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厚才 《海洋渔业》1986,8(1):19-19
<正> 鱼类对饵料的摄食有广食性与狭食性。食性有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以及寄生性等几类。很多鱼类有贪食期、厌食期和绝食期之分。贪食期主要在产卵或越冬后不久,鱼类在贪食期对饵料一般是不大挑剔的。在厌食期鱼类很少摄食,而在绝食期鱼类一般是不摄食的。所以,贪食期的鱼类是钓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  相似文献   

2.
80:20池塘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其中收获时产量的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类,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服务性鱼类,如滤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组成的。由此看来,80:20池塘养鱼除要求经济且营养全面的高质量颗粒饲料外,投喂技术也是关键。 每天或每次投饵提供给鱼最适的饲料量,是健康鱼类吃食至停止摄食的总量(饱食点)的90%,即饱食度为90%。投饵数量较少(如饱食度为80%左右),结果会产生较好的饲料转换,但鱼的生长较差。投饵数量过多(如饱食度接…  相似文献   

3.
不同食性鱼肠道壁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淡水养殖池中的4种不同食性鱼———乌鳢、鲢、鳊、鲫的肠道壁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同种鱼,不论是好氧菌还是厌氧菌,前肠壁分布一般比中肠壁和后肠壁少;同一肠段,都是厌氧菌总数远大于好氧菌总数,一般相差2~3个数量级。不同鱼之间,肠壁的好氧菌总数差别比厌氧菌总数差别大得多;厌氧菌中的乳酸球菌和双歧杆菌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4种鱼肠道壁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双歧杆菌分布的规律是:肉食性的乌鳢>杂食性和广食性的鲫>食浮游植物为主的鲢>草食性的鳊,即鱼类肠道壁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双歧杆菌随着从草食性向肉食性发展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鱼体内汞的残留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19991年,对松花江鱼体内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鱼类肌肉中汞含量的顺序为:底层鱼>上层鱼;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此外,分析比较了东北地区不同水体鱼体汞含量情况;显示松花江鱼体内汞的含量比其它水体鱼体含汞量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00,297(8)
鱼类投喂除注意水温的变化,水中溶氧量的高低,目投喂量要适宜,以及定时定位外,还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1)要注意选择鱼喜欢摄食的饲料投喂,对于一般性鱼类来说,不论硬颗粒饲料或软颗粒饲料都能摄食。但对某些种类,如鳗鱼、甲鱼以及其它的一些肉食性鱼类,它们不喜欢援食硬颗粒饲料,而只喜欢摄食湿饲料(面团状)。所以饲料的配制和投喂应根据鱼的食性特点而定,才能取得较好效果。(2)加工或选购没喂的颗粒饲料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如果投喂的颗粒饲料粒径大小。长度与鱼的口径不相符合,会影响饲料摄食率。投喂的饲料若…  相似文献   

6.
南沙岛礁周围水域主要鱼类食物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南沙岛礁周围水域收集了43种主要鱼类,共940个胃含物,根据对它们的食性分析,并依其食料生物的生态类群以及消化器官特点,一般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兼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兼游泳动物食性等5种食性类型。根据食物网中各营养级的相互关系,初步划分为4个营养级,即初级生产者(海洋植物)、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低级肉食性动物和中级肉食性动物、高级肉食性动物。并根据这些营养级的划分,南沙岛礁周围水域43种主要鱼类可分低级肉食性鱼类,中级肉性鱼类和高级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比为28105。灰裸顶鲷是南沙岛礁周围水域三重剌网举足轻重的捕捞对象,从食物网的观点出发,应加强灰裸顶鲷幼鱼期敌害鱼和其竞食者的捕捞,为低级肉食性经济鱼类除害,灰裸顶鲷就有可能增加资源量。  相似文献   

7.
肉食性鱼类的糖代谢——以南方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世建 《水利渔业》2007,27(4):109-111
肉食性鱼类的糖营养和代谢研究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以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南方鲇为实验对象,系统研究了糖种类和添加量对鱼体摄食、消化、排泄、代谢和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对于肉食性鱼类同化的食物糖类不能很好转化为脂肪和糖原储存,也不能大量为机体提供代谢能量,但肉食性鱼类可能采取增加代谢耗能的方式消除吸收的非必需糖类,而底物循环为机体增加代谢耗能的基本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鱼类和所有动物一样,维持生命的能源和建造自身的原料,均取自食物。在鱼类幼小时期,其消化器官尚未特化,一般是吞食水中细微动植物;当鱼体长大,则形成各种各样的食性。鱼类的食性,是长期以来,“种”的形成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而产生的一种特性。不同的食性,与其生活习性、消化系统的构造密切相关。按照摄取食物的性质不同,可以将鱼类食性划分为四个营养类型: 一、草食性:摄取植物性食物。即以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水草)或低等的藻类为食的鱼类。如草鱼、长春鳊等鱼类,除摄食水草外,还喜食许多陆生旱草及瓜、菜叶片  相似文献   

9.
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性及营养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食性从饵料组成、摄食强度、食性类型和营养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的饵料生物种类数多,组成复杂,选择范围较广,水域差异较大。其空胃率为7.59%,最高饱满指数为188.55‰,平均为24.6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摄食强度的季节差异和体长组差异都极显著。棘头梅童鱼食谱较宽,主要摄食糠虾类、磷虾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兼食鱼类和长尾类等游泳动物,属浮游生物食性鱼类。通过计算其生境宽度为2.250,营养级为3.282级,属次级消费层的低级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0.
漠斑牙鲆幼鱼和成鱼对温度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度对鱼类养殖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鱼类的繁殖和发育,也影响生长速度。漠斑牙鲆属水生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生活水域的温度变化而变化,而水温变化会直接影响鱼的代谢水平,从而影响摄食和生长,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死亡。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鱼的摄食量增加,生长加速;而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会出现摄食量减少、行动迟缓、生长变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渤海主要生物种间关系及食物网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根据1992年-1993年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大面定点底拖网试捕的渔获物,对渤海27种鱼类和10种虾蟹类的3801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与10年前渤海鱼类的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小黄鱼和白姑鱼等主要捕食鱼类胃含物中鱼的比例较10年前明显增加,鱼类的食性类型无明显变化。渤海低级肉食性鱼类的营养级由1982-1983年的平均2.4上升为2.5,中、高级肉食性鱼类的营养级分别由原来的平均3.2和3.8降为2.8和3.3。渤海主要鱼类之间饵料重叠系数大于0.6的占15%。鱼为渤海多数中、高级肉食性鱼类的主要摄食对象。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食性与鱼类消化酶分泌及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关系,通过比较分析滇池高背鲫(Carassius au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鳜(Siniperca chuatsi)和昆明裂腹鱼(Shizothorax grahami)4种不同食性鱼类鱼体近似成分、血液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鳜的全鱼水分显著低于其他鱼类,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鱼类;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AI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等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受食性影响显著;鳜肠道蛋白酶显著高于草鱼,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草鱼;鱼类肠道形态(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与食性相关,如鳜肠道微绒毛分支较多,结构复杂。肠道结构的复杂性加大了食糜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促进了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综上所述,食性与鱼类消化酶活性及肠道组织形态相适应,通过分析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有助于界定鱼类食性,改进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15.
澳洲宝石鱼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重比较法分析澳洲宝石鱼肝胰脏、肠道、胃组织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肌肉的营养成份。结果表明,宝石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7.87%,脂肪含量为8.05%,糖类含量为3.21%,灰分含量为2.83%,水分含量为70.29%。说明宝石鱼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种。三种消化酶活力分布不同,淀粉酶、蛋白酶比活力大小均为:肠道>胃>肝胰脏,且三者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胃蛋白酶活力(pH3.0)最高;脂肪酶比活力在胃、肠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极明显高于肝胰脏(P<0.01)。三种消化酶在同一消化器官内的活性,肝胰脏、肠道和胃均表现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A/P比值均小于1。表明澳洲宝石鱼为肉食性或偏肉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16.
鱼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20~30℃),其温度越高 ,摄食量越大 ,生长增重速度越快。6~9月 ,水温正处于25~30℃之间 ,是鱼类大量摄食 ,迅速生长的旺期 ,在此期间 ,采取什么措施促进鱼类生长增重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呢?1加强投饵施肥草食性鱼类必须供给数量足、质量优的饵料。日均投食量 :草料约为鱼体重的20%~30%,精料约占吃食鱼总体重的3 %~5%。滤食性鱼类应采取“三看施肥法”适时施加追肥 ,即“看天施肥、看水施肥、看鱼施肥”。天气好多施 ,阴雨天少施或不施 ;水质瘦多施 ,水质肥少施 ;鱼类吃食旺多施 ,鱼类吃食…  相似文献   

17.
渤海小黄鱼摄食习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根据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4个航次渤海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K-W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8~218 mm体长范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摄食习性及其随体长、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黄鱼摄食随海域和年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渤海小黄鱼摄食的饵料有40余种,主要以鱼类、虾类和浮游动物为食,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aema)、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a)、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渤海小黄鱼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中,春季的摄食强度最低,夏季和秋季的摄食强度都较高,不同的是夏季摄食率更高,而秋季的摄食量更高。随着体长的增大,渤海小黄鱼的摄食策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摄食强度分析,在体长较小时,胃饱满指数低,小黄鱼通过高摄食率来提高摄食强度;随着体长的增加,通过高胃饱满指数来提高摄食强度。从摄食的饵料个体分析,小黄鱼采取了随着体长增加摄食饵料个数减少,饵料个体增大的摄食策略。从摄食的饵料组成分析,小黄鱼随着体长增加发生了显著的食性转换现象:体长小于60 mm属浮游动物食性;体长60~99 mm时,属混合动物食性;体长100~119 mm时,属虾食性;体长超过120 mm,包括了虾/鱼食性和鱼食性。小黄鱼摄食的时空变化与环境中优势饵料生物的数量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七星鲈为广温、广盐近海洋线海中的下层鱼类,适宜在成淡水中养殖。该鱼肉嫩味美,有“淡水石斑”之称。市场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显著。此鱼类为强肉食性,为了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养殖,避免投喂冰鲜、活鱼而导致养殖水环境污染,根据省科技厅的试验项目安排,我们对七星鲈的食性从摄食鲜活鱼人工驯化至摄食膨化浮性饲料并养至商品鱼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以能实现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9.
很多名贵肉食性鱼类已逐渐被开发为养殖新品种 ,但由于其鲜活饲料供应困难 ,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受到限制 ,而采用人工饲料进行投喂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是这些名优鱼类进行集约化养殖之前必须进行有效的食性驯化 ,使之由原先摄食鲜活饲料转向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才便于大规模养殖。但在驯化转食过程中 ,若方法不当 ,不仅苗种成活率不能保证 ,还会导致个体大小参差不齐 ,甚至诱发同类相残现象 ,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本文对鱼类的食性驯化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以期为养殖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1驯食环境对食性驯化的影响驯食环境可分为室内水…  相似文献   

20.
1鱼正在发病,引起鱼类摄食饵料量减少 如鲫鱼内孢子虫病、草鱼三病、斑点叉尾(鲴)出血病、肠炎等发病时,鱼的摄食量显著减少.当草鱼种、鲫鱼有大量车轮虫寄生时会发生在饵料台前打转狂游的现象,导致摄食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