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水稻褐变穗病是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主要穗部病害之一,近年来在佳木斯地区水稻褐变穗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感染水稻褐变穗的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都会下降。水稻褐变穗的主要致病病原菌是稻链格孢(A.alternara(Fr.)Keissler),试验主要选择了3种药剂在水稻开花期进行喷雾防治水稻褐变穗,确定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为该病害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调查不同药剂处理后褐变穗的病情指数来确定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开花期施药防治水稻褐变穗,强盛的防效为80.9%~92.2%,金力士的防效为81.0%~90.9%,稻秧安的防效为48.4%~55.0%。  相似文献   

2.
为更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和褐变穗,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药剂为2%加收米液+3.5%多抗霉素+25%咪鲜胺,并通过降低此类病害的发病率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2%加收米液+3.5%多抗霉素+25%咪鲜胺的处理实际产量为658.9 kg/667 m~2,较空白对照增产10%。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氨基酸液态肥与当地常规施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其在本地区水稻生产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从抗逆性上看,水稻氨基酸液态肥的空瘪率比常规施肥低1.3%,褐变穗和纹枯病的发病率分别比常规施肥低0.8%和0.6%。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在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方面都要优于常规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水稻氨基酸液态肥增产9.8 kg/667 m~2,增产值26.5元/667 m~2,去掉成本,净增收益21.5元/667 m~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锌肥用量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氮肥、磷肥、钾肥用量一致的基础上,设置4个锌肥施用量在水稻移栽时一次性施用。[结果]30 kg/hm2锌肥用量能提早水稻成熟期2~3 d,对水稻的成熟具有一定的促早熟作用,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水稻分蘖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最高,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达8 010 kg/hm2,较对照增产622.5 kg/hm2,增产率8.43%,较60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1 074 kg/hm2,增产15.6%;较45 kg/hm2锌肥施肥量的处理增871.5 kg/hm2,增产12.2%。[结论]过多地施用锌肥会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水稻产量和抗病性降低,因此施用时应根据土壤的缺锌程度适量施用,30 kg/hm2锌肥的施用量是水稻产量最佳用量,同时提高了水稻抗旱、抗倒伏、抗稻瘟病能力,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0~200 kg/hm^2的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氮肥施用量40~240kg/hm^2比CK(无肥区)增产38.90%~169.45%,比只施用磷、钾肥的处理增产16.99%~129.94%.氮肥用量增加,单穴穗数、穗粒数增加;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和饱满粒率下降.穗颈长、穗长、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数量、着粒密度增加;植株高度、单穴草重、生物产量、谷草比和经济系数提高.适宜的氮肥用量为160~200 kg/hm^2,不仅增产率高,而且其它性状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钾肥对水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巍巍  付立东  王宇  李旭  隋鑫  任海 《北方水稻》2014,(2):18-21,25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K2O)不同施量K0、K1、K1.5、K2、K3、K4(0.0、3.0、4.5、6.0、9.0、12.0 kg/667 m2)对水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1.5处理获得单产584.3 kg/667 m2,比K2、K1、K3、K0、K4处理分别增产了1.2%、1.5%、2.6%、3.6%、4.4%。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与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及高效叶面积率、钾肥利用率与钾肥生产力均较高。该稻区中等偏下土壤肥力条件下,获得单产600~650 kg/667 m2的钾肥(K2O)适宜施入量3.0~6.0 kg/667 m2。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验证氟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结果表明: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上看,氟酰胺和噻呋酰胺能够很好地防控纹枯病的发病率,降低纹枯病的发病程度,发病率比清水对照低16.39%~18.01%,防治效果达85.4%~90.0%,其中24%噻呋酰胺和40%氟酰胺用量33 g/666.7 m~2处理较好,防效分别为90.0%、87.2%。从考种和测产结果上看,喷施杀菌剂的各个处理株高、平方米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比清水对照好,其中喷施24%噻呋酰胺(处理5)产量最高,为549.3 kg/666.7 m~2,比清水对照增产6.1%。喷施40%氟酰胺的4个处理中,用量33 g/666.7 m~2的处理产量最高,比清水对照增产2.8%。  相似文献   

8.
为给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在砂质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施钾量与钾肥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基肥一次施用情况下,钾肥不同用量的增产、增收效应以施钾(K2O)150 kg·ha-1时最佳;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直/支比呈降低的趋势;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钾素积累量均升高,要保持土壤速效钾平衡,钾肥用量应达150 kg·ha-1以上.在相同施钾水平下,分次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一次基施肥处理;分次施钾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直/支比低于钾肥一次基施的处理,籽粒支链淀粉含量则相反,但两处理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从钾肥的增产、增收效应,以及冬小麦对钾肥利用率、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以施钾量150 kg·ha-1分次施用(5∶5)时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 225.23 kg·ha-1,每公斤K2O增产8.17 kg,增收930.24 元·ha-1,钾肥利用率为53.4%,并能够实现土壤速效钾的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9.
群科(80%乙蒜素乳油)防治水稻病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科可提高水稻产量,特别是分两次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使用群科,水稻结实率、千粒重都有增加,增产效果显著,比空白对照每667 m2增加106.6 kg,增产率20.1%,纯效益149.9元。两次施药投产比18∶0并有效防治水稻叶瘟病达89.4%,穗瘟病达87.3%,兼治水稻褐变病达90%,叶鞘腐败病达92.8%。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药剂中对水稻褐变穗相对防效最好的是2%加收米,相对防效61.5%,水稻产量最高,达到664.3kg/667 m2,较对照增产57.4 kg/667 m2,增产率9.5%。  相似文献   

11.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钾肥不同施量对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人钾肥(K20)4.5kg/667m。的处理K1.5获得单产613.6kg/667m2,比K2、K3、Kl、K4、K0处理分别增产了0.1%、0.8%、1.1%、2.6%、2.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颖花数以及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钾肥利用率均较高。试验条件下的适宜施钾量(I(20)为3.0-4.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钾素营养充足,可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和产量。随着氮、磷肥在生产中施用的增加,钾肥已逐渐成为作物产量的最大限制因子。大豆开花后籽粒形成期是大豆氮素积累、产量提高的重要时期,文章对钾肥施用后菜用大豆和普通大豆两者开花后氮素的积累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正常氮磷种肥用量基础上,设置3种施钾处理:不施钾(K0)、种肥施钾120 kg·hm~(-2)(K1)、种肥施钾120 kg·hm~(-2)且在花、荚期喷施30 kg·hm~(-2)叶面钾肥(K2),探究菜用大豆、普通大豆开花后28~56 d内籽粒、叶片、茎中氮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进两种类型大豆植株各部位中氮素积累。同时期内,两种类型大豆在各施肥处理下各部位的氮素积累量均为K2K1K0,大豆植株各部位中相对氮素累积量均为籽粒叶片茎。钾肥施用对提高菜用大豆籽粒氮素含量的效应高于普通大豆,与K0相比,K2处理下菜用大豆、普通大豆籽粒平均氮素含量分别增加了0.19%和0.1%。施用钾肥提高了菜用大豆叶片氮素转移效率,相比K0处理,K1、K2处理分别增加了6.1%、8.2%,而对普通大豆影响不大。钾肥施用显著增加普通大豆茎中氮素积累,但菜用大豆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缓控释肥料施用对鄂北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缓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的差异,以期为鄂北水稻生产中缓控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6.6%~17.3%,施用腐...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北方水稻》2021,51(1):32-34,45
通过试验示范探索拿敌稳对水稻穗期氮肥使用量的调控,综合分析结果:水稻施用拿敌稳免去穗肥(氮素)对水稻产量性状影响不大,而且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水稻抗倒伏能力强.建议在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每次用药量为15 g/667 m2,这样既减少化肥使用量,同时又达到了防治稻瘟病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探求水稻应用"龙灯"系列微肥效果,2010、2011连续两年进行大区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再施入"龙灯"系列微肥,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促进水稻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的形成与积累,提高水稻抗性,降低了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的危害。通过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增加了水稻产量,两年处理较常规对照平均增产、增效7.4%,60.55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用3个不同的硅肥施用量对7个生产上的水稻主栽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生长及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对穗颈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应,但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以施用225 kg/hm2效果最好;施用硅肥防控稻瘟病安全环保,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利用15N示踪技术在温室中研究了无渗漏(长期淹水)和渗漏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氮肥对水稻地上部和根的生长起重要作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土壤的渗漏状况也强烈影响水稻各部分生长及氮肥利用率。长期淹水条件下,水稻的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地上部积累量下降,氮肥利用率为18.66%~35.67%;在渗漏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相对较好,氮肥利用率达42.0%~65.8%。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作为基肥施用15N回收率比追施低。长期淹水条件下氮肥的激发效应为18%,高于渗漏条件下的5.1%。0~80 cm土壤剖面中残留的肥料氮低于总施用量的10%。  相似文献   

18.
秸秆快腐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快腐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了5种不同用量的秸秆快腐剂处理(0、0.1、0.2、0.3和0.4 g/pot)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解数量随快腐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腐解率以0.4 g/pot的处理最大,较不施快腐剂的处理提高13.0%~18.0%。与不施快腐剂处理相比,添加快腐剂处理的水稻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最终产量显著提高1.3%~11.1%,其中以0.2 g/pot的处理表现最好;施用快腐剂可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素积累量较不施快腐剂的处理显著增加,以0.2 g/pot处理增幅最大;施用快腐剂有助于水稻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土壤供肥水平。研究结果对高效利用秸秆资源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索引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对广东省1987-2013年的化肥施用总量,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化肥施用强度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1987年开始,广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农药施用量逐年递增,但增幅各不相同;钾肥和复合肥增长较多;化肥施用强度不断增加,2012年比1987年增长了2.87倍,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 kg/hm2)。广东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发展初期、种植结构调整期和政策调整期,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研究溶磷生物肥料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对土壤、植株磷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溶磷菌液玉米整个生育期磷肥利用率达21.75%~37.98%,植株从土壤吸收磷素养分的效率达10.94%。从植株磷素吸收效率分析,磷肥减量1/3处理与全量磷肥处理吸磷量无明显差异,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植株吸收效率明显降低。溶磷生物肥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示范应用,可使化学磷肥用量减少1/3而产量均有所增加,在吉林省中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增产幅度为8.2%~11.7%,在西部干旱地区幅度为4.1%~8.3%,在东部湿润冷凉区增产幅度为5.6%~13.0%。溶磷生物肥料对不同生态区域的不同土壤类型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