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辽宁省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生产为模式,按照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技术、采收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等制订了《香菇冷棚半熟料袋栽技术规程》。以期为香菇生产者提供标准化生产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冯景刚  邹存兵 《北方园艺》2010,(11):191-192
对辽宁东部山区香菇栽培采取露地栽培、冷棚地栽、冷棚袋栽3种栽培模式,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棚地栽和冷棚袋栽棚内温、湿、光、气等环境因子便于人工调节,其平均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近20%,是当前辽东山区香菇生产的主要模式;在单位面积相同的条件下,香菇冷棚袋栽产值与利润最高,其次是冷棚地栽,并且这二种栽培模式投入与产出比没有明显差异,生产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3.
冷棚半熟料地栽香菇技术,是在地栽香菇技术基础上,经多年不断总结完善而成。其占用土地少,实用面积大,一年投资,多年受益,人工调节温、湿、光、气,当年全部转化,产量高、质量好。实践表明,是北方反季节栽培香菇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冷棚半熟料大墩式香菇栽培模式生产香菇,经过3个栽培周期(3年)的试验研究,与半熟料陆地香菇栽培模式和冷棚半熟料三柱联体香菇栽培模式进行比较,并进行效益分析。结果表明:①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工时;②新模式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成品率高、转色早、出菇早的特点,生物学转化率在95%以上;③新模式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菇农容易掌握,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北地区生料地栽香菇受到科研院所及菇农的广泛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辽、吉、黑三省有不同面积的重复栽培,均取得了成功。打破了该地区香菇熟料、半熟料栽培的格局,对香菇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熟料、半熟料比,生料栽培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优质高产等特点,是地栽香菇发展的方向。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陆地栽培香菇技术于 2 0 0 0年 10月 12日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陆地栽培香菇采用半熟料菇粮兼作的方式 ,生产出香菇个大肉厚、质量好、销路畅通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亩产量 30 0 0~ 4 5 0 0kg ,投产比为 1∶4 ,亩产值 14 0 0 0元 ,是继段木栽培、块栽和袋栽后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温度 地栽香菇主要靠自然温度低温发菌。使用的菌种是中低温品种 ,出菇温度 10~ 2 5℃ ,夏季越夏容易管理 ,产量高。2 栽培季节 东北山区播种期为每年 3月 2 0日至 4月 10日 ,在此基础上尽量突出一个早字。到第二年 …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东北地区生料地栽香菇受到科研院所及菇农的广泛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试验,在辽、吉、黑三省有不同面积的重复栽培,均取得了成功。打破了该地区香菇熟料、半熟料栽培的格局,对香菇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熟料、半熟料比,生料栽培具有成本低廉、方法简单、优质高产等特点,是地栽香菇发展的方向。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方法1.1畦床制作一般要求畦床东西方向,使高棵作物起到遮光作用,保湿、通风效果好,香菇产量高。畦床  相似文献   

8.
我国香菇的主产区南方诸省,由于多年的大规模生产,使以阔叶锯木屑为主的原材料资源日益不足,产地转移势在必行。从中原泌阳大袋栽培花菇的成功,到辽宁露地半熟料栽培的大面积推广;从牡丹江大型木段香菇场的发展和生料地栽技术的突破,及近几年边陲伊春袋栽香菇也取得...  相似文献   

9.
选育出的辽香1号新菌株,完善了北方香菇反季冷棚卧式地栽新模式的操作过程,解决了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辽宁省林业厅主持下,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香菇木屑半熟料开放栽培技术”科研项目,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沈阳市通过省级技术鉴定。林土所的科研人员在辽宁省林业厅、省食用菌专业协会和岫岩、宽甸等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农村,采取所内外科研内容紧密结合的方式,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了“香菇木屑半熟料开放  相似文献   

11.
冯景刚 《食用菌》2004,26(2):20-21
以往地栽香菇是以木屑为主,熟料栽培。因此,消耗大量的林木资源。本试验以玉米芯为主,拌料后不经过蒸料处理,直接进行下地播种。它与木屑熟料地栽方法相比较,生产原料丰富,节省了烧柴,还有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等特点。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此技术是在“半熟料陆地栽培”和“半熟料冷棚陆地栽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栽培模式。因为是半熟料开放式接种,所以要求栽培必须在低温条件下加大菌种量适时早播,扎眼通风、疏散摆放,调控冷棚、适温发菌、二次扎眼、三袋组合、联体转色、浸水出菇。  相似文献   

13.
袋栽香菇的品质缺陷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我国香菇生产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袋栽香菇产品的品质缺陷,提高我国袋栽香菇产品品质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生活服务公司,有塑料大棚400多栋,每栋666.6m2(亩)。大棚具有保温保湿,可人工控制小气候的环境条件,具有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提高质量的优势条件。"生料地栽香菇"成功的因素是选育优良的菌种,充分利用环境条件,采用生料配制,不用高温高压灭菌,直接用生料,开放式接种不污染,成功率达90%,降低成本50%。地栽与菌袋、菌块和菌棒等熟料栽培方式比较,具有省工节资,工艺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并采用塑料大棚夏季培育优质花菇,添补夏季无香菇的空白。l生料地栽选育8911大花香菇菌…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营口市政协组织了由市政协常委、辽宁省果树所干果研究人员参加的"营口市东部山区干果资源调研小组",针对东部山区的生产现状及干果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初步摸清了营口市东部山区干果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龚振杰  潘永明 《食用菌》1996,18(3):21-21
香菇栽培因材料、条件的不同而方法各异。除传统的段木栽培外,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广泛采用熟料、半熟料的袋栽法、棒栽法及块栽法。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笔者在栽培方法上加以改进,经多年的实践与推广,结果表明,露地生料香菇栽培技术适宜林区和农村大面积栽培。该栽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特殊的设备,农村的房前屋后闲散地块、果树行间、绿化林带里都可作为栽培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用该法栽培的香菇个大、肉厚,香味浓郁,单产鲜菇8~10kg/m~2,花菇率30%以上,优质菇率70%以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宝军 《食药用菌》2012,(2):100-101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 297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从335米到1 729米,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4℃。平泉的香菇生产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地栽香菇、架式香菇为主,冬季温室香菇为辅的周年生产模式。所产花菇、光面菇以其优良品质畅销国内外,成为农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山区红地球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地球葡萄原产美国加州,其英文名称为"Red Globe",市场上又叫"红提".该产品于1995年由辽宁省引入天津市北部山区试栽成功,到2001年栽培面积已超过1 000 hm2(公顷).经过6年的引种试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摸索了一套山区红地球葡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香菇的营养价值和生长特性,提出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可行性。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从林地的选择、菌棒制备、栽培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林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地沟菇房袋栽香菇是北方黄土高原室外种香菇一项开发性的新课题,既保证了香菇在风沙大、气候干燥、寒冷北方地区的野外露地栽培成功,又能使香菇袋栽管理比南方更方便,并达到高产优质的要求,它是利用袋栽香菇的方法,将发菌好的菌筒排放到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出菇管理,或将接好菌的栽堵袋堆放在半地下式地沟菇房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法。它是发展北方香菇生产的一条好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