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姜小丽  秦毓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697-5698
介绍了盐害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生物学机理以及提高植物耐盐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用水培法研究了Ca(NO3)2、KNO3、NaNO3和NaCl 4种盐对黄瓜幼苗鲜重、叶面积、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膜质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NO3--N肥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KNO3>Ca(NO3)2。营养液中,随着阴离子浓度增大,植株的含水量逐渐降低,但是NaCl和Ca(NO3)2处理好于其他2种盐;4种盐处理均使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升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NaNO3>NaCl。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刘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11-6112
对近年来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阐明了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反应、盐胁迫作用机理以及植物的抗盐调控机制,指出了目前植物抗盐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盐生植物盐穗木生理特性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究盐穗木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变化.[方法]以新疆极端耐盐植物盐穗木为研究材料,测量盐穗木植株在不同NaCl浓度胁迫30 d后相关的生理指标(水势、O2-、SOD、CAT、MDA、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等).[结果]盐穗木植株经300 mM盐浓度处理,超氧阴离子(O2-)含量、SOD活性及电导率呈现最低值;丙二醛(MDA)含量在300、500 mM盐胁迫下值较低,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盐穗木植株在该浓度范围内生长良好,生物量高.而随着盐浓度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增高,水势呈现逐渐降低趋势.[结论]新疆盐生植物盐穗木的生长是需盐的,并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5.
玉米抵御氯化钠胁迫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钠胁迫是盐胁迫中对玉米产量危害较严重的胁迫,综述了氯化钠胁迫对玉米的影响,包括氯化钠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率的影响、氯化钠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氯化钠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玉米响应氯化钠胁迫的生理生化机理,概述了近年来玉米抵御氯化钠胁迫分子机理研究进展,最后对研究玉米抵御氯化钠胁迫机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阐述,为选育玉米耐盐种质提供基本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补血草属(Limonium Mill.)植物能有效适应高盐环境,广泛分布于典型的草原群落、沙质草原和内陆盐碱地上。文章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几种白花丹科补血草属植物(中华补血草、黄花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二色补血草)在形态、生理特征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耐盐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比较了补血草属植物间的耐盐性研究情况,最后对补血草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用0、0.5%、1.0%、1.5%、2.0%、2.5%的Na Cl溶液处理白刺、海滨木槿和枸杞的种子,测定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相应指标及耐盐指数。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3种耐盐植物白刺、海滨木槿和枸杞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胚根越来越短,发芽势降低,其耐盐指数分别为1.320、1.020、0.513,说明白刺和海滨木槿的耐盐性明显高于枸杞。  相似文献   

8.
几种典型盐地植物茎叶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观察了五种典型盐地植物,发现盐角草和盐琐琐的茎叶表皮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圆锥体,使结构、功能和环境条件达到了高度统一。另外还发现花花柴茎叶表面有泌盐腺和泌盐孔。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抗盐机理提供了结构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抵御盐害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抵御盐害的生理机制,包括泌盐、稀盐、聚盐和拒盐等避盐机理,以及地上部K+/Na+、生物膜的结构功能、离子区域化、渗透调节、激素调节、活性氧在细胞内的清除机制、盐胁迫蛋白等方面的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李晓琳  邵坚  田秉晖  辛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17-7919,7922
[目的]探讨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最适生长条件以及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方法]以一株盐生盐杆菌SYGJ-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不同生长条件(盐度、温度、pH)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极端嗜盐古菌SYGJ-1的最适盐度为19%,盐度17%或者25%时,生长量急剧下降;SEM图片表明,菌体在最适盐度时呈饱满短杆状,盐度小于15%时菌体呈球状,在盐度大于29%时会同时出现球状及长杆状菌体;最适温度为37℃,对数生长期为12~66 h;适宜pH范围为6.8~9.0;在苯酚浓度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此时对苯酚的去除效率约为40%。[结论]极端嗜盐菌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菌体生长量与降解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杨文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60-17661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不同海棠砧木品种N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3个不同品种海棠的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盐胁迫的方法,从Na+含量方面研究了山荆子、湖北海棠、台湾林檎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山荆子受盐害症状较明显,而耐盐性较好的湖北海棠和台湾林檎的各指标则较稳定.[结论]湖北海棠对照处理下根部Na+含量较其他树种高,有较好的适应性,并且在盐胁迫时通过控制根部对Na+的吸收,从而减少对植株的伤害,维持膜系统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盐胁迫环境下菌根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指出了菌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宿主植物的耐盐性:促进植物对K~+的吸收来调节K~+/Na~+平衡,进而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增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增强宿主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缓解由盐胁迫引起的生理干旱;调节组织渗透平衡,减少宿主植物对Na~+和Cl~-的吸收;增加宿主植物的抗氧化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花秋葵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贵  郭淑英  马书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76-10777,10785
[目的]研究大花秋葵(Hibiscus grandiflorus)的耐盐性,为其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大花秋葵种子清洗后,分别放入0.2%、0.4%、0.6%、0.8%NaCl溶液中培养,观察生长状况,测定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并计算成活率,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结果]NaCl胁迫抑制了大花秋葵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当NaCl浓度超过0.8%时,大花秋葵种子发芽率和苗木成活率显著下降;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大花秋葵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当浓度为0.8%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当NaCl浓度≥0.8%时,会对大花秋葵的生长、生理和成活率产生影响,且在NaCl浓度为0.8%及以上的盐碱地无法通过播种来建植大花秋葵群落。  相似文献   

14.
对小麦的耐盐性与生长阶段和主要性状的相关性以及耐盐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盐生植物在不同盐碱土壤中的生理反应及耐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盐碱地区4种盐生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方法]土壤为采自天津市大港区、蓟县、西青荒地的3种盐碱土,采用盆栽试验对4种盐生植物(草木樨、猪毛菜、艾蒿和补血草)进行耐盐胁迫试验,测定其耐盐指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4种植物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高,以草木樨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补血草和猪毛菜,艾蒿最低。不同盐碱土壤中4种植物的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同一盐浓度下差异明显。3种土壤中4种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依次为:补血草>艾蒿>猪毛菜>草木樨。[结论]对4种植物耐盐性的综合分析表明,补血草耐盐性最强,其次是艾蒿和猪毛菜,草木樨耐盐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木本植物抗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抗盐的木本植物可分成两类:甜土植物和盐生植物,甜土植物往往靠拒吸盐分,而盐生植物则靠积累盐分来抵抗盐害,然而,关于二者的区分标准并不十分清楚,尽管木本植物对盐分的反应不完全一样,但大多数情况下,光合和生长反应是可以观察得到的,现已证明,与木本植物抗盐性有关的4种机理为:调节离子吸收,避免毒害,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和离子区隔化,为了提高木本植物的抗盐性,常规的育种方法和生物技术均被采用。  相似文献   

17.
自然盐分胁迫下棉花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中度盐分自然胁迫下,对14个棉花品种进行耐盐性鉴定评价,分析了籽棉产量、株高、果枝数、成铃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籽棉产量下降34.3%,下降幅度最大;株高、成铃数、果枝数分别下降26.1%、25.3%、21.7%.棉花综合耐盐性以冀3268、冀杂1号最好,鲁棉6号最差.生...  相似文献   

18.
任立凯  王龙  李筠  浦汉春  李强  孙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54-17055,1705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发芽期芽长、根长、根数及发芽率的影响。[方法]以耐盐品种德抗961、山融3号,当地主栽品种烟农19、连麦2号、连麦6号、陕229及相关品系为材料,不同盐浓度进行处理。[结果]耐盐品种在芽长和根长生长势方面均高于普通品种;根数的分生则出现两个方向,在0.5%盐浓度下刺激根的分生,根数要高于正常水平,在1%盐浓度下则表现为抑制根的分生,根数低于正常水平;而发芽率在低于1.5%盐浓度下不受影响,高于1.5%盐浓度则表现为只露白,无生长势。[结论]发芽期盐胁迫主要影响小麦芽和根的生长势,所以在耐盐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关键的管理技术是控制盐对小麦生长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及其对耐盐性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糖度及其它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的6个高粱株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7天和14天后高粱幼苗的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的变化以及对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大,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0、50、100 mmol/L NaCl浓度下,处理7天和14天的苗高差异显著;当NaCl浓度大于150 mmol/L时,各浓度间苗高均没有显著差异。处理14天后,50 mmol/L和100 mmol/L,150 mmol/L和200 mmol/L两个浓度间的苗鲜重、饱和鲜重及干重无显著差异,其它各浓度间差异显著。在4个盐浓度中,苗高、鲜重、饱和鲜重和干重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性水平,但是仅在100 mmol/L和150 mmol/L浓度下,耐盐级别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