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温室西葫芦病毒病(群众俗称疯病),是温室大棚西葫芦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的发生危害,可使西葫芦减产30%~40%,且果实质量低劣,甚至造成种植的失败。1 症状西葫芦病毒病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病害症状有三种类型:①花叶型。嫩叶出现明脉及褪绿斑点,后呈淡而不匀的小型花叶斑驳,有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顶叶畸形,似鸡爪状,植株矮化,果实畸形。发病早的可引起全株萎蔫。②黄化皱缩型。植株上部叶片呈黄绿色斑点,以后黄化皱缩。叶片沿叶脉失绿,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皱缩下卷,叶片变小或出现蕨叶、裂片。植株矮化,…  相似文献   

3.
番茄病毒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一般年份可减产二三成,大棚栽培及严重年份减产可达四五成,甚至绝收。1、症状及发病规律番茄常见的病毒病有3种,即花叶病、蕨叶病、条纹病,其表现症状及发生规律是:(1)花叶病。为害病叶呈黄绿相间的绿岛状病斑、果实受害呈花脸状,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侵染。病毒主要存活在土壤、农肥、种子及植株病残体内,并通过田间管理人工操作如打杈、绑蔓、摘叶以及受风雨影响,造成反复侵染,加重或扩大病害。在低温条件下一般不表现病害或症状很轻,随着气温上升则病害加重。(2)蕨叶病。受害…  相似文献   

4.
在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近几年对越冬西葫芦的需求量大增。但在生产中西葫芦经常遭受病毒病的危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90%以上,甚至造成全棚毁灭绝产,损失惨重。在本病的防治方法上,多数农民忽视了发病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待到发现病株后再用药剂防治,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辣椒花叶病又称病毒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十分严重,一般可减产30%,重则损失50%~60%。发病症状有三种类型:花叶型、丛簇型、条斑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病毒病在西葫芦上发生最普遍而且难防治,不仅影响种植产量和而且关系菜农的收益。本文分析了西葫芦病毒病特征特性及其发病原因,提出了如何栽培管理和具体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葫芦病毒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新美  王海燕  杨福仓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52-152,162
西葫芦病毒病的原因有种子带毒、土壤粪肥带毒、人为机械带毒以及蚜虫传播带毒等,其防治可以从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促壮苗生长,防止土壤互干互湿,增加植株抗病性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在反季节蔬菜生产中,近几年对越冬西葫芦的需求量大增.但在生产中西葫芦经常遭受病毒病的危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90%以上,甚至造成全棚毁灭绝产,损失惨重.在本病的防治方法上,多数农民忽视了发病前的综合防治措施,待到发现病株后再用药剂防治,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0.
<正> 西葫芦夏末初秋种植,秋季结果,则称秋西葫芦。病毒病是秋西葫芦毁灭性病害,如不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往往造成绝收或严重减产。1997年和1998年秋季,我们对冀东地区的滦南、乐亭两县15户秋西葫芦栽培户进行了一次调查,因染病毒病失败绝产者13户,占87%。1 病害症状 秋西葫芦病毒病有三种类型。①花叶型:叶片呈现黄绿相间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蔓先端节间短缩。②蕨叶型:呈现矮化症  相似文献   

11.
大棚西葫芦病害主要有西葫芦白粉病、褐斑病、灰霉病、绵腐病、花叶病毒病等,现将其主要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介绍西葫芦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病害发生及传播的原因,并从种子处理、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管理、喷施化学药剂4个方面提出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以为其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1.病毒病 由西葫芦黄瓜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感染引起,发病的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斑驳,叶脉透明,略有皱缩,病株较健株略矮,重病株叶上发生深绿色疱状病斑,叶片畸形、叶小,后期叶片黄枯或死亡,病株生长缓慢,坐蕾、开花结瓜少或不结瓜,严重影响西葫芦产量。  相似文献   

14.
病毒病是西萌芦上的常见病害.一般发病率5%-15%,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甜瓜花叶病毒、南瓜花叶病毒和烟草环斑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由于菌源种类不同,症状表现也不相同。在高温,干旱,管理粗放和缺水缺肥的情况下发病严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15.
刘好 《农技服务》2006,(4):29-29
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花叶病、抽疯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之一。目前,防治病毒病的药剂虽然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因此,对大白菜病毒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一)病害症状苗期发病,心叶叶脉失绿,叶片出现深浅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发病,叶片严重皱缩,质  相似文献   

16.
17.
<正> 1 病毒病 1.1 选用抗病品种 1.2 种子消毒。用50℃~60℃的水浸种5~15分钟,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 1.3 集中育苗。或在田间铺银灰色薄膜避蚜。 1.4 适期定植,促苗早发。 1.5 及时防蚜。定植后喷施800~1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或2500倍25%抗蚜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西葫芦栽培管理过程中,白粉病、病毒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菜农的生产与收益,下面我们就这两种西葫芦常见病害的病理与防治进行分析。1 西葫芦白粉病1.1 主要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病叶上有圆形小粒斑,逐渐连片布满全叶,以后粉斑老化呈灰色,并出现黑褐色小点。叶柄和茎染病后也产生  相似文献   

19.
冯海玲 《新农业》2013,(21):25-25
西葫芦是建平县设施农业蔬菜的主栽品种,但在高温季节栽培时易发生病毒病,且传播快、危害大,应提前防治,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1 发生规律 西葫芦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害茎、叶、花及果实,以幼瓜为主.病菌从雌花侵入花和幼果的蒂部,初为水渍状,逐渐软化,表面生灰色霉层,果实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灰霉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在低温高湿下易发生,温室和大棚春茬栽培中发病率逐年增高,影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