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缓释丸是一种用缓释剂和需要投入的药物组成的圆柱型体积较大的并完整直接投入牛、羊、骆驼等反刍家畜的瘤胃内,不能咬碎,由于体积大,重量大,采用常用药物灌服方法是不法投入的,并长时间存留并缓慢释放的一种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缓释丸投药器,经过6年时间,我们研究开发了形态各异,作用相同,结构不同的金属枪式投药器,经过在我旗三个苏木镇的三个嘎查的四个牧户的1500只羊、120头牛、12峰骆驼中试验性投服,效果理想,得到了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牧民的认可。该项目是阿拉善左科技计划项目,从2005年开始实施,组成科技攻关小组,经过图纸的设计,专家的论证,试生产,投服试用,不断改进,再投服试用等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山羊脱毛症的病羊投服微量元素缓释丸,进行防制试验,结果表明:投服矿物质缓释丸对山羊脱毛症具有较好的防制效果.应用微量元素缓释丸,可使血清中微量元素和生化指标含量在投服后60d时达到最高值,并在投服后180d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效期超过了6个月.  相似文献   

3.
黄牛与牦牛投服微量元素缓释丸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40头黄牛和20头牦牛,投服自制的Se,Cu和Co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研究了元素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投服缓释丸后第60d体内Se,Cu和Co含量明显升高(P〈0.01),元素之间未出现明显的拮抗作用。经过全血和被毛元素含量的动态分析,该缓释丸能使牛体内Se,Cu和Co适宜水平至少维持1a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兽药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缓释、控释制剂均属于长效制剂,前者药物在体内先快后慢地缓慢释放,常为一级过程;后者是控制释药速度,一般是恒速的零级或近零级过程.因此,缓释、控释制剂具有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刺激反应轻,疗效持久安全等特点.近年来,这类制剂在我国兽药研究中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不仅在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控释疫苗方面出现了新的势头. 1 化学药物缓释、控释剂的应用研究 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制备缓释、控释剂的方法也不相同.一般性质相对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条件要求也不高,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1.1 微量元素缓释剂 微量元素缓释丸的研究为牛、羊Se、Cu、Co等的缺乏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1].以硒、氧化铜、氧化钴为原料,以铁为基质,按不同比例制成三种缓释丸,该缓释丸能滞留于瘤胃中缓慢释放微量元素.在黄牛、牦牛体内代谢动力学分析及全血和被毛元素含量动态分析发现,投服该缓释丸后60 d体内Se、Cu和Co含量明显升高(P<0.01),元素间未出现明显拮抗作用,而且能使牛体内Se、Cu和Co含量适宜水平至少维持1年以上,三种缓释丸之间元素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在绵羊体内试验也证明,在投服缓释丸后1月左右即引起全血、被毛中三元素含量显著增加,360 d后,全血、被毛及脏器微量元素分析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根据环湖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现状,1月用阿维菌素按0.2 mg/kg.BW剂量投服2次驱杀内外寄生虫的基础上,4月初每羊投服1粒芬苯哒唑控释丸或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既可以驱除冬季感染的部分虫体,又预防了春季以后羊2次遭受寄生虫的重复感染,有效期达3个月以上,虫卵减少率达93%以上,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芬苯哒唑控释丸投药后4~5月虫卵下降率达100%,6月份虫卵下降93.82%,7~9月份分别下降64.74%、64.16%和64.02%;对照组6月份出现肺线虫幼虫,试验组8月份出现。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投药后4~5月份虫卵下降率为100%;90 d下降97.28%。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黄花棘豆中毒绵羊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6只绵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天按体重10 g/kg饲喂黄花棘豆,同时3个试验组羊分别投服1丸、2丸、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照组不投服。结果表明:对照组绵羊在试验16~21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分别在试验33~48 d、62~66 d、50~72 d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所有试验羊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与试验前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血液常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缓释丸对绵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微量元素缓释丸投服在绵羊的瘤胃内,让其缓慢释放。结果表明,投服缓释丸后1个月即可使动物全血和被毛硒(Se),铜(Cu)和钴(Co)含量明显升高(P<K0.01),达到动物适宜的水平,投服后12个月全血,被毛Se,Cu和Co的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育成绵羊增重效果显著,并在春乏枯草季节明显减轻绵羊春乏,显著提高母畜的繁殖性能;绵羊白肌病和摆腰病发病率由10%-15%下降为2%以内,提高母畜繁殖率和幼畜成活率10%以上。  相似文献   

8.
猫简易食管投药器徐玉成(河南省信阳县兽医院,464194)为了便于治疗,笔者使用一些手头现有器具,做成一种猫食管投药器。经过临床应用,使用安全可靠。制做方法该投药器是由导管、开口器和气球组成,导管系废弃一次性输液管制成,分漏斗部和管部,总长82cm。...  相似文献   

9.
"疯草灵"解毒缓释丸预防绵羊黄花棘豆中毒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8只绵羊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按10 g/kg饲喂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antha鲜草,同时试验组投服疯草灵解毒缓释丸3丸,对照组不投服,以探索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试验第16-21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试验组在试验第50-72天出现黄花棘豆中毒症状;实验室结果为2组羊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尿素氮(BUN)含量比试验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表明投服3丸疯草灵解毒缓释丸对绵羊黄花棘豆中毒具有预防作用,但还不能完全防止黄花棘豆对绵羊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双峰驼微量元素补充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驼 40 峰,随机均分为 4 组:Ⅰ组投服 Se Cu Co 复合微量元素缓释丸,Ⅱ组口服硫酸铜并肌肉注射亚硒酸钠,Ⅲ组口服硫酸铜,Ⅳ组对照。全血及被毛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血、毛 Se 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Px)活性极显著升高 ( P < 001); Ⅰ、Ⅱ、Ⅲ组血、毛 Cu 含量和血清铜蓝蛋白( C P)及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含量均显著升高 ( P < 001, P < 005)。据此认为,给双峰驼投服 Se Cu  Co 微量元素缓释丸与口服硫酸铜并肌注亚硒酸钠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择24000只蛋用雏鸡,分4组进行田间免疫试验,每组设50只雏鸡作为对照,所肴雏鸡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在20日龄肌注鸡ND—IB二联苗时,试验组雏鸡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丸/只,对照组免疫时不投丸,分别在投丸前、投丸后15d和30d呆血测定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和IBD抗体阳性率。结果投丸前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及IBD抗体阳性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投丸后15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1和1.3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30d雏鸡血清中ND、IB抗体水平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1.2和1.2个滴度,IBD抗体阳性率提高10%,差异显著(P〈0.05)。分别减少鸡发病率和死亡率6.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表明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鸡的免疫力,增强蛋鸡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抗体水平,延长疫苗免疫保护期,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养殖技术顾问》2001,(4):36-37
猪有时会害某些普通病,如消化不良、便秘症、代谢疾病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此时,投服某些药物或补水或补给某些营养物质,是一种既有显著疗效,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投药方法没有解决,常常不能很顺利地投药,有时甚至发生误咽而造成死亡。笔者多年来采用下列方法投药,不但疗效显著,而且从未发生过误咽事件。由于本法简单易行,费用不多,很容易掌握使用。……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缓释丸对萨福克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前1个月,把体况接近的40只萨福克母羊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将微量元素缓释丸投喂于试验组羊的瘤胃内,让其缓慢释放。结果表明,投服缓释丸后37d,试验组羊被毛和血清中锌(Zn)、锰(Mn)、硒(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羊所产的羔羊45日龄时被毛和血清中锌(Zn)、锰(Mn)、硒(Se)含量也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羔羊(P<0.05)。试验表明:该缓释丸对提高萨福克羊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将100只14日龄健康肉杂仔鸡随机分成A、B、C、D、E 5个试验组,每组20只鸡,A、B、C、D 4组为试验组,E组为对照组。A、B、C 3组试验鸡每只分别投服批号为0308、0312、0402的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1粒,进行有效药物释放量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物投服后日均磨损量20d前为6.2~6.7 mg,30 d前为6.0~6.3 mg,日均药物有效释放量为2.40~2.52 mg,经方差分析,批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在有效剂量之间,药物的有效释放期均在30 d以上。D组试验鸡每只投服缓释复方免疫增强剂3粒,进行有效药物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仔鸡投服后食、饮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与对照组鸡相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从而说明该缓释制剂在鸡体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西北各省很多山区牧羊 ,受胃肠道蠕虫腹泻病危害严重 ,其平均死亡率达 1 0 %以上。目前推广高效低毒、广谱驱虫药阿苯达唑是固体片剂。投服该药要一个人抓羊固定羊和扳开羊嘴 ,另一个人将药片投入口腔。因口腔舌的中部隆起与上腭相靠 ,挡住药片进入咽部 ,停留在口腔中部 ,无法吞服而被吐掉 ,其投药吞服率只能达 30 %左右 ,形成大量的药品抛撒浪费 ,又无法保证驱虫防疫效果。使用 5 0年代产的投药枪 ,因头端粗大 ,插入口腔困难 ,速度也很慢 ,大群羊投药均不适用。为了解决上述难题 ,笔者发明了一种片剂投药器。其构造是塑料制成为圆柱体 ,由…  相似文献   

16.
直筒开口器     
1 研制目的牛的前胃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主要以投服整肠健胃剂为主.投胃管有二种方法:(1)鼻腔内股入,因牛的鼻腔狭窄,鼻道弯曲度大,投入困难,刺激鼻黏膜易出血可误投气管.(2)口腔投入,使用开口器是前提,目前药械市场上的开口器"横向方形内径"的开口器,使用时往往容易损伤口腔黏膜,无法压制舌根,使舌根上翘,堵塞咽喉,投胃管时有阻力,使胃管在口腔中打卷或误投气管中.  相似文献   

17.
不同驱虫药物对奶牛消化道线虫和吸虫驱除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应用两种不同药物对舍饲奶牛消化道寄生的线虫和吸虫进行了驱除试验,1组奶牛投服丙硫苯咪唑,2组奶牛投服一次净打虫星。结果投药后第5天,1组奶牛的消化道线虫和吸虫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和78.1%,2组的减少率分别为90.9%和87.2%;投药后第10天,1组奶牛的减少率分别为100%和18.8%,2组奶牛的减少率分别为72.7%和17.0%。从而说明,丙硫苯咪唑与一次净打虫星对奶牛消化道吸虫的驱除效果不显著,对驱除线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某场有产蛋已五个月的“星杂579”种鸡一群,计2550只,其中母鸡2410只,公鸡140只。虽然鸡群精神状况尚好,采食、饮水等活动正常,但有少数鸡呼吸道发出“呼噜”声。经观察和听辨,怀疑是呼吸道感染所致。于是投喂四环素等药物,效果不佳。后又改用磺胺二甲嘧啶,但为预防中毒,同时投喂等量的碳酸氢钠,并将两者混合研成粉末,拌料投喂,连续三天,投药浓度为0.67%。投药前一天,产蛋数为1470枚,投药后的翌日产蛋数为1230枚。因当时认为  相似文献   

19.
家畜营养缓释弹丸的研制及其在家畜瘤胃中的降解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几缓释试剂加上几种赋形剂和微量矿物元素,按不同的处方进行合理配方,在弹丸模具中通过磨碎、混合、霁压等工艺成型为家畜营养缓释弹丸。将此弹丸每2枚分为一组,共分8组,分别称重后,经瘤胃瘘管投服给8只供试羊只,并且左右其降解的2.8,15,30,45,60,75和90d分别收集被降解后弹丸,置于65℃干烘箱内烘2h,室温放置12h后逐个称重;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将弹丸投服给另外6只供试羊只,分别在投饲后第60d和第90d时各屠宰3只供试羊收集弹丸。结果表明:家畜营养缓释弹丸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率分别为0.97%,5.29%,16.17%,31.63%,34.26%,41.47%,43.76%和49.73%;采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在第60d、第90d屠宰时弹丸重量分别为 15.98克和13.80克。  相似文献   

20.
家畜营养缓释弹丸的研制及其在家畜瘤胃中的降解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几种缓释试剂加上几种赋形剂,按不同的处方进行合理配方,在弹丸模具中通过磨碎,混合,挤压等工艺成型为家畜营养缓释弹丸。将此弹丸每2枚分为一组,共分8组,分别称重后,经瘤胃瘘管投服给8只供试羊只,并且在其降职 解的第2,8,15,30,45,60,75和90天分别收集被降解后弹丸,置于65℃干烘箱内烘2h,室温放置12h后逐个称重;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将弹丸投服给另外6只供试羊只,分别在投饲后第60天和第90天时各屠宰3只供试羊收集弹丸。结果表明;家畜营养缓释玻璃弹丸在羊瘤胃中的降解率分别为0.97%,12.9%,16.17%,31.63%,34.26%,41.47%,43.76%和49.73%;采用直接投服的方法,在第60天,第90天屠宰时弹丸重量分别为15.98g和13.80g,且弹丸形状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