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植青贮玉米效益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青贮玉米不但生物产量高,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秸秆中的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含量高,是理想的的食草动物饲料,也是最经济的饲料。根据测定,玉米秸秆晒干后,营养价值降低约30%~50%,消化率低。秸秆青贮后只降低3%~10%,消化率也高。全株青贮玉米能有效地保存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丰富,营养价值比收获籽实和秸秆高27%~40%,是一种全价饲料。青贮玉米经贮藏发酵后,使粗老的茎杆软化,长期保存青绿多汁,具有酒香味,  相似文献   

2.
黄玉米秸秆青贮是在玉米完全成熟收获后,对其秸秆进行铡碎,调制加工成青贮料。全株玉米秸秆青贮是在玉米蜡熟期,未经收获,直接对其秸秆进行粉碎后青贮。青贮的秸秆经品质鉴定质量均为上乘。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青贮是指玉米籽实成熟掰棒后,籽实单独收获,将秸秆调制成青贮,是有效利用玉米秸的方法之一。玉米秸作为牛、羊等草食家畜的粗饲料,加工粉碎后,经过青贮发酵作用,可以把适口性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鲜芦笋青贮饲料的品质,将当天收割的鲜芦笋秸秆与玉米秸秆切碎后,按1∶0、7∶3、1∶1及3∶7的比例混合成裹包青贮,室温条件下贮藏60 d后开包取样,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价,以期评价玉米秸秆的添加比例对鲜芦笋秸秆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的添加对青贮效果没有产生影响,芦笋秸秆可以单独制成裹包青贮;鲜芦笋秸秆单独青贮料氨态氮为57.49 g/kg,随着玉米秸秆含量的提高,氨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鲜芦笋秸秆单独制成裹包青贮,其粗蛋白(3.96%)、钙(0.14%)的含量较高;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粗蛋白和钙磷的水平下降。玉米秸秆的添加没有对青贮效果产生影响,鲜芦笋秸秆可单独制成裹包青贮,从而获得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5.
1 玉米青贮机械化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就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机械,在完成摘穗后(或不摘穗保留全株)进行秸秆切碎加工,然后将切碎的秸秆即刻入窖,通过盐化或氨化处理后进行密封发酵,保持玉米秸秆长期青绿多汁,带有酒糟香味.牲畜食用青贮玉米秸秆比食用晒干的秸秆消化率增加20%左右,并可节省粗饲料20%.  相似文献   

6.
1 青贮 青贮是将腊熟期完成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青玉米秸秆铡碎至1-2厘米长,使其含水量为67%~75%,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藏。人为造就厌氧的环境,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产生乳酸,使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而乳酸菌由于乳酸的不断积累,最后被自身产生的乳酸所控制而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7.
饲用油菜与枯黄玉米秸秆复合青贮饲喂滩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技术是调制和贮藏农作物秸秆,扩大饲料来源的一项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技术。多少年来,各地把青贮列为畜牧业重点推广技术。但在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玉米收获后,秸秆枯黄,青贮不易成功的问题。本试验在麦收后复种饲用油菜,待玉米成熟后,饲用油菜也到收获季节,将饲用油菜与枯黄玉米秸秆复合青贮并饲喂滩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秋季是作物收获的季节,也是青贮的黄金时节,大量的玉米秸秆即将收获,为青贮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但秋季农活忙,秋收、秋种,还想青贮,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保证青贮成功。  相似文献   

9.
半干青贮亦称为低水分青贮,它是指青贮原料收获后,经风干晾晒至水分为45%~55%时,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长期保持青绿多汁饲草营养特性的一种加工处理方法。半干青贮后的玉米秸秆,具有青干草和青贮料两者的优点,基本保持了原饲料的营养成分,养分损失率仅为10%~15%。采用玉米秸秆半干青贮,既可解决青贮与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应用EM发酵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以观察两种方法处理的玉米秸秆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用EM发酵的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较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提高1.03%,平均产奶量提高2.02%,经济效益提高0.13元;EM原液发酵的玉米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1∶1混合饲喂奶牛,每天每头奶牛采食量、平均产奶量、经济效益分别比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奶牛提高2.85%、2.99%和1.15元。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去穗玉米秸秆适宜的收获时间,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时间对秸秆营养价值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在玉米去穗后第0、2、4、7、12天收割并进行青贮,测定不同收获时间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和青贮60 d后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间的延长,去穗玉米秸秆干物质含量明显升高(P < 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各处理组中,不同收获时间对青贮料pH有明显影响,第12天的pH显著升高(P < 0.05)。乳酸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第4天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 0.05)。第12天的氨态氮/总氮值显著高于第0 ~ 7天(P < 0.05)。V-Score得分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第2、4天的得分显著高于第0、7、12天(P < 0.05)。综上,玉米去穗后2 ~ 4 d收获秸秆青贮利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玉米秸秆|收割时间|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处理,微观上可以解决家畜在冬、春季节缺乏多汁饲料的问题,宏观上还可以减轻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下面介绍玉米秸秆青贮要掌握的几个问题。1玉米秸秆青贮数量关系一亩地产鲜玉米秸秆1500~2000千克,晒干后合干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利用稻壳和麦麸,本试验将2者与新鲜玉米(Zea mays L.)秸秆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发酵60天后测定其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以期筛选出混贮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与鲜玉米秸秆单独青贮(对照)相比,麦麸和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但丁酸含量超过1%,发酵品质较差;与对照相比,稻壳与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值均显著下降(P<0.05);稻壳、麦麸与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与对照相当,但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且M1F1(5%麦麸+10%稻壳+85%鲜玉米秸秆)处理的Kaiser法评分最高。因此,建议将麦麸、稻壳和鲜玉米秸秆按5∶10∶85的鲜重比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在体外的组合效应,试验将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与桑叶青贮3种饲料以不同比例(分别为100∶0∶0、80∶10∶10、70∶10∶20、70∶20∶10、60∶10∶30、60∶20∶20、60∶30∶10、50∶10∶40、50∶20∶30、50∶30∶20、50∶40∶10、0∶100∶0、0∶0∶100)组合进行发酵(每个组合3次重复),检测不同组合的体外产气量、干物质降解率、氨态氮浓度、pH值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并分析不同饲料组合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的产气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发酵第2,4小时,组合12(玉米秸秆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8~72小时,组合13(桑叶青贮比例为100%)产气量最高。发酵第72小时,各组合产气量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提高而增加,其中组合8(桑叶青贮比例为40%)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合(除组合13外,P<0.05);不同饲料组合对干物质降解率和氨态氮浓度有明显影响,但对pH值影响不明显。当玉米秸秆青贮比例固定时,对应组合干物质降解率随着桑叶青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组合13的干物质消化...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张家川县胡川乡深坷综合养殖场将含水量在40%~65%的玉米秸秆利用秸秆揉丝机粉碎,在每吨已加工的玉米秸秆中加入500 g的AM活化液,均匀喷洒调制,装入青贮塑料袋中,压实密封,抽尽空气,扎紧封口,外套包装袋,迅速造成厌氧环境,20~30 d后,选择健康无病,个体大小相近,年龄12月龄的秦杂公牛12头进行饲喂,随机分为试验组(Ⅰ)和对照组(Ⅱ),每组6头,预试期10 d,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的不同处理直接影响着它的适口性和家畜的采食量;袋装青贮玉米秸秆具有果香味、质地松软等特点,牛喜欢食用,饲喂中几乎不剩,消化利用率达到100%;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无论氨化和青贮均对肉牛有增重效果,增重效果以袋装青贮玉米秸秆较好,增重高15%,但增重用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袋装青贮玉米秸秆成本低,饲草成本费用为0.11元/kg,氨化麦秸0.5元/kg,比青贮玉米秸秆成本费用高78%,且增重不如青贮玉米秸秆,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家畜采食量和消化利用率均不如袋装青贮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家畜的主要粗饲料,不同品种与不同收获时期的玉米秸秆青贮后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差异显著。近些年来,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已得到很好的推广,青贮玉米秸杆中NDF和ADF的含量与反刍家畜瘤胃内挥发性脂  相似文献   

17.
1材料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2003年9月28日~12月8日,在郓城县小尾寒羊繁育场进行试验。1.2饲料原料选择选择当地腊熟期收获玉米后的玉米秸叶。1.3秸秆处理方法。1.3.1青贮玉米秸秆玉米秸叶铡成1.5~3.0 cm长,装池压实密封,厌氧发酵30天。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明基础日粮中不同比例的青贮饲用高粱和青贮玉米秸秆代替同比例的干玉米秸秆后,对驴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的德州驴1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头,分别将粗饲料中35%、45%的干玉米秸秆以同比例的青贮饲用高粱和青贮玉米秸秆替代,饲喂134 d后测定驴的各项生长指标。结果显示:在粗饲料中添加35%的青贮饲料的试验组增重优势最为明显;对比5组头均料重比发现,在粗饲料中添加35%的青贮饲料的试验组饲料转化效率最优;通过测算头均增重纯效益,发现粗饲料中添加35%的青贮饲用高粱,育肥纯效益最高,添加45%的青贮玉米秸秆育肥纯效益次之,粗饲料中添加45%的青贮饲用高粱和添加35%的青贮玉米秸秆育肥纯效益与添加干玉米秸秆饲喂差距不大。以上结果表明在粗饲料中添加35%的青贮饲用高粱对驴的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NDF与ADF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作为反刍家畜的主要粗饲料,不同品种与不同收获时期的玉米秸秆青贮后其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DNF和ADF,差异显著。近些年来,随畜牧业迅速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已得到很好的推广,但与反刍家畜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有关的底物之一,粗饲料中NDF含量,尤其是不同品种与不同收获时期玉米秸秆青贮后NDF含量变化,报导较少,而VFA的产生和吸收与NDF含量有密切关系,本试验应用范氏(Van.Soest)洗涤纤维分析法对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期的玉米秸秆青贮后,其NDF、ADF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期从营养学角度出发,筛选出适合我国华北地…  相似文献   

20.
烟台市玉米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秸秆的适时青贮及有效利用已成为进一步挖掘畜牧发展潜力、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今年,我市走出传统玉米秸秆青贮思维定势,采用先进的秸秆包膜酸贮技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资源,将玉米秸秆揉搓软化、添加有机酸制剂、打捆高密度压实、包膜等青贮加工,既有效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