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麻城市五脑山枳椇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设置4块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并采用Poisson分布拟合及χ^2检验等测度方式,对枳椇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聚集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枳椇种群不同龄级植株均呈聚集分布;幼龄植株分布格局强度和种群聚集强度均高于中龄植株;随取样尺度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升高,聚集强度下降,平均拥挤度上升;不同的取样尺度中,幼龄植株、中龄植株和全部种群植株分布格局均未出现分布拐点。  相似文献   

2.
对竹小蜂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虫种群呈普通聚集分布。在较低密度下,其基本成分是面积为4株楠竹大小的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进行化学防治以后,对种群的空间分布型无影响。但因种群密度降低而使种群聚集程度提高。幼虫在竹梢中部的分布显著不同于上部,而与下部无显著差异。在株内取样调查时,以竹梢中部为最佳:进行样地调查时,以双对角线法取样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经典指数对拐棍竹(Fargesia robusta)无性系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了不同龄级分株与其他龄级分株的平均距离,探讨了分株年龄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拐棍竹无性系种群呈聚集分布;②种群的聚集分布的强度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弱;③分株间的平均距离随龄级差距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保护和恢复漳河源自然保护区铁坚油杉天然种群,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方法,运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Cassie指标,Lloyd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DavidMoore的丛生指标,Morisita扩散型指数对个铁坚油杉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6m~2,25m~2和50m~2面积上,S1样地呈均匀分布,S2和S3样地呈Poisson分布;3个样地种群聚集强度随取样面积增大而上升。S1的分布格局可能与人为环境干扰有关;4m×4m尺度上Poisson分布最为明显。种群的保护与恢复,应注重聚集强度最大的取样尺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种群空间格局分布概念及研究历史概况,在不同阶段采用的各种方法。归纳了种群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根据取样的不同分为样方法和距离法,通过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空间格局分布研究在林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种群属性之一。昆虫的种群是由个体组成的,由于种和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种群内个体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即种群空间分布型。不同种的昆虫其空间分布型不同,而且同一种的不同虫态及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分布型也有差异。研究昆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不论在生态学理论上及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了解某昆虫的生态学特性,从而提高取样技术及试验设计的精确程度,它是资料代换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测定松毛虫越冬幼虫期和蛹期种群属于聚集分布型.蛹期调查取样以“Z”字形,越冬幼虫期取样以双对角线为最佳,并根据1wao提出的取样公式,制定了最佳抽样数参数表.  相似文献   

8.
采用"巢式取样法",对分布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的冷箭竹无性系种群进行了取样技术的研究,取样面积从0.01 m2扩大到25.00 m2,测定指标包括种群密度、调查时间、竹林以下各层植物盖度和1.00 m2样方内各龄级竹子的基径和高度。经对不同取样面积内3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种群密度呈递降趋势,调查时间逐渐延长,各层植物盖度变化幅度较小;综合考虑认为,1.00m2是冷箭竹无性系种群的最佳取样面积。同时,比较了"全样方"植株与随机抽取10株多年生竹的生长发育指数(基径和高度)的差异性,两种取样数量的方法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验证了过去线路监测过程中竹子取样面积和调查数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种群空间格局分布概念及研究历史概况,在不同阶段采用的各种方法.归纳了种群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根据取样的不同分为样方法和距离法,通过分析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空间格局分布研究在林业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松突圆蚧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虫的空间分布型是昆虫种群属性之一,也是昆虫生态学的内容。探明昆虫的空间分布型,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种群分布的信息,揭示种群的空间结构及分布形式,为确定抽样技术、取样数量和分析提供依据,对生态学理论和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为探索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分布特点,我们于1987~1988年,对广东省惠  相似文献   

11.
对云杉顶芽瘿蚊在云杉林树冠上垂直高度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吸引,种群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将其运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在检测树木受害程度和防治质量以及虫情监测时,可只抽取样枝。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黑蚱蝉出土若虫蜕壳多在叶背;卵粒聚集基本在1个产卵段,香柚产卵枝长度变异大而直径变异小;丘岗腰部柚园,产卵枝密度大、变异系数大。黑蚱蝉成虫和产卵枝在柚园的分布型为核心分布,是由于种群聚集性或与环境异质性共同作用引起的;分布基本成分均是个体群,个体群聚集分布随着种群密度提高呈线性增加,并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大田调查,当平均密度〈5只(枝)/株时,取样10~30株,当平均密度〉5只(枝)/株时,取样5~10株。  相似文献   

13.
磴口县沙冬青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沙冬青的株高和冠幅进行分级,研究磴口县3个沙冬青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次指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Cassie指数1/K、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7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动态,考察沙冬青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冬青种群结构有差异,但都呈现衰退趋势.不同生境的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聚集强度不同,聚集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样地2在25和100 m2的范围内集群分布, 样地3在150 m2范围内集群分布, 样地1在7个取样面积下,均成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为:幼龄和老龄植株均成随机分布,中龄植株呈聚集分布.环境是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虫情监测是森林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直接观测虫情,常因树木高大而难以实现。对我国林业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已有较理想的模型,通过对林间落粪的调查来估计幼虫数。由于低密度虫情监测尤为困难,而用落粪作间接观测的价值就随之增加,林间一定时段内的落粪是幼虫种群在该时段内活动的结果,其分布则是该时段内种群分布的综合反映。可以设想,落粪分布与种群分布间存在一定关系。对落粪的调查取样,应建立在了解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为此,研究了低密度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及落粪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分布在西藏色季拉山的急尖长苞冷杉为研究对象,设置30m×30m样地15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从高度结构、基径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分析了急尖长苞冷杉的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高度结构、基径结构和年龄结构均表现为反"J"型,相关性也较明显,基径与年龄的关系为y=13.5640x0.7078(R2=0.9144);总体上,幼苗的后备储量特别大、死亡率也较高,但补充率大于死亡率,种群表现为稳定发展型。在不同尺度下,不同龄级(发育阶段)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分布格局有差异。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各龄级植株的分布格局由聚集趋向均匀分布,聚集强度减弱,同一取样尺度下,龄级越大,聚集强度也越弱。研究结果可为该资源的管理及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种群波动及谱分析理论为基础,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境梭梭种群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梭梭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接近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前期较高,后期相对较小,出现2~4次死亡高峰期.谱分析结果显示梭梭种群自然更新过程是通过不同径级的株数分布波动来表现的,种群波动不仅有大周期,而且呈现2个以上的小周期;梭梭种群的基波主要受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多地受环境条件的左右,这与沙漠地区水分等非生物性因素制约有关.不同生境下的谱分析推绎显示,小尺度变化较大,大尺度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相对较好的环境条件下,梭梭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可在较小的取样面积实现稳定(即样地面积为4 400~5 600 m2),在相对较差的环境条件下需要较大的取样面积才能实现稳定(即样地面积为4 400~9 200 m2).因此,在进行谱分析时,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确定取样面积,才能分析最佳尺度的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卷毛蚧的空间分布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茶林内日本卷毛蚧母蚧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日本卷毛蚧在油茶林内,在叶片和枝条上,在上、中、下层叶片上的种群均呈聚集分布。今将其应用到序贯抽样技术中,并计算出最适抽样数,找出最佳取样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纵坑切梢小蠹越冬成虫种群在树干根际分布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对各样地和不同方位的聚集指标测定、幂指数测定和平均拥挤度(m )与均数(x)的回归检验,证明越冬成虫种群属聚集分布。应用对角线、"Z"字型、五点式、棋盘式、平行线式5种取样方法比较,以"Z"字型和棋盘式抽样效果比较好。同时提出不同虫口密度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对野外鳄蜥种群数量的调查主要使用样线法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更好地估算鳄蜥的种群数量,本研究在2016年7月25日至31日使用去除取样法对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保护区内鱼散冲的1.9 km的样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鱼散冲的鳄蜥种群数量为101只,种群密度为53只/km。鳄蜥由于其特殊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适合于采用去除取样法调查其种群数量和密度。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取样的基础上,利用若干聚集度指标法、频次分布卡方检验法对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在落叶松种子园内,松瘿小卷蛾幼虫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种群扩散为聚集扩散。在序贯抽样中应用Iwao的序贯抽样公式确定了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