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三江地区由于以往收获方式的单一,各种机械配置的不合理及农户对机械收获的认识不全面,收获条件差异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水稻机械收获的进度。为了确保粮食保质保量的收获,通过对水稻割晒拾禾可行性、优越性、实施方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的分析研究,在当地全面推广了水稻机械割晒和机械化直收相结合的收割方式,为实现水稻增产增收提供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2.
焦安营 《北方水稻》2011,41(4):39-40
为了探寻不同收获时期与不同收获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方式收获,用称重法测量出水稻茎秆与籽粒的重量,从而分析出营养成分的走向。试验结果表明:割晒与直收在不同时间上收获对产量影响情况处理2>处理3>处理1。通过本次试验分析出割晒脱粒效果较好,抽穗后63 d左右为最佳的收割时期。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由于收获季节性强工作量大,因此寻找水稻最佳收获方式是非常必要的,现就我场水稻不同收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1水稻收获方式现状1.1人工收割脱粒:采用人工收割捆捆、码垛、集堆,脱粒。1.2判洒脱粒:用稻麦割响机判晒,人工捆捆、码垛、集推、脱粒。】.3机械在收:小型的有国际TC1710L型橡胶链轨半喂入式收割机,台洲160型橡胶键轨全喂入式收割机;中型的有东风一AC型联合收割机,约翰.迪尔3060型联合收割机。2各种收获方式的特点2.三人工收割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收获方式,用工量大、成本高,收获至脱…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时期和收获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和方式对水稻碾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过早收获,籽粒成熟度不高,青瘪粒增多,千粒重降低,从而造成减产,也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反之,收获过晚也会降低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各因素,10月1~10日茎秆含水量偏高,可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收获;10月10~17日可采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即适宜收获时间17 d。割晒方式收获适宜收获期是9月25日~10月5日。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联合收割机械收获水稻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落粒多、分离损失大、破碎率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蒋亦无教授研制的割前搞脱联合收割机,采用气吸装置,对水稻实行割前脱粒,穗轴完整、果粒无丝毫破损,收获总损失只有1%~2%,填补了国际空白。此机集脱、割、清选于一体,速度快,效率高,尤其适于收获水稻种子田,摘脱后德轴完整,秸秆利于编织,也可用于还田。如不需收稻草,可不切割,实行站秆不粉碎直接犁耕还田,其效果与粉碎还田相同,从而简化还田作业。4ZTL—1800割前摘脱联收机填补国内空白@君碧  相似文献   

6.
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中稻粒黑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田进行了肥水管理、920施用时期与施用量、轻度割叶的试验,以研究栽培措施对稻粒黑粉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降低氮素肥料用量、及早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见穗蔸率3%~5%时喷施920、适当增加920用量、在喷完920后轻度割叶等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肥水管理、“九二0”施用时期与用量、轻度割叶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64S系列组合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的影响,提出降低氮肥用量、及早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在见穗蔸率3%~5%喷施“九二0”,适当增加其用量以及在喷完后轻度割叶等措施,能有效降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置不同的收割日期和割茬高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探究适合南粳9108的最佳收获方式。结果表明:江苏垦区南粳9108的最佳收获日期为10月24日,最佳割茬高度为距离地面40 cm。同时也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肥水管理、“九二 0”施用时期与用量、轻度割叶对两系杂交水稻培矮 64S系列组合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的影响 ,提出降低氮肥用量、及早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在见穗蔸率 3 %~ 5 %喷施“九二 0” ,适当增加其用量以及在喷完后轻度割叶等措施 ,能有效降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盘锦地区水稻收获机械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加快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提出需要政府重视,实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沃土工程”,因地制宜选择主导机型,积极引进跨区作业机械.开展科技培训,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搞好水稻不育系种子尤其是收获前后遇雨有芽谷种子的处理,对保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培育壮秧,不育系播种之前,种子需进行以下处理; 1.日光晒种。不育系种子与一般常规稻种不同,因其开花时柱头外露,且受“九二○”等激素刺激,谷壳薄而闭合不严,加上冬贮期吸湿使活力减弱,进行日晒可使种皮透气性加强,胚的活力提高,酶活力增强,加速胚乳养份的转化和运输,有利于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提高,并具有杀菌作用。晒种时,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席子上,做到勤翻动,晒透,晒匀,晒足1~2个日照。大批量的种子在水泥场上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麦割青与收获籽粒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割大麦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其籽粒的价值,就粗蛋白含量而言,lhm2的青割大麦相当于4~5hm2收获籽粒的营养价值。不同品种其绿色营养体产量有显著差异,但其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别。发展青割大麦生产,能大大提高大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北方水稻》2021,51(2)
依据多年杂交粳稻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大面积制种实践,优化了制种方案,集成了操作简单、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粳型杂交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粳型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高产结构和指标,明确了适宜机械高产制种的环境条件,总结了机插壮秧育苗、精整田地、合理栽插、制种田间管理、机械割叶、喷施赤霉素、机械辅助授粉、机械收获、纯度及发芽率检测等关键操作技术,为大面积杂交粳稻制种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苗床地的选择与处理、播前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本田整地施肥、移栽、本田管理、拔杂去劣、收获运输、脱粒晾晒、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新品种松辽7号的原种繁殖栽培技术,并介绍了该品种的推广情况。通过应用旱育稀植技术培育壮秧,规格化插秧、平衡施肥、科学用水、适时晒田,培育健壮植株,从而保证了优质种源。  相似文献   

15.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一师一团进行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百亩连片示范,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2013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029.4 kg/667 m2,2014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042.9 kg/667 m2,一举创造了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大面积单产全国纪录。本文总结了南疆垦区水稻机械旱穴直播技术,以期为当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稻氮肥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优  王学华 《作物研究》2014,(5):564-569
综述了我国水稻氮肥使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高产水稻推广应用、土壤氮背景值、施氮时期和比例以及中期晒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可能因素,提出了通过选育氮肥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施用新型氮肥并改善施肥技术,氮肥与其他肥料平衡施用,使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采用适时适地氮肥管理模式和水肥调控技术等方法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中国水稻生产中控制灌溉技术、干湿交替灌溉技术、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微灌技术、蓄雨型灌溉技术和覆盖旱种6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应用发展情况,并总结了控制灌溉技术、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和覆盖旱种3种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从加强水稻根—土互作机理、新技术应用以及根构型特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单季稻区稻田冬季翻耕晒白,春季种植马铃薯,收获后再种一季水稻,是生产实践探索出的一项模式栽培技术.就政和县多年来推行"一薯一稻"栽培模式的经验、成效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以期透析出薯稻轮作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胡麻机械化收获水平,结合胡麻作物农艺特性,研制了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能够一次性完成胡麻切割、脱粒、清选等一体化作业工序。在设定联合收割机传动系统的前提下,对其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确定了防缠绕收获割台、切流-横轴流组合脱粒分离装置和脱粒物料清选装置相关结构与运动参数,并进行了样机作业性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控制在2.92~6.00 km/h时,籽粒总损失率为2.26%、籽粒含杂率为1.82%,籽粒破碎率为0.98%,防缠绕合格率为100%,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割台无胡麻茎秆挂接与缠绕,排出胡麻茎秆夹带损失小,机收后胡麻茎秆割茬分布均匀,表明样机作业性能达到胡麻机械化联合收获需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0.
工业大麻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工业大麻产业转变发展、提质增效、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工业大麻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当前中国工业大麻收获技术正处于由人工收获和机械化收割方式向机械化联合收获、收获装备升级转型的关键阶段。文章从工业大麻机械化收割技术和联合收获技术两个方向开展综述分析,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工业大麻收割铺放、收割打捆、收获装运、单割台收获、双切割分段收获和双切割联合收获等6类收获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中国工业大麻机械化收获技术的难点与问题,提出了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的工业大麻全程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争取政策扶持、加强国家合作,填补工业大麻收获机械研发空白,加强工业大麻收获弱势技术及装备研发,实现工业大麻收获机械集成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