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为了争取桑树病虫防治的主动权,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减少化学防治的盲目性和负效应,降低桑叶和蚕茧成本。为此四川省丝绸公司在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桑园建立了桑树病虫中心测报站。从1993年起,每年坚持发出病虫测报7~13期,直接送至全省各桑树病虫测报站,各蚕茧主产县,各蚕种场,以便及时指导桑病虫防治工作。过去这一工作主要是张建强老师负责,近两年来我接触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0,(3):36-36
2010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病虫防控工作会议暨江浙两省桑树病虫防治研讨会于201-年3月29日至31日在浙江省义鸟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江苏省蚕桑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江、浙两省重点市、县桑树病虫测报员等共计70人。苏州大学浦冠勤教授、中国农科院蚕研所吴福安研究员、江苏省植保站张芳高级农艺师分别作斜纹夜蛾抗药性产生原因与防治对策、桑树害虫防控统计原理和江苏桑树病虫防治工作与存在问题的专题讲座,江、浙两省重点县(市)桑病虫测报员就桑树病虫发生与防控技术进行了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3.
李晋南 《北方蚕业》2003,24(2):51-52
桑保工作是蚕桑生产的重要一环.吴江是江苏省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现有5300hm2桑园,年生产蚕茧6500t.1990年建立桑病虫测报站以来,建立和健全了桑树病虫害测报网络,提高了预测报水平,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展开,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生.但由于茧丝绸行情频繁波动,桑病虫为害对蚕茧产质量的制约程度越来越大,桑保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把桑保工作向深层次、高质量推进是我们当前及今后需要着重思考与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1990年8月6~9日,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在富顺县召开了“全省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座谈会”,各蚕茧生产地(市)、县和西南农业大学、省蚕研所、省蚕丝校、省气象局的专家、教授及有关同志计4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交流了桑树病虫防治工作的经验,对当前主要病虫发生、发展、危害的规律进行了学术探讨。我省危害严重的主要桑虫有桑(?)蚊、桑象虫、桑螟、金龟子等;出现的桑病有断稍病、黑枯性细菌病等。损失率一般在15%以上(局部范围内高达50~100%),会上除讨论研究了当前病虫的有效防治措施外,与会代表一致提出建  相似文献   

5.
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是准确、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前提。1979年以来,我省在重点蚕区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专业桑树病虫测报站。为稳定发展我省蚕桑生产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就我省桑树病虫测报的进展状况作一简略的回顾,并就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一、桑树病虫测报站的建立及其现状我省自1979年开始在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下,首先在重点蚕区的海宁、桐乡、海盐三县建立了桑树病虫测保站;1980~82年省  相似文献   

6.
张芳 《江苏蚕业》2009,31(2):45-45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江苏省农林厅植保站于2009年6月17日~20日在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联合举办了桑树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全省共有32个市、县(市、区)84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省农林厅蚕桑处胡建副处长作了蚕桑生产态势与工作思考的报告。省植保站朱叶芹副站长对我省桑树病虫测报工作提出“四化”的长远目标和“四个一”的近期要求,即测报技术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一名专门负责桑树病虫害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一盏虫情测报灯、一块系统调查田和一篇测报技术总结。南京农业大学翟保平教授作了“害虫预测预报原理与方法培训”;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王建新研究员作了“暴发性桑病虫灾害预警与防治技术探讨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吴福安研究员作了“桑园用药技术规范及桑园用药研究进展报告”;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浦冠勤教授、谢立群副教授分别作了“桑疫病及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桑螟调查与预测讲座”;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蔡国祥副教授作了桑瘿蚊预测预报及防治研究进展的讲座。省植保站于淦军研究员作了“农药使用与管理基础知识的讲座”。这次培训是全省蚕桑系统十多年来首次组织的桑树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认真听老师专家讲课,虚心向专家请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次培训将对江苏省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为进一步了解近年来江苏省桑树病虫害发生为害和防治情况,以及各市县桑病虫测报站的工作情况,从2003年7月下旬到11月上旬对全省主要蚕茧产区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先后到徐州市、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南通市、苏州市、镇江市、无锡市、扬州市、泰州市等10市,邳州、睢宁、新沂,洪泽、金湖、泗阳、宿豫、射阳、东台、大丰,海安、通州、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修水县2007年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并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防治方法和用药等方面分析了发病原因。通过采取准确预测预报、实行联防联治、推广专用农药、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控制了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建议今后要加强测报体系建设,以确保桑树病虫测报与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徐州市桑保工作在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联防联治和“四统一分”的办法,采取常规测报与突击查报相结合的做法,加大宣传力度,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达到了测报准确,防治适时,防效显著的目的,控制了主要病虫的蔓延与为害,为促进我市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桑病虫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桑树虫害主要为桑象虫、桑橙瘿蚊、鳞翅目害虫、微体昆虫(红蜘蛛和桑蓟马)和灰蜗牛等几大类。病害主要为桑疫病、拟干枯病和黄化型萎缩病等几种。1·1桑树虫害发生的情况1·1·1桑象虫…  相似文献   

10.
吴华  周晨曦 《江苏蚕业》1998,20(3):51-52
<正>我市对桑保工作坚持16年测报至今未间断,掌握了对桑树危害较重的桑橙瘿蚊、黄化型萎缩病、鳞翅目、鞘翅目、微体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摸索了棉蚜虫、棉大造桥虫、斜纹夜蛾等农业害虫对桑树的危害规律与防治方法.开展联防联治,制定了我市主要桑树病虫规范防治模式,为及时防治病虫害,控制危害程度,夺取蚕茧优质丰产起了一定作用.但近几年由于受茧丝绸市场疲软的冲击,桑园面积急剧减少,桑保工作已陷入困境,急需解决.现笔者就我市目前桑保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与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1.
15年来我省桑树病虫防治工作的进展浙江省农业厅周金钱桑树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1979年以来,我省逐步加强了桑树病虫防治基础建设;积极开展了桑病虫防治技术的研究,有效地控制了桑树病虫为害;进行了防治药剂的筛选与开发。先后获得了...  相似文献   

12.
桑树植保是保证桑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自1979年开始浙江省组建桑树病虫测报防治体系,历经起步创建、创新发展、改革探索3个阶段。30年来浙江蚕区建立起了较为完善、覆盖全省80%桑园面积的测报防治网络,取得了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一批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专业论文,编著出版了《桑树害虫的系统预测及其方法》、《家蚕农药中毒图谱》等书籍,从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中培养造就了一批桑树植保专业高级人才,为浙江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桑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蚕桑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桑园病虫害防治方法推行"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但对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一直没有很好的执行和新的突破.文章对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病虫害识别技术、病虫害相关数据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新型测报工具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分析,可为桑树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郑勇  孔昭守  周云 《蚕桑通报》2007,38(3):39-41
近年来,江都市桑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运行质态优良,一直未发生灾害性病虫为害,为蚕桑生产稳定发展和蚕农增养增收提供了物质保障,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桑病虫测报网络.探索出一套桑病虫规范化防治措施:调查积累了我市桑病虫的种类、分布、消长、防治等方面较为详实的资料,为我市桑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的高效、规范化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桑病虫测报与防治是一项基础性季节性较强的工作,没有健全的测报队伍就不能提供准确的病虫信息;没有精准测报资料,就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四川省丝绸公司蚕茧生产部和四川省蚕桑学会栽桑学组,于1986年12月19日至22日在阆中县共同召开了《提高桑树综合经济效益》的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省丝绸公司、西南农业大学、省蚕桑研究所、省蚕丝学校和各地、市、州,重点县的丝绸公司、农业局、蚕种场、病虫测报站的代表共35个单位,65人。会议收到论文15篇。会议中,还考察了阆中县因  相似文献   

16.
家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是养蚕的原料基础。桑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质量和价格的高低。其中桑树病虫的危害是造成桑叶产、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在秋季尤为明显。而泰州市桑病虫防治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1.重化学防治,轻农业防治;2.重短效防治、轻长效防  相似文献   

17.
桑病虫测报工作是蚕桑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是蚕业防减灾的重要内容,也是养蚕丰产增收的前提。近几年来,由于县、乡机构改革及市场行情的冲击等原因,淮安市桑病虫测报队伍面临着线断、网破、人散等新问题,给桑病虫测报和防治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笔者针对当前淮安市桑病虫测报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省是全国的古老蚕区,桑树栽培历史久远,病虫害种类多,分布广.为了较为详细地了解全省桑树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情况,为制订桑树病虫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从1989年开始组织了全省主要蚕桑产区县开展了桑树病虫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调查方法根据各蚕区蚕桑生产比重,选择具代表性的市县开展调查.一、桑病虫种类、分布调查  相似文献   

19.
桑树病虫害综防规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由于农村生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病虫的防治很难协调,加上近年来养蚕布局的经常调整,生态平衡不断改变,形成桑园病虫种类多,发生频繁,病虫经常暴发成灾,也常出现一些突发性病虫害,造成桑叶大减产,蚕病大发生,严重影响蚕茧产质量。病虫种类繁多,发生情况这么复杂,农民无章可循,一般只能依靠农药,见病虫就治,花工多,成本高,防效差。多年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病虫防治是个生态问题,需要从蚕桑生产全局出发,运用必要的协调防治手段,对桑树病虫发生危害的损失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 我们的研究原则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中心,突出指标防治,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和桑树自身的补偿能力,达到最佳的防治效益。要求综防技术在确保先进性的同时,简便易操作,并提出在优化、简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技术路线是:开发和引进科研成果,进行综合,淘汰次要技术,注入新的技术进行简化、优化,应用预防系统(健身控害栽培及其农业防治措施、保护利用天敌等)和调节系统(调整关键防治时间,确立关键防治措施,放宽化防指标,调整农药结构和使用量,根据养蚕布局执行农药安全间隔  相似文献   

20.
张碧霞  王亮 《蚕桑通报》2004,35(3):22-24
嵊州市的蚕桑发展,是和抓桑树病虫害的防治是分不开的. 1桑保工作的主要成绩 20世纪50年代,嵊州市开展了大面积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60年代,在桑病虫害普查时发现,菱纹叶蝉为传播桑萎缩型萎缩病的主要媒介虫害,从而在大面积更换改造老品种嵊县青的同时,发动蚕农联合捕杀菱纹叶蝉,为有效控制萎缩病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在完善桑保预测预报的基础上,规范了桑树病虫害具体防治措施,有效地把桑病虫害控制在一较小的范围内;80年代,组织进行了测报防治,把桑病虫防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桑保网络、组建测报队伍,积极开展桑粗皮病防治;90年代初,进行了又一次桑病虫害普查,全市查明了桑树病害15种,虫害27种,调查摸清了主要桑树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和消长规律,为制订桑病虫害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了依据.桑保所取得的成绩,为嵊州市蚕桑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