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高健  付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3943-3945
[目的]为碱蓬中辅酶Q10的提取分离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10%KOH-甲醇的醇碱皂化法从碱蓬中提取辅酶Q10,并用硅胶柱层析,经无水乙醇重结晶后,得黄色结晶。用熔点测定法和薄层层析法对黄色结晶进行定性鉴定,用HPLC法和Craven氏颜色试验法对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无水乙醇重结晶后得到的晶体,其熔点为48.6~50.3℃,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氰基乙酸乙脂后,生成了蓝色化合物,证明该结晶是辅酶Q10。用Craven氏颜色试验法测得碱蓬干粉中辅酶Q10的含量约为63.3μg/g,精制辅酶Q10结晶的纯度为93.2%。用HPLC法测得的辅酶Q10含量约为63.1μg/g。两种定量分析方法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碱蓬是获取辅酶Q10的良好材料,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糙米中辅酶Q10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技术进行了优化.用该技术分析研究了100个水稻品种(含恢复系和种质资源)的辅酶Q10含量,其含量范围为0.30±0.03~5.36 ±0.04 mg·kg-1,品种之间糙米辅酶Q10含量差异极显著.辅酶Q10含量最高的为恢复系4B233(5.36±0.04 mg·kg-1),是最低含量的178.67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丙酮研磨、石油醚萃取工艺提取麸皮中的辅酶Q10,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辅酶Q10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料液比、温度、时间进行优化,确定了辅酶Q10的最佳提取条件,旨在为辅酶Q10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丙酮研磨的最佳料液比为1∶4,石油醚萃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温度85℃、时间75min,在此条件下辅酶Q10的提取量达到最大,为40.771μg/g。  相似文献   

4.
以液体培养为基础,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辅酶Q10含量的方法,测定类球红细菌中辅酶Q10的含量,进而测定在生长过程中单位质量的湿菌体中辅酶Q10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菌体中辅酶Q10的相对含量在对数期表现出增长趋势,并在稳定期趋于稳定,而在菌体衰亡期则表现出相对含量减少的趋势。在利用类球红细菌进行发酵生产辅酶Q10时,应在菌体生长的稳定期进行提取分离。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辅酶Q10的含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透光率的日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辅酶Q10在RP-HPLC操作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40~3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最低检测限为0.4ng;平均回收率为97.44%(n=3)。RP-HPLC方法的系统适应性良好,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辅酶Q10的质量控制,但应注意避光操作。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06,(11):32-32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门胁光一等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含有恢复疲劳功能的化学物质辅酶Q10的新型大米。辅酶Q10能促进人体细胞快速而有效地产生能量,同时也保护线粒体不受自由基的侵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合成的辅酶Q10含量会不断地减少。大米和小麦里虽含有构造类似的辅酶Q9,但并不含有对人体有益的Q10。门胁等人将生成辅酶10的酵素基因从细菌中取出,导人大米的基因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辅酶Q10的含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透光率的日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辅酶Q10在RP-HPLC操作条件下分离度良好,在40~3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4 ng;平均回收率为97.44%(n=3)。RP-HPLC方法的系统适应性良好,回收率和精密度均满足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辅酶Q10的质量控制,但应注意避光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对沼泽红假单胞菌J001辅酶Q10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对数生长末期添加天冬氨酸族氨基酸来考察了其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辅酶Q10合成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发酵法获得大批量天然辅酶Q10的培养基优化和菌种的遗传改造提供依据。[结果]蛋氨酸的添加量与辅酶Q10合成呈正相关,蛋氨酸添加量达125mg/L时,辅酶Q10产量达最大值23.8mg/L,比对照提高20.2%;添加低浓度的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对辅酶Q10的合成没有影响,但高浓度(赖氨酸浓度达500mg/L以上、苏氨酸400mg/L以上、异亮氨酸400mg/L以上)时,辅酶Q10的合成受到抑制,说明该菌株天冬氨酸激酶受到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的反馈抑制或阻遏而不利于蛋氨酸的合成,进而减少辅酶Q10的产量。[结论]可通过菌种遗传改造获得抗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结构类似物的反馈调节型和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体来提高辅酶Q10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对沼泽红假单胞菌J001辅酶Q10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对数生长末期添加天冬氨酸族氨基酸来考察了其对沼泽红假单胞菌辅酶Q10合成的影响,以期为微生物发酵法获得大批量天然辅酶Q10的培养基优化和菌种的遗传改造提供依据。[结果]蛋氨酸的添加量与辅酶Q10合成呈正相关,蛋氨酸添加量达125mg/L时,辅酶Q10产量达最大值23.8mg/L,比对照提高20.2%;添加低浓度的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对辅酶Q10的合成没有影响,但高浓度(赖氨酸浓度达500mg/L以上、苏氨酸400mg/L以上、异亮氨酸400mg/L以上)时,辅酶Q10的合成受到抑制,说明该菌株天冬氨酸激酶受到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的反馈抑制或阻遏而不利于蛋氨酸的合成,进而减少辅酶Q10的产量。[结论]可通过菌种遗传改造获得抗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结构类似物的反馈调节型和赖氨酸、苏氨酸以及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体来提高辅酶Q10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国际传真     
<正>日本研发出“恢复疲劳大米”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门胁光一等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开发出了一种含有恢复疲劳功能的化学物质辅酶Q10的新型大米。辅酶Q10能促进人体细胞快速而有效地产生能量,同时也保护腺体不受自由基的侵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内合成的辅酶Q10含量会不断地减少。大米和小麦里虽含有构造类似的辅酶Q9,但并不含有对人体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辅酶Q10超声波破碎法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时输出功率、每次辐射时间、工作总时间、水添加量等因素对细胞破碎和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输出功率500 W,每次辐射/间歇时间12 s/10 s,工作总时间12 min,水添加量45 mL/g;采用优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辅酶Q10提取量可达到1.196 mg/g。证明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辅酶Q10是可行的,与未破壁提取、研磨法及反复冻融法提取效果相比,辅酶Q10提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实验室保存的酵母菌株中筛选产生辅酶Q10的菌株,采用麦芽汁培养酵母菌,皂化法萃取菌体中的辅酶Q10,可见光比色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酵母菌中的辅酶Q10的含量。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较高产量的辅酶Q10产生菌,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cast).Berkhout)B021产量为7.420 mg/L、粟酒酵母(Schizosaccheromyces pombe Lindner)B147产量为7.488 mg/L。  相似文献   

13.
辅酶Q10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1.1416为出发菌株,考察了紫外线(UV)、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和硫酸二乙脂(DES)对该菌株产生辅酶Q10能力的诱变效应,并结合辅酶Q10合成途径设计了快速筛选辅酶Q10高产菌株的模型。结果表明:NTG和DES交替诱变处理根癌土壤杆菌1.1416具有较好的诱变效果,筛选到的突变株AGR0619和AGR0610的辅酶Q10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37.49%和156.07%。  相似文献   

14.
以放射农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对影响放射农杆菌发酵产辅酶Q10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选取到6种有显著效应的因素:葡萄糖、蔗糖、蛋白胨、酵母膏、异戊醇和L-甲硫氨酸。运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辅酶Q10的含量进行测定,经DPS模拟寻优,建立二次回归方程,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当葡萄糖2g/L、蔗糖1g/L、蛋白胨1.25g/L、酵母膏0.75g/L、异戊醇0.075g/L、L.甲硫氨酸0.0375g/L或葡萄糖1.5g/L、蔗糖1.5g/L、蛋白胨1.5g/L、酵母膏1g/L、异戊醇0.05g/L、L.甲硫氨酸0.025g/L时,辅酶Q10的产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猪心中提取和纯化辅酶Q10(联产CytC)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辅酶Q10和细胞以素C是促生物氧化酶类生化药物,本试验从猪心中提了和纯化辅酶Q10,并联产细胞以素C。猪心以酸性水液粗提,细胞色素C经人造沸石吸附,洗脱,盐析,三氯乙酸沉淀,弱酸性阳离子吸附,真空干燥得225mgCytC/kg猪心,纯度79%,提取后的猪心渣,用醇皂化法,经硅胶桂层板,无水乙醇结晶,重结晶,每千克猪心中撮辅酶Q1075mg,含量为95.3%。  相似文献   

1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使用基于辅酶Q10发酵液制成的有机液肥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液肥能显著提高小白菜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根系活力,降低硝酸盐含量;施用有机液肥能够提高小白菜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增加2.07%~14.58%,其中喷施方式以喷施300倍稀释液的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小白菜的生物量及养分含量与其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生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以浇施方式进入土壤的有机液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从而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对作物生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营养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盛  肖冰  吕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621-2622
由营养缺乏或环境损伤等因素引起的氧化损伤所导致的线粒体衰退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事件。在体外实验和动物模型上的研究发现,一些营养物可以通过针对线粒体衰退而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这些营养物包括:叶酸、辅酶Q10、乙酰左旋肉碱、NAD/NADH、硫辛酸、核黄素及各种维生素等,其中有些已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森林经营与管理降低土壤呼吸是实现CO2减排的重要手段。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确定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林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毛竹林地下生态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并有助于了解毛竹林土壤呼吸对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方法】以无经营毛竹纯林为对照(Ⅰ),以垦复(Ⅱ)、施用除草剂(Ⅲ)、劈草(Ⅳ)毛竹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壕沟法和凋落物移除法区分了各组分呼吸,利用LI-8100测定了土壤呼吸速率及5cm土壤温度,并分析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结果】①土壤呼吸及组分呼吸与5cm处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②土壤总呼吸Q10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土壤总呼吸温度敏感性;③根呼吸Q10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根呼吸温度敏感性;④凋落物呼吸Q10夏季>冬季>秋季>春季。垦复、施用除草剂、劈草均降低了凋落物呼吸温度敏感性;⑤矿质呼吸Q10春季>冬季>夏季>秋季。垦复增加了矿质呼吸温度敏感性,施用除草剂、劈草降低了矿质呼吸温度敏感性。【结论】相对降低土壤表面CO2通量和土壤呼吸适应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而言,施用除草剂是本研究区毛竹林经营较为合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