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南方“猪-沼-果”、北方“四位一体”等比较成熟的生态模式,但仍面临耕地资源的制约、生态环境的恶化等诸多问题,亟待全力形成循环意识,尽快出台优惠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首都郊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总结分析首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首都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整个首都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3.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峡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必须确立科学的理念,做好规划,选择适宜的模式。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推动。  相似文献   

4.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从山区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发展循环农业的定位与思考,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与措施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海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总结了东海县当前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包括:清洁农业生产节约模式、农牧结合互利模式、立体循环利用模式、废物沼气处理模式、资源保护休闲模式等,以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但能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低碳背景下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为新形势下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504-14506
结合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的需求。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4大创新模式: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生态整合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各地要在不同的功能区选择或创造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为应对国际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歙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究了今后歙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提出推进规模化经营、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习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充分认识农业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建设大循环农业,发展生态林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延伸林业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牧业生产副产物的再利用模式,提出控制化肥、农药、地膜、用水量的"四控"减量化模式,以产业化为主导的和谐发展为方向,实现当地循环农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用现代化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郭荣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3-2104,2112
在阐释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及时进行乡镇企业空间重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依法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学霞  王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2-10895
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只有改变传统资源耗竭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将循环经济思想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建设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循环经济。以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为例,诊断农村现有产业结构,提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绿色经营模式,并认为发展精准农业、三色农业、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淮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少武  黄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08-2009,2020
为解决淮南地区的秸秆利用难题,根据淮南地区现有的造纸、畜牧、乳品加工和化工等产业现状,设计了秸秆加工、纸浆造纸、饲料加工、畜牧养殖、有机肥加工和种植业的产业循环链,秸秆资源在循环产业链中提高了附加值,解决了饲料、造纸工业等的原料供给问题,最后实现了秸秆还田,维持了生态平衡,形成了秸秆良性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SRM)。  相似文献   

15.
闫永  刘志峰  韩玉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17-9718
生态农庄是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论,阐述了生态农庄的定义及特点、经营模式、创新之处,以及我国农村发展生态农庄的有利条件。得出生态农庄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新典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划方向,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的获得有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与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雪绸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33-6034
分析了发展生态农业对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探讨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特别是生态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面临着建设现代化农业、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等一系列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简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西方精确农业发展的状况,比较了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的异同,指出了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针对我国农业生态工程和精确农业研究建设现状,提出了目前可以着重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玉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94-1795
通过详细论证生态伦理和循环农业的契合原理,以西部大省陕西省为例,找出尊重生态伦理,实施循环农业战略的实例,作出了对生态伦理和循环农业契合关系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