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武清爽 《新农村》2007,(7):23-23
1.合理施肥 夏季高温季节,施肥应做到少量勤施,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每次施肥100千克左右;水质过肥时。应及时注水,使池塘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调节水质夏季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每半个月按15毫克/升的用量泼洒一次生石灰水.  相似文献   

3.
1.调节水质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池水不宜过肥,一般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为此,要根据养殖品种及放养量勤换新水,通常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5~20厘米,每半个月按15毫克/升的用量泼洒一次生石灰水。闷热天气肥水鱼池容易泛塘,要经常巡池,根据天气及水色的变化及时加注新水和采取人工增氧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山乔  徐莉 《当代农业》2014,(10):38-39
一、水质管理 1.适时加注新水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10天左右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如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或是老水要进行套水.要放掉池水1/3再加注新水或边排放边加水.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李春来  夏村 《新农村》2001,(11):18-18
1.加强水质调节培育鱼种的池塘,经过几个月的饲养,水质逐渐老化,要加强水质调节,改善水体环境。调节方法:一是换注新水。即将原池塘水放出1/3-1/2。再加注新水。初秋时7天换水一次,秋分前后10天左右换水一次。二是放肥培水。为防止水质恶化,最好每施一次肥,加注一次清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2.调整鱼种规格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管好水质夏秋季节,随着池塘载鱼量的增加,鱼类所需活动空间逐渐加大,以及随着水温的升高,池鱼活动加强,代谢物增多,易使池水恶化。这时应逐步加深池水,以有利于池鱼的生长发育,鱼池水深要求在2米以上,鱼种池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将池水加深的同时要适量追施肥料,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宜保持在2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一、合理施肥 施肥要"四看”,即看水、看天、看季节、看鱼类活动的情况.具体操作管理:主养肥水性鱼类的池塘,5~6月份以施有机肥为主,一般7~10天施肥1次,7~9月份少施或停止施有机肥,改施化肥,4~6天施肥1次,具体施肥量以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鲢、鳙鱼每3~5天轻度浮头1次,为适度肥水.透明度过大,水色过淡,要加大施肥量;反之,要减少或停止施肥.天气闷热或阴雨连绵,鱼吃食不旺或鱼病暴发时,要少施或不施.一般施肥原则是少量多次,并要坚持巡塘制度,调整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正>在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池塘施肥需要把握以下关键技术:一、少量多次,少施勤施。这是水产养殖中施肥的原则。勤施,多次可以保证水体中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满足饵料生物正常生长繁殖的需要。少量、少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因大量施肥引起水质过肥、氨氮的积累而引起水质恶化;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一次用量过大不能及时被浮游生物利用而造成肥料浪费。根据浮游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最佳肥效时间,一般要求6天左右施追肥一次,使池水的总氮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9.
一、水质管理1.根据水质变化适时加注新水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一般每7天~10天必须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深,到池水2米深为宜,并且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一、施肥夏季是投饵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鱼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的时段,不提倡施用有机肥,而应采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具体施肥量依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褐、绿褐、黄绿、油青色为佳。  相似文献   

11.
4.水质调控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30~ 40厘米,pH值控制在7.2 ~ 7.8.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低于3毫克/升时,要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溶氧量,注水时注意用木板将水挡散.若水质太瘦,则适当追施肥料,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50 ~ 80公斤,另根据水质情况,施碳酸氢铵4~5公斤、磷肥2~3公斤.要经常施肥,保持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盛不衰.  相似文献   

12.
<正>秋季气温适宜,是黄鳝的生长旺季。要使池养黄鳝获得高产高效,秋季的饲养管理切莫耽误。改善水质鳝池水深控制在30厘米左右,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色清爽,呈淡褐色或嫩蓝色,且经常有变化,使池水肥而不老。每隔1~2天  相似文献   

13.
1、水质好坏的判断(1)pH值。pH值反映池水的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水体中的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鱼类的安全pH值范围是6~9,最适生长的pH值为7~8.5。(2)透明度。池水透明度的大小,可以大致反映池水中饵料生物的多少,即水的肥瘦。一般透明度在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14.
王永坤 《新农民》2001,(8):16-16
1.建池:在庭院中开挖2~3平方米的长方形坑塘,塘深50~60厘米,池底铺一层10~20厘米厚的泥土。放养前10天,每平方米用100~150克生石灰进行鱼池消毒。7天后加注新水,蓄水深度20~30厘米,在鱼池向阳一侧堆施基肥,施肥量为每平方米0.5公斤,然后将池水加至40~50厘米深,培肥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一、合理换水,保持水质优良秋季勤换新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换水最好在河蟹最后一次脱壳前进行,这时换水不但可以改善水质,还可以使河蟹脱壳整齐、顺利。以后每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总量的30%。二、合理投喂,保证营养充足河蟹育肥期最好投喂蛋白质含量32%以上的河蟹专用料,日投喂量为蟹  相似文献   

16.
1.缺氧原因(1)池水过浅冬春季节,鱼池水层表面温度较低,鱼儿一般都潜入深水。因此,池水要保持在2.5米以上深度。池水过浅,则容易引起缺氧。(2)投料过勤严冬和初春,鱼群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食欲减少,相应投放饲料数量也应适当减少,鱼池表层水温在3℃时,每7天左右投料一次。如果投料过勤,则易引起水质过肥,造成池水过肥缺氧。  相似文献   

17.
一、如何适时使用增氧机1.晴天中午开机。在夏秋季中午由于池塘水温比较高,大量投喂饲料会造成水质过肥、水中有机物多、浮游植物丰富、透明度降低,致使池塘上下层溶解氧差过大,这时要开启增氧机1—2小时及时增氧。因为在高温的晴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别强,会产生大量氧气,而在水质肥的鱼塘,光照能达到20—30厘米的深度,致使水体表层溶解氧达到饱合,而水体底层溶解氧相对较低门此时开启增氧机,  相似文献   

18.
商艺娟 《新农村》2004,(3):19-19
俗话说:“养鱼贵在养水。”水质管理的目的就是使养殖池塘的水质清新,肥瘦适中,透明度达到20~40厘米,无油膜,无腥臭,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调节虾池水质水质管理贯穿养殖全过程,中后期要通过适当补水和施肥,一是达到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水体的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二是定期进行水质指标测定,使虾池的容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pH值保持在7.5~8.5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秋季催肥鱼四法秋季水温适宜,是催肥鱼的大好时机。鱼催肥的主要措施是: 1.培肥水质。秋季气温一般在20~30℃之间,适宜于鱼生长,此时施肥可适时增多,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施氮肥2千克,或施发酵的粪肥 400千克。同时搭配磷肥4千克。池水透明度以保持在25厘米左右为宜。这样可保证有足够的饵料供鱼食用,使其快速增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