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付为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2):96-98
通过对镇江滨江堤岸不同类型生态混凝土工程实施3年植被的群落调查,利用生物多样等系列指标,评价不同设计方案的植被效应。结果发现,在半球状、格状和仿石状三类生态混泥土中分别栽种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三叶草(Oxalis rubra)、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四种植物,3年后,尽管黑麦草和高羊茅消失,但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且以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区域内最好,其中,物种丰度为1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04,生物量为1023.5 g/m2,盖度为97.8%,因而群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未进行植被栽培的生态混凝土区域内,尽管有一些本地种侵入,但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极低,群落脆弱。因此,在镇江滨江堤岸护坡工程中,选用半球状生态混凝土并栽培和三叶草的方案最佳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生态混凝土指的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性,能够适应生物生长,对调节生态平衡、美化环境景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生态混凝土用于生态护坡,是以工程加固和植被护坡结合的方式,对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绿化混凝土在南汇区河道生态护坡试中的试验情况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的介绍,并对河道绿化混凝土生态护坡设计中需要注意与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态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的水土保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避免雨季大量的雨水冲刷下的土壤流失.本文主要探究了生态护坡技术在高速公路的水土保持中的价值以及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也在进行迅猛发展,为了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开展水利生态水土保持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护坡设计进来,其不但具备传统护坡的所有功能,还将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融合了进来,可以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全面实现.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利生态水土保持中的生态护坡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生态护坡的内涵、特征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护坡对自然及人类生活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从稳定性、生态性、技术性和护坡栽种植物选择等方面,探讨设计生态护坡的原则和要点,展望此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黑河流域下游天然植被生态及需水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遥感资料分析了黑河下游天然植被生态变化,提出了依据由生态适宜性理论建立的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结合遥感技术进行的生态分区和植物生理需水的现场实验数据的天然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计算了黑河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得出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水槽试验,系统的研究了在5种流量、3种植被组合和3种覆盖密度情况下的坡面流的水力参数、水力因子间的关系和阻力规律.结果表明,坡面流一般为湍流,植被的存在增强了坡面流的湍流强度.平均流速与单宽流量幂函数相关,且拟合结果良好.柔性植被对流速的减缓作用大于刚性植被.柔性植被坡面和刚性植被坡面的阻力系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加呈幂... 相似文献
12.
镇江滨江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镇江滨江湿地特征、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该地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即以芦苇为主,芦、草、禽、鱼生态模式,以林木为主,林-水生作物-渔复合型模式,以开发“三山”风景区为主的观光生态旅游模式,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并达到取得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山区河道生态防洪堤关键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区河道的特点,探讨修筑生态防洪堤时的堤线布置、堤型选择、渗流及渗透稳定、河岸边坡整体稳定安全如何与堤防护岸的生态性有机结合等关键问题,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修筑的生态防洪堤典型结构设计方案,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为流域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方法】采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结合干旱强度指数DSI,分析新疆孔雀河流域2000-2016年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时空变化特征,幵计算了丌同干、湿状况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结果】①研究区内天然植被生长季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为7.575 7×10^8 m^3,天然草地需水量大于天然林地需水量。②从时间上看,2000-2016年天然植被生长季生态需水总量以2006年为分界点整体上呈现出上升-下降波动趋势;在生长季内变化特征上,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8月,占植被主要生长季全部需水量的69.64%;从空间上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绿洲区的农区外围及河流中、上游两侧。③丌同干、湿状况下,天然林、草地单位面积生态需水量均表现为:正常年>湿润年>轻度干旱年>极度干旱年,天然植被生态需水总量呈现:极度干旱年>正常年>轻度干旱年>湿润年。【结论】丌同干湿条件下天然植被生态需水存在差异,气候因子和天然植被面积的变化是导致生态需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项水工程都和生态密切相关,水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1950s以来,黑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蓄、引水工程一方面调节黑河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适应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蒸发、渗漏损失,对中、下游水资源的自然分配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水工程与环境的思考,提出了对黑河流域水开发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我国干旱牧区草地植被分类及分布情况,采用退化程度、植被盖度、产草量3个指标综合评价干旱牧区草原植被生态现状.以鄂尔多斯高原的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区进行的试验为例,研究了干旱牧区地下水埋深与天然草地植被生长状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大小;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天然植被的盖度、密度、种群丰富度等出现递减的趋势;在植被适宜地下水埋深附近,植被生长发育相对良好,出现频率和盖度高;天然植被的最适宜地下水埋深是2.0~4.0m. 相似文献
18.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概述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国内外的设计经验,总结了在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时应遵循整体优化、尺度、遗留地保护、异质性与多样性、结构与功能人本化、地域化等原则,归纳了在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中还存在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开发模式照搬、公共空间不连续、护岸设计单一化、亲水空间设计落后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目前城市滨水区开发作一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