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往将行距小于50厘米的播法称之为窄行条播,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化学除草剂技术的推广应用,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对提高单产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已形成以“探窄密”为代表的平作窄行密植模式,以“大垄密”为代表的,也包括“高垄平台”等垄作的窄行密植模式,同时垄作的窄行密植还有“小垄密”栽培模式,这些窄行密植综合配套模式已在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一、技术简介“十五”期间,东北春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到“十五”末期大豆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2.7t左右,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  相似文献   

4.
<正>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同时在不同生态地区研究组装并推广适宜的高产配套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大豆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使东北成为我国商品大豆与出口大豆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在注重选育大豆新品种同时,必须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新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另一方面搞好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当前东北春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水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加强对窄行密植技术及由其衍生的大垄密、小垄密和平作窄行密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以增产、提质、节本为目标,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与玉米、小麦轮作,解决重茬、迎茬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友谊农场大豆种植在1.3米宽台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探索推广1.1米宽台密植栽培技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管理模式,统一技术措施,配套"马克"、"格兰"等进口播种机精量匀播,窄轮胎田间作业等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试验结果显示,1.1米垄上三行栽培模式与原垄卡、小垄密、1.3米垄上三行栽培模式相比具有抗倒伏、产量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引进美国大豆高产栽培新技术,经消化、吸收,嫁接到垄作耕作制上,现已形成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和平作窄行密植3种模式。在黑龙江省北部活动积温2100℃以上的大豆主产区,在气候正常年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2250kg以上,比垄作栽培增产15.8%~23.4%,一般公顷增产600~1050kg。各地可根据本地积温、土壤、地势、生产力水平等诸多因素选择适当的模式进行推广,现将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豆窄行密植包括两部分:一是深窄密;二是大垄密,两种密植综合配套模式非常适合在东北地区推广。大豆窄行密植技术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窄行密植植株分布均匀,大豆封垄早,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充分利用地力,由于缩小行距,株距相对扩大,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6,(2):23-23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化学除草剂的应用,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正逐步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深窄密”为代表的平作窄行密植综合配套模式和以“大垄密”为代表的垄作窄行密植综合配套模式,并在东北北部地区推广。增产增效情况: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创造了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的群体结构,窄行密植植株分布均匀,大豆封垄早,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充分利用地力,由于缩小行距,株距相对扩大,使植株群体根系分布均匀,改善了营养条件,增加了吸肥能力和范围,因而增加产量。与传统的70厘米宽行距播法相比,窄行密植可增产20%以上。采用窄行密植…  相似文献   

11.
<正>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  相似文献   

14.
王庆 《农业与技术》2015,(5):103-104
大豆大垄、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土壤深松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和精量播种技术(垅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以增加密度为前提,原来的行距为65~70cm,现在减到45cm,采用双行密植的播种方式,这种将"垅三"和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的栽培方式,是合理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密植的问题的方法之一。这种栽培模式的优点:与目前大豆栽培上应用的常规栽培相比较,这种栽培技术的植株分布较其他方式相比要更均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密度。同现在大豆种植上采用的常规栽培模式比较,大豆窄行密植3种栽培技术(平作窄行密植、大垅窄行密植和小垅窄行密植),在管理上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化,可以平作也可以起垅;具有适用性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现将大豆大垄、小垄密植的栽培技术简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窄行密植栽培大豆是在吸收先进国家大豆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的70厘米宽行距播法相比,窄行密植可增产20%以上,在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地块,采用窄行密植的大豆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能稳定在200千克以上。该技术分平作窄行密植(深窄密)、大垄窄行密植(130厘米垄上4行或6行,  相似文献   

16.
正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虎林市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虎林市伟光乡在推广大豆"早晚密"、"精量播种"、"平播垄管"、"缩垄增行"、"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不断进行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适宜密植的矮杆  相似文献   

17.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一、选择适宜的品种窄行密植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前提,否则不仅不增产,反而要减产。因此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二、种子处理种子播前要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粒选,剔除  相似文献   

18.
大豆大垄密栽培技术是在美国大豆密植的基础上,为避免深窄平技术易产生草荒、通风透光差、不便于管理、不便于排水等缺点与三垄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垄宽97~140cm,垄上3~6行的一项高产栽培技  相似文献   

19.
大豆深松窄行平整密植是继“垄三”、“大垄密”之青又一新的高产栽培模式。它综合深松、旋耕整地等先进技术,以肥保密,以密增产,增加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截获率,实现了大豆生产的节本增效,两年来在团结、凤翔、肇兴、太平沟推广种植16000亩,平均亩产达206公斤,比对照增产43%。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大豆窄行密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大垄窄行密植是指两垄合并成一垄(130~140cm)或一垄半合成一垄(97.5~105cm)的宽台窄行密植栽培。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指在45cm~50cm的小垄上的双条播,该技术起到了缩垄增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