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锦稻区水稻潜叶蝇发生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昕  白谦  杨洋  刘欢 《北方水稻》2015,45(3):38-40
为探明水稻潜叶蝇在盘锦稻区的发生特点及对水稻产量的损失情况,2014年,在盘锦大洼县王家镇和盘山县胡家镇进行了水稻潜叶蝇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盘锦稻区水稻潜叶蝇以第2代为害为主,发生期集中在5月25日至6月25日,在百株水稻虫口密度为25、50、75、100头时,为害差异显著,当虫口密度为75/百株时,需引起重视,当抽口密度上升到100头/百株左右时,对水稻产量的损失已达到20%,因此,此虫口密度下必须防治。  相似文献   

2.
3.
水稻潜叶蝇是水稻苗期的重要害虫。在水稻插秧后约30天内的本田中,如果天气冷凉、深水灌溉,再加上稻苗长势柔弱,那么稻苗即会受到水稻潜叶蝇的严重危害,造成缓苗延迟,甚至死苗。l危害症状水稻潜叶蝇以幼虫潜入水稻叶片组织内,咬食叶肉,只剩上下表皮,稻叶上呈现人规则的白色或浅黄色条斑。叶片组织严重受损,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受害严重时引起全株枯死,造成大量死苗。2由态特征2.l成虫是一种小蝇子,体长2-3mm黑褐色,头和足颜色略深,一对股质翅黑色透明。2.2幼虫蛆形,体长4mm左右,乳白色,圆筒形,头尾较细,尾端呈斜…  相似文献   

4.
稻小潜叶蝇在辽宁省各地稻田均见发生。田块低洼,周围为荒地、沼泽,禾本科杂草丰度较大的稻田发生较重;弯穗型品种较直立穗品种受害重。稻小潜叶蝇年发生4~5代,以第2代于水稻返青分蘖期发生为害水稻为主。登记药剂匮乏,以潜叶蝇、斑潜蝇登记药和防治返青分蘖期其他害虫的稻田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采用育秧播种前拌种、移栽前苗床施药带药移栽和本田返青期全田施药3种处理方式施药,其中,苗床施药带药移栽方式最为经济有效。考虑到兼治其他害虫,农药品种以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为最优,防治效果为87.12%~91.76%,对稻水象甲等害虫的兼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苍安平 《垦殖与稻作》2014,(1):54-54,69
介绍了水稻潜叶蝇的形态特征、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及其发生危害的田间条件与症状表现,并从做好测报工作、保护利用天敌、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早插秧、秧本田药剂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寒地水稻潜叶蝇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北方地区水稻潜叶蝇的寄主范围、分布地区、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针对这些特性提出清除杂草、浅水灌溉、培育壮秧等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稻水蝇以幼虫危害水稻根部为主,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人们可以通过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种类识别,在防治过程中要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稻水蝇以幼虫危害水稻根部为主,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人们可以通过其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种类识别,在防治过程中要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
盘锦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盘锦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10万hm2,水稻平均减产1%~5%,损失稻谷约1 400万kg,直接经济损失近2 500万元。针对盘锦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与流行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纹枯病是盘锦稻区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轻者可造成稻株叶鞘和叶片的提早枯死,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减产达6—10%。重者使水稻不能正常抽穗、倒伏,甚至腐烂枯死,可减产30~50%。  相似文献   

11.
稻螟蛉是水稻偶发性害虫,不同年份间歇发生。介绍了稻螟蛉的田间虫态及危害症状的识别,阐述了其在江淮稻区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天气条件、栽培措施、田间用药状况等影响虫害发生的因素,总结了其防治策略、防治指标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豆根潜蝇发生危害与防治顾成玉(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大豆根潜蝇是大豆主产区重要害虫之一,从70年代以来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3年全省普遍发病,被害株率70~100%,给大豆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掌握大豆根潜蝇的发生规律,明确影响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3.
王文东 《北方水稻》2009,39(6):49-5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病,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危害较严重。介绍了盘锦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从开展虫情监测、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秧苗素质、铲除田边杂草降低虫源基数、科学开展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调查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该虫主要危害茄科、豆科及葫芦科蔬菜。在海南儋州整年发生危害,2-5月份为危害高峰期,其虫口密度与温度、天敌成负相关,即高温和天敌寄生虫可抑制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其幼虫田间分布型符合奈蔓A(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该虫主要通过成虫飞翔和随寄主植物扩散而传播;1.8%爱福丁乳油和40%辛硫磷乳油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效果较好,田间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药剂防治任柏栋(黑龙江省绥化市种子公司152000)大豆根潜蝇又名大豆根蝇、豆根蛇潜蝇等,它是一种大型蝇子。黑龙江省发生比较普遍。据1996年在绥化地区5个市县28个点调查,发生地块100%,危害株率80%~100%。目前防治大豆根...  相似文献   

16.
寒地水稻潜叶蝇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军 《北方水稻》2012,42(5):55+63
随着环境和栽培制度的发展,传统的单纯药剂控制对寒地水稻潜叶蝇的防效已不理想。通过建立以测报为指导,农业防治、水层管理、色板诱杀、药剂(引诱剂)防治为主的“五位一体”综合防治体系,可有效地控制水稻潜叶蝇的发生与危害,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构建良好的稻田生态系统,为水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防治水稻潜叶蝇不同药剂、不同用量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 g/kg的35%丁硫克百威拌种预防潜叶蝇效果最好,药效可达55 d以上,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防治水稻潜叶蝇不同药剂、不同用量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g/kg的35%丁硫克百威拌种预防潜叶蝇效果最好,药效可迭55d以上,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大豆豆秆黑潜蝇(Melanag romyza sojae Zeh)属双翅目,潜蝇科,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该蝇在本地区范围发生普遍而严重。豆秆黑潜蝇生活习性隐蔽,卵、幼虫、蛹都在植株组织内生活。一年可发生四代,世代交叉重叠,常难于截然划分。大豆品种、生育期不同,直接影响成虫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发育,以蛹在豆秆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陆续羽化,卵多产于叶片反面近基部主脉两侧叶组织内。幼虫孵化后从叶组织向支脉潜行,然后蛀入主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