获时分别取样测定,磺草酮在玉米籽粒、植株、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以上结果说明,磺草酮属易分解农药,按推荐剂量施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农药用量为20.0克/亩时杀灭菊酯在稻田水中消解很快,前期消解半衰期仅为6.1~14.0小时,平均为9.0小时。土壤吸附是稻田水中杀灭菊酯消解快的最重要原因,其他因素也起一定作用。杀灭菊酯在稻田土中的消解可用药物动力学的单室吸收模型表示。 相似文献
20.
龚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80,(4)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性,直接关系到它在土壤中的消失与积聚,从而可以评价该农药对土壤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二氯苯醚菊酯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使用量必将逐渐增加,它给环境,特别是给土壤带来的影响如何,这是必需考虑的。二氯苯醚菊酯从吸附性能和移动性能看来,它在进入土壤后,似乎很难离开的。但是它是否会被土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