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西宁野生动物园禽类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者于2021年10月采集9种94份粪便样品,应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和沉淀法对粪便样本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感染阳性样本数为13份,占样本总数的13.8%。此次实验共计检查出有3种寄生虫感染了禽类,按照感染例数排列顺序为:球虫、蛔虫、异刺线虫。感染强度测定结果显示,大多数野生动物粪便样本中虫卵或卵囊感染强度较低。研究表明,西宁野生动物园禽类肠道寄生虫感染防控效果较好,需要持续加强寄生虫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采取生理盐水涂片法以及碘液染色法,对采集的野生动物粪便样本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以及阳性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共有7种寄生虫对野生动物有较为严重的威胁,采样动物园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59%。通过对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能够为寄生虫病的研究起到指导作用,保证野生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四川某野生动物园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40种野生动物及混居水禽共计180份粪便样本进行调查。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4.4%,共发现8种寄生虫,其中球虫、阿米巴原虫、蛔虫、鞭虫、毛细线虫、圆线虫、绦虫和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1.1%、19.4%、15.6%、10.6%、17.2%、20.6%、4.4%和1.7%。结果表明,某野生动物肠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保证野生动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长沙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长沙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各类及感染情况的两次粪检结果,表明:该园43种74只动物的寄生虫有:球虫、钩虫、肝片吸虫、蛔虫、鞭虫、粪类圆线虫、毛细线虫、裂头绦虫。4月份检查的7种10只动物,其阳性率为100%;5月下旬至6月上旬检查的该园42种64只动物,阳性率为43.8%。寄生虫的感染以球虫、鞭虫、蛔虫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王根红 《兽医导刊》2021,(2):126-127,143
为掌握合肥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对该园区野生动物粪便中虫卵或卵囊进行调查,这为该园区动物寄生虫病诊治提供基本手段.本研究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自然水洗沉淀法和抗酸染色法对合肥野生动物园部分肉食、灵长类、及草食动物,共12种动物的38份新鲜粪样进行检测,对所发现的虫卵、卵囊或包囊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园动物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某野生动物园的近25种以上的动物进行了寄生虫调查,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查了近700头份样品,发现了16种左右重要寄生虫,其中危害严重的有片形吸虫、血矛属线虫、狮弓首蛔虫、鞭虫、长角血蜱等。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调查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笔者采集境内野生动物(包括大熊猫在内的12种动物)粪便样品共75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沉淀法镜检,同时基于SSU rRNA序列的PCR扩增方法检测芽囊原虫。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12种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8.0%(36/75),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线虫、绦虫、芽囊原虫、吸虫、螨虫、球虫、滴虫,其中线虫阳性率最高,为30.7%(23/75);PCR检测发现水鹿、中华斑羚、毛冠鹿、中华鬣羚和林麝感染芽囊原虫,感染率为12.0%(9/75);序列比对分析表明,9份芽囊原虫来源于5个基因亚型,分别为ST1(1)、ST5(2)、ST13(2)、ST14(3)、芽囊原虫属(1),其中ST1、ST5为人兽共患亚型。据笔者所知,这是关于水鹿、毛冠鹿感染芽囊原虫的首次报道。本调查显示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感染肠道寄生虫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存在人兽共患芽囊原虫亚型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合肥野生动物园食草动物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6~7月对合肥野生动物园内的9种44只食草动物以粪检方法进行体内寄生虫调查,共检出寄生虫15种,其中吸虫2种,线虫8种,球虫4种,小袋虫1种.所检动物感染率为45.5%,其中感染较为严重的有20.4%,调查的结果表明合肥野生动物园食草动物整体受寄生虫感染较轻.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合肥市逍遥津动物园是安徽省最大的动物园,饲养着国内外珍贵动物100余种。该园长期以来寄生虫方面的调查尚未进行过。笔者于1989年4月至1991年6月对其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究动物园野生动物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在2019年1月—3月期间,对某动物园的野生动物粪便作采样分析,统计其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为43.20%。上述结果表明该动物园内野生动物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现象较为普遍,需要做好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测了114副野生动物内脏(野生蛇63副、野生兔32副和獾猪19副)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共发现线虫1950条,绦虫2条,线虫平均感染率为64.91%(74/114),绦虫平均感染率为1.75%(1/114);野生蛇、野生兔和獾猪的线虫感染率分别为:60.32%(38/63)、75.0%(24/32)和63.16%(12/19)。可见,岳阳市市场野生蛇、野生兔和獾猪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主要以线虫感染为主。本次对岳阳市野生动物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及其危害的调查,为岳阳市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类公共卫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广州市某野生动物园草食类及灵长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粪便检查法共检查36种动物500份粪样,总阳性率为50.6%。其中毛圆线虫、毛尾线虫、蛔虫、类圆线虫、钩虫、绦虫、片形吸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37.4%、5.0%、5.4%、2.0%、0.2%、2.4%、0.4%、7.8%。草食类和灵长类动物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1.3%和28.4%,其中长颈鹿的毛圆线虫、猴科动物的毛尾线虫感染较为普遍,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4.5%和31.2%,具有明显季节性。采用粪便培养法将毛圆线虫卵培养至第三期幼虫,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来自长颈鹿、角马、弯角剑羚的毛圆线虫样品多为混合感染,其中捻转血矛线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野生动物园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对安徽某野生动物园19种野生动物71份新鲜粪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2.5%;共检获7种寄生虫,其中狮弓蛔虫、毛圆线虫、古柏线虫、毛首线虫、莫尼茨绦虫、结肠小袋虫和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2%、8.5%、11.3%、4.2%、4.2%、5.6%和5.6%;梅花鹿等草食动物、小熊猫等杂食动物和非洲狮等肉食动物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6.7%、13.3%和11.5%,其中草食动物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草食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2月,我们对武汉市动物园来自湖北省神农架的10只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anae)肠道寄生虫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猴自然感染有多种寄生虫。其中,8种原虫属于国内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犬寄生虫的调查:1 肠道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梁平县犬肠道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2月至10月对重庆市梁平县犬只进行了肠道寄生虫调查。共采集100只犬粪样,检出虫卵8种,其中线虫4种(犬弓首蛔虫、狮蛔虫、犬钩虫、犬鞭虫);绦虫3种(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吸虫1种(抱茎棘隙吸虫)。检出优势种为犬弓首蛔虫、犬复孔绦虫、大钩虫,是驱虫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8.
玉溪市仔猪肠道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玉溪市仔猪感染肠道寄生虫的情况及感染率,共查1055份粪样,阳性689份,阳性率65.3%,共检测到蠕虫虫卵6种、原虫病原体2种,其中61日龄以上仔猪中检出6种,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布氏姜片吸虫、蛭形巨吻棘头虫、小袋纤毛虫;60日龄的内仔猪7种;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球首线虫、布氏姜片吸虫、球虫、小袋纤毛虫、感染最普遍的蛔虫,食道口线虫、小袋纤毛虫,在61日龄以上和60日龄内仔猪的感染率分别为61.2%与14.2%、23.7%和23.4%、3.7%秘82.0%。  相似文献   

19.
梁平县犬肠道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曾几次开展过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调查,但还从未开展过犬的寄生虫病调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犬热的兴起,养犬人数和犬只数量逐年增加.加之犬寄生虫病是一种慢性病,其危害性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20.
张建辉 《野生动物》2003,24(1):46-46
西霞口野生动物园,位于山东省荣成市成伟头镇,北靠黄海,东临全国的著名风景区——天尽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依山傍海,风景优美。该野生动物园建于1997年3月,对外开放于1998年5月,占地面积三千八百亩,投资七千多万元,现有野生动物二百多种,三千八百多头(只)。建园以来,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