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兔乳房炎主要发生于泌乳母兔,多见于产后5~20天. 1病因引起兔乳房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饲喂精料过多,乳汁分泌过剩,新生仔兔少,吸吮力弱,多余的乳汁难以排出而引起;二是饲喂精料不足,乳汁分泌少,而新生仔兔多,常因缺乳而咬伤母兔乳头引起乳房炎;三是因兔笼、产仔箱内的锐利物,如铁丝、铁钉等,刺伤乳房皮肤或乳头引起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  相似文献   

2.
家兔乳房炎是哺乳母兔的常见病,多见于5~20日龄,主要原因是创伤感染,如兔箱、兔笼制作不合规格,其中的尖锐物件损伤乳房,或产仔较多,母兔泌乳量不足,致使仔兔咬伤乳头,在此基础上,由病原微生物(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侵入,而发生感染所致。其中泌乳量过多和环境恶劣为诱发因素。病初乳房红肿充血,乳头焦干,皮肤紧张、发亮、灼热,受害  相似文献   

3.
母兔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主要发生于泌乳母兔,多见于产后5~20天. 1病因 引起母兔乳房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分娩前后饲喂精料过多,使母兔产后奶水足、浓稠堵塞乳腺管而发炎;二是由于饲喂精料不足,乳汁分泌少,而新生仔兔多,常因缺乳而咬伤母兔乳房引起乳房炎;三是因兔笼、产仔箱内的锐利物,如铁丝、铁钉等刺伤乳房皮肤或乳头引起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1.病因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因较多,如乳腺闭塞、奶管不畅、乳汁蓄积可引发乳房炎;乳牛躺卧于不清洁之圈舍挤压乳房或造成乳房感染;泌乳期因幼犊吸吮或机器挤奶、人工挤奶不当,使病原菌侵入乳房亦导致乳房炎。 2.症状 乳房肿大变硬,皮肤紧张发红,有  相似文献   

5.
母兔乳房炎是兔的常发病之一,多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发生于产后5~20d内。1 病因 1因奶汁过浓,奶水过多,引起乳房肿胀发炎。2因乳汁太少,仔兔咬破乳头引起感染。3管理不当造成的创伤感染。2 临床症状 急性乳房炎初期表现为乳头发干,乳房红肿、发热、体温常在40℃以上。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拒绝哺乳。以后乳房由红肿变成蓝紫色肿胀。挤压乳头时,流出带脓液的凝乳块;当出现脓毒败血症时,病兔则很快死亡。慢性乳房炎则常见在破伤处潮红肿胀,触摸时感觉有散在的硬肿块。3 预防 3.1保持兔笼和运动场清洁,定期清扫消毒,…  相似文献   

6.
肉兔乳房炎是产仔母兔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发生于产后1周左右的哺乳期。轻者影响仔兔吃乳,重者造成母兔乳房坏死或败血症而死亡。该病常因母兔怀孕期饲喂时营养过盛、产后乳汁过稠、乳房及产房不清洁、哺乳仔兔少、缺乏饮水或乳房外伤而引起细菌感染后发生。 (一)症状 乳房肿胀发红,拒绝给仔兔哺乳,体温明显升高。该病有轻有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乳腺炎、败血型乳房炎和普通乳房炎3种类型。(1)乳腺炎:乳腺炎系化脓菌侵入乳腺所致。发病不久,在乳房周围皮肤下可摸到山楂大小的硬块。初期皮肤正常,后期皮肤发黑而形…  相似文献   

7.
家兔乳房炎发生于泌乳母兔,常发生在产后5~20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季多发。如不及时治疗会给泌乳母兔和仔兔带来一定的危害。1.传播途径①由于泌乳母兔极度紧张,幼兔咬伤乳头所致;②仔兔断奶过早或奶水过剩,母兔乳腺积奶过多而引起肿胀发炎;③因兔笼、兔箱不合格或不卫生等原因,以致引起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严重者会造成死亡。2.临床症状急性乳房炎的初期表现为乳头发干、乳房红肿、发热,体温在40℃以上。此时患病母兔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拒绝哺乳,以后乳房由红肿变为紫色肿胀,若按压乳头时,…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微生物及其防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发展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且影响牛奶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奶牛乳房炎是饲养过程中因牛舍、挤奶不卫生,乳房、乳头受物理、化学刺激引起乳房或乳头损伤,使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及乳头发生炎性  相似文献   

9.
正一、奶牛乳房炎病因根据病源和传播方式,通常可分为传染性微生物和环境性微生物两大类。传染性微生物主要包括金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支原体等。此类菌定植于乳腺,并可通过挤奶工人或挤奶机传播。环境性微生物常见的有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和绿脓杆菌等。这些微生物通常寄生在牛体表皮肤及周围环境中,当乳头、乳房创伤或挤奶器被病原污染时病原就会进入乳头池而引起乳腺感染。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因地区不同而异,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是指奶牛的乳房受到了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炎性疾病。在基层奶牛养殖中,该病发病率较高,据调查约40%~60%的产奶牛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多因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营养搭配不合理、挤奶操作不规范、干乳不当或奶牛自身因素等。要针对病因有效防治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1红斑和渗出物 牛皮肤出现红斑和渗出物通常见于皮炎、接触性皮炎、乳房疮、疱疹性乳头炎、溃疡性乳头炎等。皮炎与接触性皮炎症状相同,但致病原因不同,经病史调查,易于确诊。皮炎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应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要避免刺激皮肤。乳房疮多发生于牛后肢内侧,乳房皮肤与大腿内侧皮肤或左、右乳区皮肤间因相互过度摩擦所致,初期呈湿疹样,后出现糜烂。治疗时宜用消炎、收敛剂,尽量减少病牛运动,有利于痊愈。羊患疱疹性乳头炎时尽管出现水疱,但因水疱小,很快破裂,不易见到。更易见的是红斑、渗出、溃疡或结痂,痂皮腐离,多限于牛的乳头或乳头与乳房联结处,有许多病牛因后期出现乳房炎而被淘汰。溃疡性乳头炎的病原与疱疹性乳头炎类似,都属Ⅱ型疱疹病毒感染,但后者在乳头基部可形成大水疱,多发生子初产奶牛,水疱破裂后可发生皮肤坏疽、溃疡,比疱疹性乳头炎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正>山羊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本菌存在于被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也常见于动物与人的口腔咽粘膜、扁桃体、皮肤等处。故皮肤和粘膜创伤极易感染。该病呈散发性很少流行,死亡率低。主要症状为羊的头颈、下颌、乳房发生化脓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硬肿——放线菌肿,有的化脓溃烂形成瘘管。山羊多因采食了粗硬或带芒刺的饲草导致口腔粘膜损伤而感染得病。一般经积极治疗都能治愈。1症状患羊精神沉郁,食欲反刍下降,体温升高不明显,咀嚼困难,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又称羊口疮,是由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orfvirus,ORF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1],主要侵害绵羊和山羊,野生反刍兽和人也可感染[2].其特征是羊的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皮肤和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等,最后形成痂皮[3].损伤的皮肤、黏膜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本病见于世界各地,疫源地引种后因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本病.本地发生病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因外界刺激引起的各种家畜乳房病症,其中奶牛多发。特点是乳房发生炎症并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乳中体细胞尤其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养殖业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且危害巨大。染上该病的牛多不表现出临床症状,其乳汁也常无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故常难以被发现。1病因1.1感染病原微生物该病主要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主要致病病原有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偶有病毒。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被污染的挤奶机、洗乳房的毛巾、不洁的牛舍、被污染的运动场、消毒不严的牛床等。1.2饲养管理不良喂高能量、高蛋白日粮,亚硒酸钠、VE、VA缺乏都会导致奶牛营养失衡,乳房负担增加,进而引起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支原体性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多发的乳房炎之一。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易产生抗药性,常引起乳房、皮肤和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甚至菌血症、败血症和各内脏器官的严重感染。抗生素对于奶牛支原体性乳房炎治疗无效,从而导致奶牛泌乳机能减低或完全丧失最终奶牛被淘汰。该病是对奶牛养殖业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流行病学1.1病原体特性该病病原体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物门、软皮体纲、支原体目、牛支原体。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宜生长温度37℃,在28℃不生长。可从乳房、血液、脏器、生殖器官、呼吸器官、流产胎儿、关节等分离到引起牛乳房炎的病…  相似文献   

17.
奶牛乳房炎引发的经济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之一,对奶牛生产的危害性很大。乳房炎的感染途径通常是经由乳头口侵入或通过血液、淋巴感染,常由挤奶技术不熟练、奶挤不净、乳房不洁以及乳房、乳头外伤受到细菌感染而引起。另外,结核病、口蹄疫、子宫炎等也可继发。乳房炎会影响牛只的健康,并降低经济收入。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刊的乳房炎,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一)病因 该病多半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引起。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仔猪咬破的乳管伤口。此外,猪舍门栏尖锐、地面不平或过于粗糙,使乳房经常受到挤压、摩擦,或乳房受到外伤时也可引起乳房炎。母猪患子宫内膜炎时,有毒物质被吸收,常可并发此病。  相似文献   

19.
牛支原体又名牛霉形体,是导致牛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在肉牛主要导致肺炎。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对常用抗生素治疗不敏感,患牛康复后生长停滞,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多杀性巴氏杆菌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严重感染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家畜中以牛、猪发病较多。该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次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亦有经皮肤伤口或蚊蝇叮咬而感染者。  相似文献   

20.
该病多半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引起。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仔猪咬破的乳管伤口。此外,猪舍门栏尖锐、地面不平或过于粗糙,使乳房经常受到挤压、摩擦,或乳房受到外伤时也可引起乳房炎。母猪患子宫内膜炎时,有毒物质被吸收,常可并发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