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东北农学院读书时就知道马育华教授是生物统计方面的权威,多年从事大豆研究,是知名教授。196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有马育华教授招收研究生,当时我已考完王金陵教授的研究生,尚未发录取通知。报考时系里讲考生必须达到录取标准,不会降低录取条件,宁缺毋滥。我当时就想,若不能被录取,还要好好复习,再报考马先生的研究生。后学校通知我和杨庆凯二人被录取,故未有机会再报考了。  相似文献   

2.
<正>王义谅和张仁双这两位育种家一位是我的师兄师弟,一位是我的好友。王义谅于1957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我是1958年考入东北农学院农学系,1964年他又考取了王金陵老师的研究生,而我是在他之前读研究生的,故他既是我的学长又是我的师弟。读研期间在一起近两年时间,他比我们年长,又有工作经历,处处照顾我们,他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张仁双则是在工作中相识,他为人诚恳,仗  相似文献   

3.
发扬传统再展宏图———纪念王金陵教授诞生80周年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由杨庆凯执笔大豆通报1997.1期王金陵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中国大豆杂交育种的开拓者。欣逢王先生80寿诞,回顾他50多年的科教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他...  相似文献   

4.
孙寰研究员是文革前从沈阳农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我大学同班的一位同学也考入沈阳农学院,与孙寰同为著名的耕作学教授徐天锡的学生,徐教授留美回国,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时到沈农。他主张平作,而东北农学院的秦家熹教授主张垄作,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校假期我回沈阳曾到沈农去看我的同学,当时沈农的研究生有专门的自习室,门上还有某年级某班学生负责研究生自习室打扫卫生的牌子,可见当时沈农的研究生学习条件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大豆研究近50年,同许多前辈、同辈及后辈都有交往,有的是良师益友,有的是知心朋友;有的传授给我许多知识,有的给我很多帮助。长辈中如马育华教授、张子金先生、卜慕华先生等已经故去,他们都曾给我不少的教导,受益良多;同辈人如我一样多已退休,不过还有人仍然活跃在大豆科技前沿,如刘忠堂研究员、孙寰研究员,尤其盖钧镒院士为发展中国大豆产业,仍在积极呼吁和推动,也为大豆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后辈人如邱丽娟研究员、韩天富研究员、年海教授、喻德跃教授等一批优秀的大豆科技人才,成为大豆科研战线的主力军,他们知识新,勇于创新和研究,又赶上了科研的黄金时代,正是大有作为、一展身手的大好年华。我很想把有关大豆专家、同行的点滴回忆记述下来,提供给从事大豆研究的年轻人参考。在2010年9月份举办的北大荒大豆节期间,与《大豆科技》常务副主编杨秋萍谈话中说到此事,她鼓励我写下来,在《大豆科技》上做介绍。这事说起来比较容易,但要形成文字发表就难了,故迟迟不能动笔。最近秋萍又来电邮催促,正遇上我的老师王金陵教授九十五岁生日,赶忙写一篇短文,回忆王老师对我的教导,以兹祝寿。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撰写了“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王金陵的学术成就”一文,介绍王金陵教授在大豆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以便从王老师的学术成就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为中国的大豆事业献身。同时,王老师的为人堪称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我们祝贺王老师九十寿辰之时,我们向先生学习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他作学问的方法,学习他不断创新的精神,学习他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生产的务实作风,学习他培养新人,扶持人才成长的伯乐精神。  相似文献   

7.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的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的技术问题杨庆凯(国家大豆工程中心人才培训部、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提高大豆单产一直是大豆生产发展的主要方向。水稻旱育稀植、玉米的覆膜栽培的成功,使水稻、玉米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人们就更加关注大豆继垅三栽培之后产量...  相似文献   

8.
孙寰 《大豆科技》2011,(2):5-6,16
2009年我访问了世界大豆高产纪录创造者Kip Cullers(以下简称Kip),并实地参观和考察了他当年参加产量竞赛的大豆田,回国后在本刊报道了有关情况。2010年,Kip又刷新了他自己创造的纪录。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文字报导,同时听了他在颁奖会上的讲话录音以及接受记者现场采访的录音,将相关信息归纳如下,供大豆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此前,我曾在本刊发表过两篇介绍Kip Cullers创造大豆高产纪录的短文,有读者询问美国大豆高产竞赛的情况。我一直对美国的高产竞赛感兴趣,1997年在美期间,拿到一本1996年版的"衣阿华州玉米大豆种田能手竞赛手册",近来又搜集了  相似文献   

10.
《大豆科技》2004,(4):F002
李里特教授,男,1948年生于西安,汉族,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作为“老三届知青”在陕西插队,1971年招工进厂成为机械工人,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西北农业大擘农业机械设计专业学习,1981年底大学毕业后经考试被国家教委选为出国研究生,1982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专业攻读学位,硕士期间课题为小麦的干燥和加工品质研究,1985年2月获硕士学位,博士期间研究果蔬保鲜贮藏理论,1988年2月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山崎面包公司中央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和掌握了大量粮谷及豆类食品的加工技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五一"假期很多农村学生往往回乡探亲度假,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每年组织招募回乡探亲度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各自的村庄对大豆农户进行当年的大豆种植意愿调查。今年我们又组织招募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学生于4月28日至5月2日回村期间进行了2013年大豆农户大豆种植意愿调查。与往年一样,在调查前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了培训,其中部分学生参加过去年的大豆调查。本次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13份,调查范围基本上散布在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区。来自一线的农户调查结果反映了黑龙江大豆农户从事今年大豆生产的心态和可能行为,提供给有关部门掌握基层动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组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和湖北农科院两单位从事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科技人员成为该所的主要研究骨干,所长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王国勋先生就是从北京到武汉工作的,他在油料所主持大豆研究工作。我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油料所工作,因此与王国勋先  相似文献   

13.
李宗道教授1914年11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职员家庭。他16岁丧父,靠亲朋接济上学;1934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系)、农经系(副系)学习。大学期间日寇入侵和经济困难,曾辍学谋生,因而他心灵深处埋下了要为祖国强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从事大豆研究的青年一代,抑或中年一代,可能了解江苏大豆专家费家骍先生的人不多,费先生对江苏大豆研究,无论是育种、栽培,还是发展大豆生产方面都有很大贡献。我认识费先生是在1966年,当年我在江苏徐州郊区铜山县大庙公社(现大庙镇,现在徐州农科院试验园区就在大庙镇)蹲点,费先生和他的同事在灌云县蹲点。当年我们从徐州经连云港到灌云,与费家骍先生、凌以禄先生一行进行大豆生产考察。费先生心直口快,平易近人,易于交流。1981年我  相似文献   

15.
5月27~28日,东北农学院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项目——“东北大豆种质拓宽与改良”进行期中检查汇报之机。召开了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8个省的农业科学院的35个院所;5个农业和师范大学以及黑龙江省农垦局,黑龙江各地区、县的100多个生产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由王金陵教授和杨庆凯教授主持了大会的专题发言。胡明祥、常汝镇、孙寰、祝宝林、余建章、苗以农等大豆专家就各自的学术领域作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杰出的茶学栽培专家、湖南省茶叶学会原副理事长黄祖法教授于2020年5月31日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86岁.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这位老茶人. 黄祖法教授1934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泉溪镇一个贫农家庭,母亲的早逝、生活的贫苦让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从小立志通过刻苦学习和奋斗改变命运.1956年7月,他以优异成...  相似文献   

17.
岁月倥偬,转眼何纪光教授离开我们近两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时浮眼前。得知他不幸逝世的噩耗,我正在武陵深山茶区。回想近20年的情谊,往事历历恍如昨日。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研究生赵正惠于今年6月30日以全优成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位茶学博士。赵正惠1989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硕士学位论文被推荐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3年中他在导师阮宇成教授、副导师汪琢成教授指导下,除完成应学课程外,申请并  相似文献   

19.
陈椽(1908.3.8~1999.11.23),字愧三,出生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一个小商家庭,安徽农业大学一级教授,我国著名茶学家、制茶专家、茶业教育家、世界科技名人,曾荣获1990年国家教委金乌奖章。1999年11月23日茶学泰斗、一代宗师陈椽先生走完了他献身茶叶科学事业的光辉一生。回忆起我和恩师间的那些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我是1977年恢复高制后首批进入安徽农学院(现为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学习的老三届学生,当时的茶业系地点还在安徽滁县沙河集。1978年春天,在那里我认识了大名鼎鼎的陈椽教授,他已迈入古稀之年。1979年元旦,茶业系整体搬回了合肥原校址。在安徽农大读书期间,我常利用星期六晚上或星期天下午至恩师家坐坐,请教一些茶叶上的问题,偶尔也谈谈生活上的事,有时师母也坐在一旁,大家一块聊聊。恩师的平易近人使我消除了拘束感。在我毕业离开学校之前,我到恩师家去和他及师母道别,他鼓励我“好好钻研茶业,大有可为”并送了一张他在云南照的相片给我。当我刚踏上茶叶工作岗位时,恩师来信教导我:“您搞那一行就钻进那一行,……工作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工作,两者密切结合。……您在工作如有问题即来信,当尽力协助解决,……要时时记着更上一层楼。”在写作上,恩师也是支持鼓励我,如他在1983年6月22日的信中说:“我希望您多写文章,向其它杂志投稿扩大影响。”在1983年9月12日的信中恩师说:“您系统写好白茶文章分头投稿我很赞成,……您写文章用自己名字也不要声明我指导,实事求是,您的文笔很好,无须寄给我过目,以免拖延时间。……有机会争取来合肥参加业务会议,以便多见面多谈心。”1983年11月中旬我出差归来时收到恩师寄给我的关于师母仙逝的讣告,我当即写了一封吊唁函,对师母的逝世深表哀痛。  相似文献   

20.
《茶叶科学》1999,19(2):79-80
全国著名茶业专家、茶学教育家、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王泽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10月5日4时1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93岁。王泽农教授1907年5月生,江西婺源人。1925年9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1928年2月在国立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1931年7月毕业。1933年至1937年在比利时颖布露国家农学院攻读农业化学工程师研究生,并获农业化学工程师证书。1938年回国,历任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教授、主任,农业化学系主任;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