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限制饲养能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技术,而母鸡有成期的限饲尤其重要,能否培育出优良的后备种鸡关系着鸡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成绩。由于限饲技术复杂,有时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现以艾维茵父母代种鸡为例,就母鸡在有成期的注意事项谈几点看法。1适时开始限饲管理手册规定第三周龄开始限饲。但是,由于遗传育种的进展,肉鸡增重速度的提高,肉种鸡限饲时间需提前,每日限词已越来越普遍地在7~8日龄开始。根据经验,第二周每日最多采食5~6小时,否则鸡会超重。2限饲方法限饲方法有限质法、限量法和限时…  相似文献   

2.
限制饲养在现代养鸡业中已被广泛应用,是肉种鸡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对提高肉种鸡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减少腿部疾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限制饲养的方法。限制饲养是通过人为控制鸡的日粮的营养水平、采食量和采食时间等,达到控制肉种鸡的生长迅速和沉积脂肪能力强的生长特性,使之具有合适的开产体重和适时的开产日龄。具体方法如下: 1.限时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肉种鸡的采食时间来控制采食量,从而达到控制体重和性成熟的目标。一般有每日限饲法、隔日限饲法和一周停  相似文献   

3.
黄羽种鸡限制饲养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天有  秦操  赵恒章 《中国家禽》2005,27(13):42-44
黄羽种鸡的限制饲养技术,是通过限制鸡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控制鸡的生长速度,使鸡的体重、体格按照品种标准要求生长发育,适时达到性成熟而开始产蛋的一项先进技术。实践证明,经过限饲的黄羽种鸡群,均匀度好,开产整齐、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高,产蛋持续时间长。同时,施行限饲技术还可节约大约10%-15%的饲料,降低种鸡腹脂的含量,减少产蛋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4.
肉用种鸡在饲养过程中要采取一些限饲方式,目的是使整个鸡群每个个体体重保持一致,达到发育同步,使种鸡更好地发挥生产性能。一 限制饲喂的目的 1 控制生长速度,体重符合标准要求 肉种鸡最大的特点是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沉积脂肪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石凯  邓俊良 《中国家禽》2012,34(11):55-56
肉种鸡与蛋鸡相比具有采食速度快,采食量大,消化快,吸收好,沉积脂肪能力强,体重增长快等特点。它与肉仔鸡相比,需要控制生长速度,限制体内脂肪沉积,提高其运动及繁殖系统的生长与发育[1]。限饲是一种近年来饲养种鸡的新技术,适当的限饲可以使开产后高峰产蛋率提前,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的限制饲养是关系到肉种鸡生产性能最关键的因素,生产中如何限饲呢”?笔者总结了10余年的生产经验,在此,愿与同行交流学习.1 几种限饲方法的优缺点(1)每日限饲:即对鸡每日的饲喂量加以限制,此法对鸡的饥饿应激最小,但对鸡的分群和饲喂要求很严格.(2)隔日限饲法,即把两天的饲料量1次喂给,此法对鸡的应激很大,喂料日能量转化  相似文献   

7.
限制饲养,是肉用种鸡生长阶段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实施的结果如何,会直接影响整个肉用种鸡群饲养工作的成效。我们曾采用过“隔日限饲法”、“每日一次给料限饲法”,其效果均不令人满意。因而,筛选、采用最佳的限饲方法,便成为我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1988年,我们在东北农学院迟继我教授的捐导下,分析了在限饲期间鸡死亡的原因,并针对以往限饲方法的弊端,设计了本试验,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限制饲养叶海涛(兰州华陇家禽育种公司730060)目前肉鸡业不断发展。但各地肉种鸡饲养技术水平及生产成绩差距较大,远没有达到相应的品种要求。这里面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绝大多数场户是对贯穿于肉种鸡饲养一生的限饲技术掌握不好、运用不当,...  相似文献   

9.
(一)体重的控制由于AA肉种鸡生长速度很快,如果任其自由采食而不加以限制,肉种鸡将会沉积较多脂肪,使其体重过大,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还会引起肉种鸡产蛋率、种蛋合格率、种蛋受精率的多重下降,死亡率、淘汰率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必须对肉种鸡实行限制饲养,来适当控制其体重。1.限制饲养方式。限制饲养主要有限量、限质和限时3种方式,其中以每日限饲、限量不限质为最  相似文献   

10.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差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永明 《中国家禽》1999,21(11):25-25
1 1日龄雏鸡的质量差如果雏鸡是由不同周龄且种鸡周龄相差很大的几批种蛋孵化而来,那么均匀度开始时必定很差。可以采取补救措施,将个体小的鸡只分群,加强饲养。雏鸡最好是用同一批种鸡所产的蛋或周龄相近种鸡的种蛋孵化而来。2环境温度不当不仅要求室温,还要求水温、垫料的温度适宜。3限饲不当为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控制种鸡的体重和体型。通常第1周自由乐食,母鸡从第2周开始限饲,一般采用4/3法限饲,即喂4d停3d,但不能连续停饲2d;公鸡的体重达到Ikg以后,才能限饲;采用4/3法限饲直到17周,17~20周可采用5/2法限饲,即喂5d…  相似文献   

11.
肉用种鸡生长速度快,采食量大,沉积脂肪能力强,故不能任其自由采食,必须实行限制饲养,限饲养目的是控制种鸡体重,使其符合标准要求;延缓种鸡性成熟期,使母鸡适时开产,提高种用价值.限制饲养可使种鸡腹部脂肪沉积量减少20%~30%,提高产蛋期存活率,并可节省10%~15%的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饲养肉用种鸡的过程中,普遍应用限制饲喂技术,生产中往往对鸡群的管理重视不够,而导致限饲效果不佳,现对鸡群管理应注意事项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 1、限饲前应将体重较小,体格较弱的鸡移出或淘汰。因为这些鸡受不了限饲应激,还会影响饲料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肉用种鸡生长期的限制饲养苏一军(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早在1937年就有人发现,限制向用型鸡育成期的饲料摄人量,会延迟性成熟,并使初产蛋增大。到60年代才有报告,起初是对产蛋鸡进行限饲,喂以中等能量水平日粮,自由采食。继之采用喂低赖氨酸、...  相似文献   

14.
草鸡育成期种鸡一般指为 8~ 2 0周龄。其生理特点是骨架基本长成 ,逐步向体成熟和性成熟接近。为保障鸡群的正常开产和获得高产 ,必须保持适当的体况和养分蓄积及生殖系统的适时成熟。1 限制饲养和均匀度控制 为控制育成鸡的体重和防止性早熟及体内脂肪的沉积 ,必须采取限饲技术。注意日粮配合和适宜的饲喂方式。草鸡种鸡育成期日粮的代谢能一般应保持在 1 1 .50 MJ/ kg,粗蛋白为 1 5%左右。草鸡具有因饥饿而互啄、打斗的特性 ,为减少种鸡的残次或死亡 ,在限量的基础上饲料中可配合更多的米糠、青草等成分以增加饱感。限饲应从育成期开…  相似文献   

15.
1限饲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稳步增长、体重符合标准要求、鸡体重均匀度和体况均匀度高,在25周前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并达到高产、稳产,保持较高的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提高入孵率、健雏率。争取每套种鸡生产健康雏140只以上,这样的鸡群证明限饲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汕头地区的养鸡业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几年来,鸡苗供应有时缺口较大。所以,原有种禽场纷纷扩大规模,许多个体饲养户也自行留种或引种,办起种鸡场。但由于肉鸡与种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存在较大差异,以至部分或相当部分厂场种鸡生产性能未能达标,如何充分发挥母鸡的生产潜能,提高种苗质量,本人认为种鸡育成期间限制饲养是关键性技术。 限制饲养对提高肉用种鸡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消耗,保证种鸡利用价值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制定限饲计划,应根据不同品种,结合当地的季节气候特点,考虑本场的实际情况。以前,我们对这一点认识不够,以…  相似文献   

17.
赵洁 《中国家禽》2006,28(8):25-27
肉种鸡的饲喂技术是根据肉种鸡生长发育特点和生产需要而决定的,结合肉种鸡的限饲,贯穿肉种鸡饲养的全程,对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肉种鸡死亡率和淘汰率,降低饲料消耗,全面提高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肉种鸡品种生产性能每提高一步,或者说品种每更新换代一次,其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就更新完善一次。现将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中有一定新意、技术变化较快较大、易被忽视的几项饲喂技术介绍如下,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因生长过快出现的一系列健康和繁殖问题,肉种鸡必须从早期开始限饲.限饲方案包括定量限饲和定性限饲.定量限饲可以改善肉种鸡的繁殖和健康问题,但同时会使其产生饥饿感和挫败感,出现如啄癖、过度饮水、踱步等应激性反应.理论上,定性限饲可通过增加肉种鸡采食时间和胃肠道饱感,减少这些异常反应,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具体原因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各种限饲方案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家禽限制饲养早在第十五届世界养禽代表大会[1]上便被提到议程,多年来限饲技术的发展主要偏重于以下几个方面:通过限饲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以提高繁殖性能来研究限饲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限饲对肉鸡腹水症及死亡率的影响,限饲对肉鸡  相似文献   

20.
不同限喂方法对肉用种鸡育成期体重均匀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隔日限喂、每日限喂、“周五·二”限喂三种不同限时饲喂方法,观察对AA父母代肉用种鸡(6—17周龄)体重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隔日限喂的肉种鸡体重均匀度最好,趋于标准均匀度,而每日限和“周五·二”限喂的体重均匀度差距较大。三种限时饲喂方法,其体重均匀度差距较大,分别是80%、59.5%和60.0%。可见,对6—17周肉种鸡而言,隔日限饲法不失为理想限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