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淮河下游稻区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粳稻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圣稻16、新稻21全生育期140 d,早熟;宁9213、武运粳24全生育期161 d,偏迟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为151~154 d,适中;武运粳24、连粳9号、新稻18、南粳9108、武运粳27实收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产量较高,其它品种产量在680.6~697.8 kg/667 m2,差异较小。从产量、生育期和抗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武运粳27、中稻1号、淮稻5号、南粳9108、连粳9号适合在淮河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尚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2.
武运粳21号系江苏省武进农科所最新育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705),由江苏中江种业独占许可。江苏省洪泽县于2006年开始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分蘖中等、穗形大、子粒饱满、结实好、熟相漂亮、抗病性好、米质好,符合米质和产量同步的需求,更适应直播稻面积占本地水稻种植面积90%以上的新形势。根据这两年的生产实践,武运粳21号在本地可作为麦后直播,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2012年高邮市选择广适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水平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南粳49、武运粳27、武运粳24产量较高,可扩大示范种植;扬粳4227、南粳5055熟期偏迟,有一定的种植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探索水稻11个新品种在泰兴市的生育期、植株性状、抗灾性能、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表现抗倒性、抗病性比较突出,产量较高,但成熟期较迟,生育期较长,可作为机插秧的地区搭配种植品种,适当提前播种,不宜直播水稻.南粳52、盐粳13号综合表现熟期适中,产量相对较稳,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武运粳24号、扬育粳2号、扬农稻1号综合表现出色,熟期适中,可作为泰兴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以近年来新推出的新品种(系)为对象,从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各品种在本地生态、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淮稻9号、扬辐粳7号、盐稻8号、徐稻3号、镇稻196、扬辐粳4901、三优18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本地示范种植。盐稻9号、临稻11号、徐稻4号等品种部分性状比较突出,但存在明显缺点,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宁粳1号和津稻1007熟期较迟,不宜在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武运粳系列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品种分小区种植、系统调查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武运粳系列品种对纹枯病的敏感度有差异,武运粳21号、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属感病品种;武运粳29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纹枯病发生较轻,属抗病品种;其余品种为中感品种。  相似文献   

7.
试验证实扬9709、连粳07-19、武运2743、徐稻3号、武运粳21等粳稻品种在江苏省泰州市推迟到5月28日播种,适合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选用15个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考查各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连粳11号示范产量737.6 kg/667 m2,位居第一,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推广应用;徐稻8号可作为后继品种在邳州市示范推广;连糯1号可在糯稻种植区域示范推广;连粳12号可作为早茬搭配品种种植;南粳0051建议进行大面积示范考查;连粳7号、徐稻5号、宁粳4号仍可作为邳州市当家品种种植;徐稻9号、南粳2704建议进一步示范考查;宁粳6号、南粳9108可在优质米种植区域作订单生产;其它品种均不宜邳州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江苏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4个淮南迟播新品种及13个迟熟中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武运粳24号、南粳49、扬育粳2号、宁粳5号、扬育粳3号等品种稳产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植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水平,邗江区2013年引进6个优质早熟晚粳水稻品种(系)进行示范种植,对6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扬粳806、武运粳23号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择参加2012年与2013年江苏省生产试验的粳稻品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综合性状等,结果表明:南粳9108、武运粳24、淮稻14号、盐丰2号产量及综合性状优良,较适合高邮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淮安市2012和2013年分别引进与征集中粳稻优质新品种8个、7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两年比较试验与食味评鉴,从优质稻新品种中筛选出南粳9108作为达标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丰产稳产,比对照增产14.95%,多抗,食味优良,稻米有香味,属半糯型软米;金粳18、晶优008可作为优质稻示范推广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3.
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粳稻新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粳687、大粮203全生育期131~133 d,早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141~150 d,比扬粳687、大粮203迟熟10 d以上。早熟比迟熟品种产量相对要低,中稻1号产量最高,大粮203产量最低。中稻1号、淮稻5号、宁粳4号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大面积推广,其余品种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14.
2018年引进6个优质晚稻新品种在上杭县临城镇开展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优质稻品种广8优676、隆两优8612和梦两优534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比对照种宜香229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广8优676、隆两优8612和梦两优534三个优质稻品种在产量、农艺性状、抗性方面表现较优,可在上杭县中低海拔区域进一步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5.
2012~2013年在哈巴河县开展了农作物新品种引育试验、示范工作。通对2a的寒冷地区膜下滴灌水稻品种的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比较适宜当地种植的直播水稻品种,分别为早熟的龙粳21、龙粳40、龙粳27、黑粳63、还有极早熟的日本稻。  相似文献   

16.
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于2011年引进13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圣优2396、圣优996、粤两优663、粤两优686等4个品种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增产幅度在0.81%~6.45%,其中圣优2396表现尤为突出:穗大粒多,耐肥,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可在邵武市大竹镇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7.
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以广东省2002年早季杂交水稻(中熟组)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DTOPSIS法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分析结果与区试常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该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对DTOPSIS法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水稻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晗 《北方水稻》2011,41(2):7-9,13
对辽宁省2006年~2009年审定的41个水稻新品种进行性状分析与系谱分析,结果显示,41个水稻品种多数性状上差异不大,品种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有效穗数、总粒数、垩白度、胶稠度等性状及性状结合的不同上.同时41个品种可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有43.9%的品种归为一类.63.4%的水稻新品种具有日本品...  相似文献   

19.
永安市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永安市种植的中稻新品种,2013年选用近2a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的8个中稻新品种进行比较筛选试验,以Ⅱ优明86为对照,从产量、经济性状及抗性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花2优3301、福两优366、两优616和嘉浙优99等4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永安市作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