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木耳在吉林人工栽培已有多年,但在生产过程中,多习用大径木做耳材。在产量上,周期平均每立方米的单产仅有5kg左右。为了充分利用林区的小径木(枝丫梢头),达到节省、合理利用木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于1983~1987年在松花湖实验林场用小径木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取得了周期平均每立方米耳木产量达11.5kg的高产。经过近几年在吉林地区推广,获得了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人工栽培在吉林已有多年,但在生产过程中,多用大径木做耳材。在产量上,周期平均每立方米的单产仅有5kg左右。严重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收益和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为了充分利用林区的小径木(枝丫梢头),达到节省木材,合理利用木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于1983—1987年在松花湖实验林场用小径木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取得了周期平均每立方米耳木产量达11.5kg的高产。经过近几年在全地区推广,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小径术做耳材,它的特点是,投资少、产量高、出耳早、产量集中在当年和2年生、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管理方便、能节省大量木材。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生产技术适于北方引种的食用菌1.黑木耳分利用木段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菌种不能通用。利用木段栽培黑木耳,管理粗放,经济效益高。适宜作耳材的树种有柞木、槭木(色木类)、楸子、桦木等,“二九”~“四九”天采伐的耳材最好。利用袋料栽培黑木耳,是以木屑或...  相似文献   

4.
所谓黑木耳木塞菌种,指的是利用截成一定长度的阔叶枝条制做的黑木耳栽培种.将木塞菌种直接打入耳段种穴内,既可作菌种,又可当作穴盖. 目前,我省林区黑木耳段木生产仍然采用传统的木屑菌种栽培形式,不仅工序繁锁,而且劳动强度大.近年来,伴随着森林资源的危机,木屑来源紧张,耳段穴盖难  相似文献   

5.
前言本耳在辽东山区栽培历史较长,但生产中习惯用大径木(指长1.0m以上、小头直径10.0cm以上的木段)做木耳,平均每立方米产耳10斤左右。为了节省木材,充分利用林区资源(梢头枝丫),探讨利用小径木(即长为1.0—1.2m,小头直径为4—8cm的木段)取代大径本的培育技术,和提高单位  相似文献   

6.
利用梢头枝丫栽培黑木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林禁伐后,利用抚育间伐所生产的梢头枝丫、大柴小杆等做耳木,栽培黑木耳,尤其是4~6cm的枝丫梢头,效果最好。树种以千斤榆、胡桃楸为主,其次是柞木。大柴可增收1049.55元/m^3,提高效益6.17倍。可增加林区就业人员,是特别适合林区自营经济的项目。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主产方法,随着木材资源的逐渐减少,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科大地栽培黑木耳已成为主要方式。为了促进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事业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林区、农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以及应广大黑木耳栽培者的要求,现将我研究所多年来黑木耳栽培的技术,奉献给广大黑木耳栽培者,仅供参考。 1 栽培材料的选择及栽培场地的选择 1.1 选择优良的黑木耳品种 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品种的选择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应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耳根小,易开片,耳片正反面明显,背面有耳筋,耐高温的中、晚生品种。经…  相似文献   

8.
现在黑木耳的人工栽植分为段木栽培与袋料栽培,段木栽培的黑木耳接近自然,同时段木栽培黑木耳也使林木采伐后的枝桠、梢头得到高效的利用,是顺应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同时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一条致富门路。在传统的黑木耳段木栽培基础上,通过科研人员对比试验,对传统的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流程中的耳木选择、菌种的选择、播种时间、接种的消毒、起堆发菌、排场、起架、采收等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完善,旨在为黑木耳段木栽培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灵芝栽培在我省东部林区迅速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尤其为林场职工的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短木段栽培灵芝的技术日臻完善.但不小栽培者对灵芝生产工艺流程中埋段这一环节存在歧意。有的欲采取墙式栽培方法,有的欲采取割口不脱袋埋段,认为不脱袋易保持水分。笔者通过实践证买,只有脱袋覆土栽培是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区除了木耳生产外,还有多品种的其它菇类成了多种经营的主要项目.由85年春开始,经过三年平菇与黑木耳木段栽培的产值比较,发现平菇比黑木耳木段栽培平均产值高.1986年春接种,长1.5米,径级18厘米,弯曲度特大的一根段木,1987年秋,一次采菇28市斤,按当地湿菇售价六角计,合人民币16.8元;同样材长、径级,种黑耳最佳的千金榆(半拉子)树种第二年达不到这样高的产值.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栽培以往一直采用木段式生产方式,随着木材资源的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代用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黑木耳生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的不完善,以及黑木耳生产者对该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所以生产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新的栽培户问题更多,这些问题直接  相似文献   

1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是以发好袋装的三级菌种为栽培基础,直接摆在农田地面上或林下,在袋上划口、打眼,进行人为培养和管理,从袋上直接长出木耳的一种栽培方法。改变了林区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这项新技术拓宽了黑木耳的栽培原料和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有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经过林区职工群众多年的实践证明: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是脱贫解困,节约林木资源,适宜林区发展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木耳丰产栽培技术20a研究和实践,总结黑木耳丰产的3个关键问题是:菌种,耳木边材量,技术管理,优质菌种比劣质菌种可提高产量87.1%,边材量多的耳木比少的提高产量62.9%,所以必须选择优质菌种和边材量多的耳木,昌黑木耳丰产的保证,主要是发好菌,使菌种定植在耳木中,再经干湿交替管理,以保证优质菌种和耳木边材发挥最大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段木黑木耳以其口感独特、耳片脆嫩、营养物质含量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木材采伐量减少,尤其是天然次生林采伐量极为有限,木段栽培黑木耳的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山区有限的耳木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大幅度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使辽宁东部山区每立方米耳木产量由原来的不足10kg提高到20kg多,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是黑龙江省的品牌产品,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由于长期进行段木栽培,耳木资源已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栽培的需求。多年来,国内许多地方曾进行了大量的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研究,但存在几个关键问题:①黑木耳子实体丛生,产品重量差;②是出一批后培养基易酸化腐烂,效益欠佳;③菌糠处理不当造成环境公害,影响周年生产。为了解决黑木耳代料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使代料栽培黑木耳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经多年观察,就模式及管理技术方面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要求,结合黑龙江省地区气温变化规律,一年可分两季栽培收…  相似文献   

16.
单片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单片黑木耳栽培的耳木选择与准备、栽培场地的选设、菌种选用、播种时间以及黑木耳栽培后的管理、采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旨在为单片黑木耳产业化栽培与集约化经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省鄂西北山区段木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数量不断扩大,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杂菌易在这些菇木、耳木上发生,给菇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段木上的杂菌发生特点影响段木栽培的杂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由于菇场在山地、林地、荫棚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对黑木耳菌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黑木耳丰产的关键是如何利用优良高产的菌种,使其充分利用耳木中的有效营养成分,提高产耳量;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深度,减少人为对耳木中有效营养成份的浪费;提高黑木耳生产的管理技术,降低杂菌对耳木的感染率,减少环境对耳木中营养成份的浪费。通过一个提高,两个减少来保证黑木耳生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1耳木上常见的杂菌1.1牛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此菌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1.2金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子实体的基部贴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黑色表面形似干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在阴湿多雨天最易发生。1.3黑疗是危害壳斗科…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近年来在我省林区已经大面积种植,依靠黑木耳创收致富,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活跃林区经济,对于克服林业目前的危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总有一部分已经定植的木耳段仅少量出耳,或一部分木段因未能适时定植而干枯。这部分木材资源如果不能有效的补植和定植,则造成浪费很大。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1994年春季,对已定植1年、出耳率仅达20×10~(-2)的木耳段进行了菌种补植。另外我场一名职工对采伐后干枯1年以上的木段于1992年春进行了菌种定植,经3年的经营获得了木耳丰收。现将木耳段的补植和干段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干木段定植补植的可行性 黑木耳就其营养方式来说有基腐生性的特殊的要求,它生长在死亡了的树木和植物体上,分解吸收养分,缺乏侵害活植物机体的能力。在木段含水量35×10~(-2)~40×10~(-2),空气湿度60×10~(-2)~70×10~(-2),温度24℃~30℃,pH值4~7,光照在3000勒克斯等基本条件下,子实体即能正常生长。因此,从理论上说,在干木段上进行黑木耳的菌种定补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