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造林绿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林业已成为桂阳县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个体造林成为农村造林绿化的生力军。 据统计,目前该县有个体造林户46000余户,个体营林面积达到1.05万公顷,其中造林67公顷以上的经营户达263户,面积3400公顷。个体造林户主要产生于三个时期,一是1984-1988年,全县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阶段,有6.7公顷以上的造林大户(包括联户)达138个,其造林资金主要来源于林业贴息贷款;二是灭荒、全面绿化时期,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允许山地转让、承包、租赁,此期,有6.7公顷以上造林大…  相似文献   

2.
容器苗在补植造林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确保日本落叶松项目造林当年造成林活率达到95%以上,开展了运用容器苗进行当年造林,在当年雨季进行补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容器苗补植造林,可使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96%以上,形成的林分林相整齐,林木生长速度加快,提前1年郁闭,节省造林投资195元/hm^2。  相似文献   

3.
2010年,河北省滦平县在京承公路沿线栽植了8000亩地的常绿乔木油松和侧柏,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如此高的面积核实率和造林成活率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投资额度比较高。每亩油松(大苗)投资5000元,每亩侧柏(大苗)投资4500元。二是造林方式得当。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拨款60%;第二年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再拨款20%;第i年造林保存率在95%以上,拨付余款。三是管理严格。  相似文献   

4.
柚木壮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柚木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技术。采用日晒夜浸法处理种子以及先进的育苗造林技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育苗期缩短100d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该技术对柚木的育苗造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秃杉不同苗龄造林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但由于其1年生苗较小,各夺在引种中一般都采用2年生苗造林,效果不十分理论,经试验采用苗高15cm以上,地径0.25cm以上的1年生苗造林,只要造林时认真、细致,第6年后就与2年生苗造林生长效果相仿。1年生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育苗和造林成本低的特点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柴苗低温冷藏后造林可将造林时间延长3~4个月。避开沙区春季风大干旱时期,提高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避开鼠兔危害盛期,提高到年保苗率(达80%以上)。解决了春季造林因劳力缺、时间紧的矛盾,打破了杨柴夏季不能植苗造林的常规。  相似文献   

7.
1容器苗造林的优势1.1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内的水分不易散失,能够形成单株生长的小环境,而且在苗木起运、栽植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栽植后不用缓苗,抗性强,生长健壮,成活率高。在干旱年份,一般能保持70%以上的成活率。正常年份,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邓集杰 《湖南林业》2006,(11):19-19
近几年来,洞口县营造马尾松7000公顷,广泛采用切根育苗的苗木,造林成活率95%以上,保存率85%以上,比常规马尾松育苗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9.
桂阳县在今春造林中,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投入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个大户达40余户。有制林业,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个体私营造林2266.7公顷,占造林总面积的90%以上,造林13.3公顷以上的大户达40余户。桂阳县个体造林主要方式有3种:一是家庭承包造林。原县铅锌锰矿工人黎富增在十字乡横塘村租山10.67公顷营造马尾松林,全家吃住在山上,全力搞造林,在当地传为佳话。光明乡茶潦村雷新麈耗资2万余元租山造林13.3公顷;二是联户合股造林。城郊乡官溪村颜金华等6个大户共造林106…  相似文献   

10.
塔头墩别缝造林的现实意义与可行性王启东,徐恩长(大石头林业局)目前,各林业企业在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和绿化祖国大地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造林方式,有采伐迹地造林,水湿地筑台造林等,以上各种方式的造林收到了不可估量的效果。塔头墩别缝造林,是我们于1966年在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云南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NAP)”的科技推广后所取得的成效。为了增加项目造林的科技含量,项目一启动就重视科技成果的推广,前后推广了省内外重要科技成果6项,对主要造林树种建立了试验林、示范林、环境保护监测样地,以及配套的科学管理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使项目造林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造林任务64275.81hm2(96.4万亩),为协议任务面积的146.1%,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由于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造林水平,使“NAP”项目在省内工程造林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晚松进行营养袋育苗和带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营养袋育苗并带袋上山造林,初植成活率和年终保存率均在90%以上,造林后第2年高生长量在20cm以上,1~2次分枝数多,抗干旱能力强,其优点明显大于裸根苗造林,该育苗造林技术宜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的低山丘陵地区和农田防护林工程中推广应用,这将对加速荒山绿化后的补植及改善农田防护林树种结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质山区阳坡辽东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栎喜光,耐干旱,其适生环境与油松大致相同,能与油松形成稳定的松栎混交林,为探讨这一良好的混交树种的造林技术,在太行石质山区阳坡油松幼林地,进行了辽东栎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坡播种造林成苗率低于30%,3年生幼枝年均高生长2.5~4cm,通过预整地,选用壮苗,栽植穴覆膜等措施,可取得较好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幼树新梢高生长亦在12cm以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少雨多干风,10年有9年春季干旱,土壤含水量较少,因此植树成活率较低,甚至有的造林失败,直接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林业生产的发展。近两年将以往春季造林改为秋季或冬季造林,并认真抓好苗木出圃到栽植中间环节的保湿工作。通过采取以上几项措施,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实现了一次造林成功,调动了造林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沙区乔灌混交造林新法文/苏文辉万俊生针对沙区造林缺水、缺肥、风大、温度高、干旱的问题,采用乔灌混交造林新法,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三年后的保存率达90%以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1、乔灌混交方法。株行距2×3米,乔灌排列为西方向和北方向所构...  相似文献   

16.
桂林市营造林质量,现状近几年来,桂林市营造林总体质量和成效是比较好的,主要表现在:造林成活率较高,造林面积比较实在。近几年来,自治区复查面积核实率达95.1%以上,核实面积合格率达94.8%以上、保存率达90%以上。笔实地调查的桉树、杨树、杉树、香椿、毛竹、杜仲、槐树等成活率、保存率都较高;普遍开展抚育管护工作。自治区复查结果显示,近几年的造林抚育率、管护率均达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979—1995年河南省在9市32县完成飞播造林作业面积438600hm2,其中宜播面积340800hm2,保存幼林及成苗面积187267hm2,通过补播补造,形成相对集中规模在20000hm2以上的飞播幼林2片、6700hm2以上的10片、670hm2以上的50片。文章总结了飞播造林经验,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为今后飞播造林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1966年以来,江阴南闸镇采用母竹和实生竹苗造林106.67hm^2。其中采用母竹造林的己满投产,最大毛竹粗43.33cm,毛竹的粗和高比实生竹苗造林的大40.00-107.69%。采用实生竹苗造林虽然立竹数多,但立竹细且矮,绝大多数不能抽产。实生竹产笋量虽多,但笋较小味偏苦。采用母竹造林,每公顷可产粗20cm以上的竹6000支以上,竹笋净收益达2190元。而实生竹苗造林仅产粗16.67cm以下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矿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矿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1~3年生的木麻黄生长量均达到该地区的速生丰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沙柳在山东的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了沙柳的扦插繁育和植苗造林试验。观测沙柳扦插成活率、造林后沙柳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结果表明:沙柳在试验区范围内扦插成活率80%以上;生长发育期比原产地显著延长;植苗造林成活率在86%以上,造林后植株受立地条件的限制,植株生长发育表现差异,但树体均生长发育正常,且部分性状优于原产地。沙柳可以作为生态经济树种在山东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