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漂白粉液浸消桑叶对蚕体生理及母蛾产卵量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桑蚕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有效氯对桑蚕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浸消,试验表明:有效氯0.4%以下,对桑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产卵量等均无影响。但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应在0.3—0.4%范围,不超过0.4%,以免影响桑叶叶质。  相似文献   

2.
桑叶浸渍消毒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方法,但桑叶浸消后往往会引起叶质下降,影响蚕种繁育成绩。通过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和2 000倍液消毒精(溴氯海因磷酸三钠)浸消的桑叶饲喂秋丰、白玉的5龄原蚕,调查原蚕的体质、蚕茧质量和一代杂交种质量等主要项目。结果表明:各消毒药剂浸消桑叶均能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春、秋2期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一代杂交种质量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用含0.5%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且克蚁制种量春制种(11.45张)高20.65%、秋制种(9.94张)高14.38%;用消毒精2 000倍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原蚕生命力、蚕茧质量略优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但公斤茧制种量(3.31张)略低于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处理区(3.35张)。说明用消毒精2 000倍液和用含0.3%有效氯的漂白粉精溶液浸消的桑叶饲育5龄原蚕,对蚕种繁育成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漂白粉是一种广谱、强力消毒剂,但性质不稳定、有效氯易散失,故在使用前一般都要测定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常用的碘量法,虽然精度较高,但需标定标准液硫代硫酸钠,且其它操作步骤也较多,故较麻烦.其它的碘代钾直接测定法和蓝墨水测定法虽然方法较简单,但精度太低.现介绍一种测定方法较简单,精度也较高的方法——维生素C测定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控制蚕儿食下传染,根据漂白粉液有效氯对微孢子有杀灭作用的原理,对桑叶实行全程消毒。试验表明:有效氯0.3%以上对家蚕微孢子有抑制作用;有效氯0.3%~0.5%对家蚕发育经过、强健性、全茧量、茧层量、产卵等均无影响;漂白粉液对桑叶消毒,浓度在0.4%,最高不超过0.5%,否则对桑叶叶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可产生次氯酸的化合物的总称.本类药物又可分为无机与有机含氯消毒剂.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原药主要有漂白粉、漂白粉精、防消散、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次氯酸钠.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是由于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可以通过细胞壁侵入细胞内与菌体蛋白质(含酶类)结合使其变性致死,从而起杀菌作用.由于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主要是由次氯酸所致,因此其使用剂量一般按药物的有效氯含量计算.也就是说,含氯消毒剂的分析主要是测定其有效氯的含量.碘量法测定有效氯,分析结果准确度高,便于操作.本文就碘量法测有效氯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养蚕、畜牧业及其他方面都广泛应用。漂白粉在贮藏过程中有效氯含量,常会降低,使用时必须测定其实际含量,才能正确地配制成目的浓度,以达到预期的消毒目的。测定漂白粉有效氯的方法很多,但在农村中,目前因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不易做到随测随用。为了便于农村消毒,以前曾提出墨水测定法,后因国内墨水配方的不一致,会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故未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桑园漂白粉澄清液叶面消毒对养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蚕期使用桑叶前用含0.3%~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液进行桑树叶面喷雾消毒,用这样的消毒叶养蚕,与常规叶养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桑叶只要用含0.30%~0.35%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喷雾,如不及时采摘喂蚕,桑叶叶质将遭到严重破坏,用该叶喂蚕,蚕儿食下量、全茧量、茧层量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家蚕三龄起蚕白僵菌分生孢子感染蚕体蚕座后,漂白粉液剂和粉剂的消毒效果。结果如下:1.含有效氯0.5%和1%的漂白粉液对白僵菌分生孢子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的漂白粉防僵粉;有效氯0.5%和1%的漂白粉液处理,及白僵菌对照与2%的漂白粉防僵粉处理间的白僵病感染率,在统计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和2%的漂白粉防僵粉消毒蚕体蚕座,对蚕的生命力、茧丝质等无影响;3.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蚕体蚕座消毒的成本低于2%的漂白粉防僵粉。试验结果说明:漂白粉液剂消毒防治白僵菌是一种比粉剂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漂白粉是水产常用药物之一。含有效氯多少是药物质量的关键。鱼病防治要求有效氯含量达到25%以上。现介绍一种简易测定漂白粉含氯量的方法。 1.测定用具:准备家庭常用的干净白瓷碗(约能装半斤水那种)二只、洗净的旧钢笔一支(有医用胶头吸管更好)、洗衣粉匙一个、蓝黑墨水一瓶或半瓶、适量的清水。 2.测定方法: ①一匙漂白粉(10克左右)倒入装满清水的一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我场蚕种生产不管是场内还是原蚕区,不管是环境消毒还是桑叶消毒,其漂白粉原制剂(干漂白粉)或漂白粉目的液的有效氯含量测定主要采用的是"碘碳液测定法"和"土酒石测定法"两种方法,生产上一般使用"碘碳液测定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所处环境各异,特别是秋季高温环境下,普遍反映碘碳液失色快,即:刚配制测碘碳液测定剂测定漂白粉滴定到终点时被测液呈兰色,10d后为褐色,同时,相同浓  相似文献   

11.
黄传书 《蚕学通讯》2004,24(2):27-28,40
阐述了鲜石灰对漂白粉(Bleaching powder)液释放有效氯的抑制情况;通过试验测得,漂白粉液加鲜石灰有效氯会大大降低;在试验基础上提出:大面积生产中用漂白粉液防病消毒不宜同时加入鲜石灰.  相似文献   

12.
<正> 漂白粉是当前蚕桑生产中最常用的消毒剂,也是一种广谱消毒杀菌剂,既经济又实用。使用漂白粉消毒杀灭病源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决于配制后“有效氯”的含量和消毒药液的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过去用漂白粉消毒,都是按书本公式(25-1)/或50公斤水加2.5公斤漂白粉,配兑使用,近年来,漂白粉含杂渣多,质量下降,有效氯含量达不到25%,若一律按25%计算配兑,实际有效氯的含量就达不到标准,消毒难以彻底。为达到  相似文献   

13.
塑料折簇使用后,上面粘附的废丝,用漂白粉液浸渍就能被溶解,随之所有簇上污染的残废物也可一次清理。为达到消毒和清洁的效果,浸簇时间的长短与溶液浓度变化的关系,按临安蚕种场调查,用30斤漂白粉配成700斤含0.98%有效氯漂白粉液,每次浸塑料簇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上,需要随时对使用的漂白粉液的有效氯含量进行测定,以便准确配制目的液,保证消毒效果和生产的安全。过去常采用滴定管装  相似文献   

15.
漂白粉是一种养蚕消毒药物,它具有杀灭病菌,减少蚕病,提高蚕茧产量的作用。但漂白粉有效氯含量不稳,容易挥发。为了确保消毒效果,保证消毒质量,在使用漂白粉消毒前,必须测定其有效氯含量。  相似文献   

16.
我区蚕茧单产较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千家万户养蚕,蚕药不能有效供给造成.我区过去使用的养蚕消毒药物,主要是从沪州化工厂购进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不稳定,易分解失效.一般工厂生产的漂白粉有效氯24~25%,经运输、分装、分发到蚕农手中使用时,有效氯含量常达不到20%,甚至有时候还不到15%,严重影响到我区养蚕的消毒效果.为了解决蚕农的养蚕消毒效果问题,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寻求高效、方便、稳  相似文献   

17.
1.1 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5%~32%)清池消毒使用浓度为50ppm以上,带虾泼洒1-2ppm或泼洒有效氯0.3~0.8ppm;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有效氯0.1~0.4%的漂白粉液用于春制越年卵散卵型保护夏季卵表消毒的效果。结果认为,经有效氯0.2~0.4%的漂白粉液(24~26℃,10min)消毒处理后,卵表夹带的真菌、微粒子孢子及其它杂物能被杀死或清除干净,从而有效地防止蚕卵发霉、生虫,防止原蚕区可能有的微粒子病原随蚕种等污染蚕种场本部。有效氯0.1%的漂白粉液(24~26℃,10min)消毒处理后,也能明显减轻蚕卵发霉和生虫,基本消除卵表的微粒子孢子。表明夏季以有效氯0.2%的漂白粉液卵表消毒(24~26℃,10min)已有良好的消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5,42(3):50-51
1 桑田治虫药、鱼药、蟹药、兽药与蚕药不能放在一起出售。2 漂白粉要放在阴暗干燥处,避免高温、雨淋和被吸潮,防止有效氯散失,以确保漂白粉有效氯含量。漂白粉进货量要根据市场需求量和养蚕季节而定,不要一次进货太多,以免漂白粉过期无效。石灰粉要保持新鲜,最好要密闭保存。  相似文献   

20.
漂白粉是一种常用的消毒药剂,其消毒力强,杀菌范围广。但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吸湿失效。所以漂白粉在应用前必须测定其有效成份(有效氯)的实际含量,以配置目的浓度,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目前,常用漂白粉有效氯的测定方法有碘量法、吐酒石法和滴氯墨水法等,碘量法和吐酒石法其测定结果虽较正确,但操作都较复杂,费时费工,不易掌握,难于达到生产上所要求的快速测定的目的;滴氯墨水法其操作虽简单,适于农村应用,但测定结果比较粗放。近年来,李楠等介绍的碘化钾法具有药源方便、配置简单、操作简单、测定迅速、结果正确的优点。1979年,陈长乐等进一步在此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