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萝卜在我国民间素有“小人参”之美称,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之说。 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萝卜也极力推崇,主张每餐必食,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  相似文献   

2.
《福建农业》2007,(2):37-39
铁观音 铁观音属闽南乌龙茶,原产福建安溪县。据《清水岩志》载:“青水高峰,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传说安溪松林头茶农魏饮信佛。每晨必奉清茶一杯于观音大士像前,十分虔诚。一日,他上山砍柴。偶见岩石问有一株茶树,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夺目,异于分树,便挖了回来精心培育,并采摘试制.其茶沉重似铁.香味极佳,疑为观音所赐,即名为“铁观音”。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语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母,生之本也”。可见,“食”是亘古至今关系人类生命健康的大事。《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后汉书·食货志》:“食,谓农之嘉谷,可食之物”。这里指出了“可食之物”,以及合理食用各类食物,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可食之物已不是单纯的“嘉谷”和米、面、油、盐、酱、醋、茶了。食品除采获后的生鲜,更包括各类经…  相似文献   

4.
您的家里有考生吗?一年一度的高考渐行渐近,大家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短期内增强记忆力,提高分析解答试题的能力,保持最佳考试状态。专家指出,合理食疗胜过保健品,建议把能食用的中药和具有药性的食物结合起来,或选择某些药食兼优的食物,加水烹调成有一定色香味的汤膳,取约之性.用食之味,发挥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的协同作用,既对大脑有针对性营养补允,又有药性防治记忆力减退,减少考生失眠,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胡汉平 《新农村》2010,(10):41-41
1.多荤少素 长期大鞋摄入高脂饮食,特别是畜肉、蛋黄、奶油、动物内脏等,会升高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导致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许多人对粗粮、蔬菜不屑一顾,以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食必肥甘,吃必尽兴”,殊不知,这正好给心血管病“安营扎寨”大开了方便之门。当然,荤不可不吃,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并没有坚守在“种族”战中,而是将战场换到了“变革”上。种族战对他来说会是一场必输之战。希拉里涉足“变革”之争,反而离开了自己占优势的战场,出现战略性错误.  相似文献   

7.
<正> 本炉烧法之奇特,火力之猛烈,耗柴煤之少,作膳之快捷。它的问世,震惊了整个科技节能界,被誉为“东方神炉”。本炉在水温20℃时,用0.6公斤普通木柴(或一块蜂窝煤)25~35分钟,就可连续烧1~1.5公  相似文献   

8.
“牛衣”考     
“牛衣”一词,顾名思义,似是“牛穿之衣”。汉董仲舒论限民名田时说:“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言贫民之穷困而已。然而,“牛衣”究竟为何物?《汉书·王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奈安+六必治+微蜜"防治食葵受麦田除草剂药害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本文进行了田间试验与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奈安+六必治+微蜜"对食葵生长安全,且在食葵受麦田除草剂药害上防治效果显著,建议本区域食葵在受麦田除草剂药害时,使用"奈安+六必治+微蜜"防治药害。  相似文献   

10.
一、藏族茶文化历史意蕴及形态唐朝,当饮茶之风盛行中原大地之时,随着文成公主进藏时,佛教也从尼泊尔传入吐蕃,从此,饮茶与藏传佛教更进一步结合。至今,西藏甘丹、扎什伦布、哲蚌、色拉等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上必布茶文化之内容。据《新唐书·物产类》中载:“西藏番民多食糌粑,牛羊肉、奶子、奶渣等。其性暴,而茶所急需,故不拘贵贱饮食,以茶为主。其茶熬极红,入酥油,盐揽之,饮茶食糌粑,或,肉米粥,名土巴汤。”清朝《西藏图考》中载:“按西藏天文,星之次井,鬼之分野,明号乌斯藏,唐之吐蕃地,其纵横连属者,南界云南怒江,北界西宁河源,西极后…  相似文献   

11.
眼下有些“高尚”食鸡倾向的人,眼睛更多盯住了地方鸡。随着食鸡“讲究”风尚的盛行,地方鸡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的地方鸡具有较大的升温之势,大有地方鸡和外来洋鸡“比翼齐飞”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 狮头鹅体躯硕大,额和脸侧有较大的肉瘤,从头的正面观之如雄狮状,故称“狮头鹅”,具有耐粗饲,食量大、生长快等优点。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1.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为宜,开食前饮水称为“潮口”。用潮口的水要清洁卫  相似文献   

13.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晁错论》中感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全体经济一体化格局中,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决策层长期致力于做大做强民族企业,靠的就是这种“超世之才”的深邃眼光与“坚忍不拔”的不懈斗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在秦汉以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处理得较好,有理论,有措施.汉以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即失控,甚至“罢山林之禁,与民共之”.农田开发是森林破坏的主要因素.唐宋以后,梯田遍及长江流域以南山区.明末清初甘薯、玉米引入中国后,更在边远山区掀起毁林垦荒高潮.毁林现象迄今未能制止.故必倾把人口、森林、农田、环境和生态纳入一个宏观的用养结合规划,建立新的“林-农”系统,才能扭转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5.
粒食是人类最早的食用粮食的方法,也是我国人民现今的主食方法之一,因此,从古今粒食可以看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脉络。粒食始于何时《天工开物》中说:“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白虎通义》中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五蠹篇》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  相似文献   

16.
慧云 《新农村》2007,(4):27-27
古医书《奇效良方》中有一“容颜不老方”。该方以生姜为主药,每次三五钱,清晨煎服或沸水汤服,有防衰老、葆青春的奇特功效。早在春秋末期,先师孔子就已认识到食用生姜能抗衰老。他晚年“每食必姜”,一年四季食不离姜,但每次不多吃。在饱尝战祸、颠沛流离、人平均寿命很低的时代,孔子能活到73岁,与重视食用生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疗同义、食医同源、膳药同的、同为人存的消费意识大大增强,野生蔬菜正以其自然生长、无污染、营养齐全、风味独特且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其中马齿苋就是近几年受到人们青睐的野生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8.
素有“亚洲人参”、“植物黄金”之称的粉葛是目前和今后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是卫生部公布的唯一药食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19.
简论药茶     
茶,或者说的更确切一点:茶叶,是先用之于食,还是先用之于药,还是先用之于饮,至今看法似乎仍不十分一致。其实,从一开始,也就是说从人类认识并使用茶开始,茶与食、茶与药就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有人说药食是同源的,那么茶与食不也是同源的么!要说茶、药、食同源,溯其源,这个“源”就是“食”。在人类社会还处在低级阶段的时候,人们为之奋斗的第一需要就是“食”。“民以食为天”之说,大约就是由此而来。当时作为人类主要食物来源之一的植物,无论是根、茎、杆、枝、叶、花、果……只要是可以用来吃饱肚  相似文献   

20.
“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药食同源植物兼具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药食同源植物的运用.主要从传统营养学和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对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