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冬季大多地区出现低温天气,对奶牛生产影响很大,特别是农村个体奶牛养殖户因缺乏冬季饲养管理经验,冬季奶牛产奶量损失较大。为减少寒冬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从创造舒适牛舍小气候、合理饲养、科学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对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归纳整理,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一、冬季奶牛饲养种应注意的问题1、温度进入冬季后,当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应将奶牛赶  相似文献   

3.
进入冬季后,气温不断下降,这对于奶牛饲养户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冬季奶牛饲养管理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饲养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冬季如何饲养管理好奶牛呢?笔者综合各地的经验,总结出冬季饲养奶牛"十字经",现简介如下,相信对奶牛养殖户冬季饲养奶牛能有所帮助。具体的是:  相似文献   

4.
冯小鹿 《北京农业》2006,(11):30-30
随着秋季的到来,冬季也即将来临.进入冬季后,气温不断下降,这对于奶牛饲养户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冬季奶牛饲养管理不得当,将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饲养的经济效益,甚至造成损失.那么,冬季如何饲养管理好奶牛呢?笔者综合各地的经验,总结出冬季饲养奶牛"十字经",现简介如下,相信对奶牛养殖户冬季饲养奶牛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新疆冬季管理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难点。大部分养牛户饲养的奶牛进入冬季后,出现奶牛乳头冻坏或乳房冻伤、产奶量大幅度下降、新生犊牛由于寒冷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等现象,致使养殖效益下降。为减少冬季严寒天气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广大奶牛养殖户必须注意强化饲养管理,加  相似文献   

6.
李子平  王鹏  胡自然  李子清  张占民  张富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03-16804,16925
[目的]为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悬滴镜检法对冀西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散养奶牛户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奶牛温氏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率、发病率、传播途径和死亡率,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结果]无论夏季还是冬季,该地区奶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均较高,且夏季高于冬季,但发病率均不高。红细胞感染率夏季高于冬季。母子之间存在垂直传播,并且呈现出母代感染率高则子代感染率也相应升高的趋势。红细胞感染率在90%以上奶牛组与阴性奶牛组相比,总蛋白(TP)和球蛋白(G)显著降低(P〈0.05),白蛋白(A)有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保障冀西北地区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奶牛场利益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奶牛的品系、饲草饲料,还取决于管理因素。冬季气候寒冷,牧草干枯,青饲料少,饲养奶牛难度大。怎么才能做到科学饲养,从而提高冬季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呢?一、繁殖1.母牛保胎。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长期营养不良,滑倒摔跤等都会导致流产。为此,冬季奶牛保胎要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对牛奶的需求量明显上升,极大地促进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奶牛数量的增多,冬季疾病对奶牛的危害程度大大提升,冬季可以说是奶牛酮病、结核病、口蹄疫、布氏杆菌及肢蹄病等各类奶牛疾病的高发期,严重危害奶牛健康及牛奶质量。本文对冬季奶牛疾病的症状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奶牛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寒冷而漫长,又是枯草季节。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都有下降。奶牛如何越冬,便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冬季气温在0℃以下,如饲养管理不善,奶牛的产奶量就会降低。1.冬季奶牛饲养常见问题1.1注意饮水许多饲养户在冬季给奶牛饮水时,都是直接用自来水或井水让牛饮用,由于天气过冷很容易使水冻结,奶牛饮用后容易引发消化不良,从而诱发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其产  相似文献   

10.
于冬春两季选用相同28头体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奶牛,记录奶牛饲料干物质、粗蛋白、能量、中性洗涤纤维等摄入量,在呼吸代谢室测定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研究冬春两季奶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季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春季;春季青年牛和泌乳牛胃肠道甲烷排放量和甲烷转化因子均显著高于冬季;胃肠道甲烷排放量随着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而线性增加,回归方程显示春季斜率(22.36)明显高于冬季(17.04),说明奶牛春季胃肠道甲烷排放的转化效率高于冬季.这可能是因冬春两季的温度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引起.相比冬季,春季奶牛甲烷转化因子较高,导致其胃肠道甲烷排放显著提高.春季甲烷转化因子显著高于冬季,这可能因季节影响奶牛对日粮的消化利用、瘤胃发酵方式和日粮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冬季由于气温低,奶牛消耗能量较大,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导致泌乳性能下降,甚至影响奶牛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在冬季应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强奶牛体质,保障奶牛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 1、增加光照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不需增加和改变饲料,让奶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比处在冬季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奶牛可多产奶10%。 2、调整分娩期奶牛产后3~8周,是产奶的黄金时间。夏天天气热。蚊蝇多,产奶量低,且发病率高。如果奶牛夏季分娩,日产奶量  相似文献   

13.
正奶牛的瘤胃臌气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很少发生。因此,奶牛饲养者在冬季对该病的防控就缺乏一定的认识,一旦发生会影响奶牛产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会造成奶牛的死亡。为此笔者在此提醒有关奶牛饲养者,在冬季一定要做好奶牛的瘤胃臌气的防治工作。1临床表现奶牛精神稍沉郁、食欲废绝、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眼结膜呈蓝紫色、站立不稳、瘤胃蠕动音弱或无。奶牛左侧腹围膨胀,肷窝消失,严重时腹围超出脊背,叩诊呈鼓音,用  相似文献   

14.
奶牛冬季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冬季养奶牛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节温度冬季饲养奶牛的最适温度为8℃~17℃,温度过高也会对牛  相似文献   

15.
郑天龙 《北京农业》2007,(12):35-35
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现将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冬季东北地区天气寒冷,如对奶牛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减少经济效益,为提高冬季奶牛产奶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提高奶牛舍温度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8~16℃,在此范围内奶牛的代谢率、产热率均处于最低水平,表现为饲料消耗少、发病率低,如果奶牛舍温度在零度以下,奶牛就要发散热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奶牛具有耐寒不耐热的习性,但是,由于冬季异常寒冷、气候干燥,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青绿饲料匮乏,极易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现将冬季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牛舍温度一般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2~14℃,怀孕奶牛与泌乳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16~20℃;  相似文献   

18.
冬季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奶牛常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生疾病。因此,搞好奶牛冬季传染病的防治,减少发病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是奶牛场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把奶牛冬季常见传染病防治要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冬季,气温将逐渐降低,低温对奶牛生产和产奶性能造成极大影响,出现产奶量下降,高的能下降40%;有的可使奶牛乳头冻坏、乳房冻伤,新生犊牛因寒冷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为减少严寒冬季对奶牛生产造成的影响,奶农应该加强防寒、防冻措施,强化饲养管理。一、加强保暖御寒,减少寒冷应激一是做好牛舍的保温。一般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2~14℃,妊娠奶牛与泌乳奶牛舍内最适宜温度为16~20℃,犊牛舍内最适宜温  相似文献   

20.
冬季气候寒冷,牧草干枯,青饲料少,饲养奶牛难度大。如能科学饲养,强化管理,就能有效地提高奶牛养殖效益。文章对冬季科学饲养奶牛的要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