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刚利  王启瑞  郑哲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62-11463,11466
[目的]探讨缘蝽亚科棘缘蝽属、黑缘蝽属、瘤缘蝽属、缘蝽属和同缘蝽属10种昆虫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秦巴山区缘蝽亚科10种缘蝽的EST同工酶。[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缘蝽亚科5属不同属间差异要大于属内各种间差异,同缘蝽属与其他4属亲缘关系较远,与巨缘蝽亚科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该亚科10个种EST同工酶谱带清晰、多态性强、稳定性好,适用于缘蝽亚科昆虫鉴别和物种系统发育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及Cytb基因序列变异情况,建议将同缘蝽属从缘蝽亚科划入巨缘蝽亚科。  相似文献   

2.
对甘肃省庆阳市大豆点蜂缘蝽的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点蜂缘蝽危害因地域和品种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全市受害减产率为6.3%,其中西峰区最为严重,减产率为10.3%,环县最轻,减产率为1.4%;大豆品种冀豆17受危害最重,减产率为11.0%,中黄39危害最轻,减产率为1.2%。同时,剖析了庆阳市点蜂缘蝽危害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点蜂缘蝽的防治建议,旨在为庆阳市大豆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桶型诱捕器;小麦是点蜂缘蝽重要的春季寄主,4月中旬为高发期;大豆和玉米田高发期集中在7—8月。小麦、玉米、大豆上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均与其生活史保持一致。山东不同区域点蜂缘蝽动态差异不显著,同一区域不同年份间也无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及时有效防治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缘蝽总科精巢形态、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差异,为半翅目的细胞分类学发展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显微形态解剖法和染色体制片法,分析了缘蝽总科4种昆虫黄边迷缘蝽Myrmus lateralis Hsioa,1964、褐伊缘蝽Rhopalus sapporensis(Matsumura,1905)、稻棘缘蝽Cletus punctiger(Dallas,1852)和斑背安缘蝽An-oplocnemis binotata Distant,1918的精巢和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及精子形态的差异。【结果】减数分裂各期缘蝽总科3亚科间和4属种间精巢在腹腔中的位置无明显差异,但其排列方式、形状、大小、颜色及输精管粗细均具明显差异,精巢大小与个体大小成反比。各亚科、属种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行为相似,但形态不同。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排列方式具有亚科、属种间差异性。缘蝽总科昆虫单倍染色体数为n(♂)=7(5A+m+XO),均具有典型"O"型交叉。褐伊缘蝽和稻棘缘蝽具有B染色体。精子形态相似,但弯曲度大小在亚科间、属种间有差异。【结论】缘蝽总科精巢形态、减数分裂各期染色体形态可作为缘蝽总科的科、亚科、属种间的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5.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中防治点蜂缘蝽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蝽亚科昆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秦岭火地塘的蝽亚科斑须蝽、绿蝽、红尾碧蝽和陕西翠华山的斑须蝽为材料,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垂直板法比较分析其酯酶(EST)同工酶。[结果]不同地域的斑须蝽的EST同工酶酶谱存在一定差异,且地理位置相距越远,差异越大,但地域间差异小于种间差异。同一亚科的3种昆虫的酶带数量、活性及分区、特征带的位置均存在较大差异,都有各自的特征酶谱,说明种间差异明显存在。聚类分析表明,绿蝽和斑须蝽的亲缘关系较近,和红尾碧蝽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可以运用于蝽科昆虫的鉴别和各物种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对馆藏2003—2011年采集于江苏省的缘蝽总科昆虫标本的鉴定,整理出38种缘蝽总科昆虫名录;其中,异稻缘蝽Leptocorisa varicornis(Fabricius,1803)、宽棘缘蝽Cletus schmidtiKiritshenko,1916、禾棘缘蝽Cletus graminisHsiaoetZheng,1964三种为江苏新纪录种。还记录了江苏省38种缘蝽的中文名,学名,异名,别名以及江苏省和全国、全球的分布情况。简述了3个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8.
瘤缘蝽Acanthocoris casber (hinnaeus)属半翅目缘蝽科缘蝽亚科,俗称“打屁虫”,是都匀地区辣椒上的重要害虫。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辣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辣椒瘤缘蝽为害日渐严重,若不及时防治,常可造成辣椒严重减少,产量和质量下降,对辣椒产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正> 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属半翅目缘蝽科,别名辣椒缘蝽,是辣椒的重要害虫。据资料记载,国外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关于它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国内几无报道。1987年我们在豫南鸡公山下发现其猖獗危害。随即进行了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缘蝽总科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缘蝽总科昆虫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农林害虫,我国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文中从缘蝽总科分类、系统学、区系划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石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我国缘蝽总科昆虫当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Analysis of the esterase spectra was performed on 27 rice varieties which differ in the duration of the vegetation period (early, medium-, and late-ripening varieties) and in the roots, stem, and leaf blades. Organ-and variety-specific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5 esterase loci. Late-ripening rice varie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resistance to salinization and thickening of crops, but not to higher temperatures. A definite correlation was revealed between these differences and those observed in the tissue-specific esterase spectra. Typical for early and medium-ripening varieties were genotypes with nonzero activity by esterase locus 1 (isoferment with the highest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as well as its expression in various tissues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2.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5种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PAGE)对四川裂腹鱼和昆明裂腹鱼4种组织(肌肉、肝脏、尾鳍和性腺)的5种同工酶(LDH、MDH、ADH、EST和G-6-PDH)进行比较研究,对5种同工酶在2种鱼的组织分布、位点表达及酶谱表型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DH、MDH、ADH、EST和G6PDH 5种同工酶酶谱表型和酶带的活性在种间和种内不同组织中均表现出一定差异。同时依据其同工酶酶谱表达的复杂性和个体间多样性,探讨功能重复基因和哑基因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6种组织(眼、脑、心、肝、肾、肌肉)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原鲤3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LDH检测到由3个基因位点编码,Ldh-C位点仅在肝脏组织中表达:s-MDH在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m-MDH在脑、心脏、肾脏和肌肉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EST检测到由5个基因位点编码,其同工酶酶谱复杂,Est-2为6种组织的共有谱带,在肝脏中的活性表达较强.  相似文献   

14.
陕西栓皮栎天然群体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陕西省境内3个栓皮栎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情况,测定和分析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乙醇脱氢酶(ADH)的多态位点百分率、等位基因平均数、等位基因频率、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基因分化系数,结果表明:陕西栓皮栎天然群体的遗传变异绝大部分在群体内,占总变异的95.1%,群体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4.9%,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70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88.  相似文献   

15.
远缘杂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人为地促进不同物种的基因渐渗和交流,将紫苏的DNA运用常规杂交手段转入普通烟草中,从而获得新的烟草后代。着重研究了烟草杂种早代酯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子代中具有与父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即父本部分遗传物质在烟草中的整合与表达。  相似文献   

16.
杨俊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26-10627
[目的]为了研究小尾寒羊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与多胎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18只小尾寒羊的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有产羔记录的2.5岁经产母羊在血红蛋白和酯酶位点上的多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小尾寒羊在血红蛋白位点上的优势基因为HbB,基因频率为0.795;在酯酶位点上的优势基因为Es-,基因频率为0.598。在小尾寒羊产羔性状上,血红蛋白HbBB型和酯酶Es++型占优势,其中酯酶Es++型的产羔数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血红蛋白和酯酶多态性与多胎性之间的相关性,可作为小尾寒羊育种中的早期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壳聚糖和果胶酶在苹果汁澄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不同澄清剂的作用效果,从而找到效果比较好的澄清剂,并测定澄清前后果汁的透光度和吸光值。结果表明不溶性壳聚糖脱色和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用量0.4%.温度40℃,pH值4.0,而且不溶性壳聚糖对鲜榨苹果汁的脱色和澄清效果明显优于果胶酶和酸溶性壳聚糖。  相似文献   

18.
尖镰孢酯酶同功酶的测定及其在专化型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尖镰孢(FusariumoxpsporumSchl.)酯酶同功酶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尖镰孢酯酶同功酶有明显影响,其酶带数,酶带颜色深浅、宽窄和Rf值都有明显差异,以培养液成分和培养液偏碱时影响较大,培养温度和培养天数影响较小。在同一培养条件下重复测定同一专化型,酶谱表现稳定,没有差异。测定黄瓜、西瓜、瓠瓜、冬瓜、棉花和芝麻上的尖镰胞的酯酶同功酶谱明显不同。这个方法可用于鉴定尖镰胞的专化型。  相似文献   

19.
花生根瘤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个花生根瘤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根瘤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与根瘤菌的生长类型呈规律性变化;同一菌株在不同碳源上酯酶同工酶酶谱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采集3个现代肉用配套鸡种祖代鸡的血样,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血浆中脂酶(ES-1)、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my)的遗传多态型。得到了这3个位点在各鸡种中的表现型和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计算出遗传距离,对3个鸡种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表现型频率的测定可作为杂交配套组合时确定亲本应处位置的辅助手段,3个鸡种祖代鸡的聚类分析表明可作为配合力测定前预选亲本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