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盐碱地饲用甜菜套作油葵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度盐碱地种植饲用甜菜套作油葵两种作物不同行比的4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带幅220 cm,种植4行饲用甜菜,3行油葵模式)综合效益突出,间作物油葵产量(154.21kg/667m2)最高,较对照(带幅80 cm,种植2行饲用甜菜,1行油葵种植模式)增产53.56%,饲用甜菜与其它3个处理对比产量减幅不大;其产值为2557.94元/667m2,纯收益为2131.94元/667m2,在4个处理中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1.07%和13.16%。建议处理1的栽培模式可作为甘肃河西灌区中度盐碱地首选推广应用的模式种植。  相似文献   

2.
河南高寒山区马铃薯套种玉米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河南,海拔800m以上的山区占山区总面积的45%,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4℃,年日照2103h,无霜期198d,年均降水量872.6mm。冬季长达95d以上,种植制度一年一季。马铃薯、玉米是山区的主要农作物,粮、菜、饲兼用。马铃薯套种玉米作为粮经二元结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两种作物对光热资源的不同需求,利于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多年示范,平均667m2产马铃薯1800~2400kg,产值1620~2160元;玉米440~480kg,产值651~710元,二者折合667m2产值2451~3110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棉花、马铃薯间作模式对产值和2种作物品质的影响,设计了棉花与马铃薯的2个间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上4行棉花-2行马铃薯的处理产值最高,其次为2行棉花-2行马铃薯,单作马铃薯产值最低;2行棉花-2行马铃薯处理棉花的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籽指、衣分、霜前花率最高,且纤维品质最好;单作马铃薯块茎的外观整齐度最好,且商品属性最高;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氨基酸总含量、蛋白质含量亦是单作处理最高。综合来看,4行棉花-2行马铃薯、2行棉花-2行马铃薯的间作模式可以提高群体经济效益,并能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拉萨市马铃薯和玉米间作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在拉萨市筛选适合马铃薯玉米间作的栽培模式。以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为材料,与玉米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玉米净作为对照,研究马铃薯,玉米在行比为2:2,3:2和4: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玉米在行比为3:2栽培模式下的纯收益最高,为8895.1.元/667m2,适宜在拉萨市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蔗农的水田种蔗积极性,提高蔗农综合经济效益,进行甘蔗套种马铃薯、西瓜、大豆、玉米、油葵试验,探索出甘蔗套种其它作物对甘蔗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套种比单种的产量平均高9.87t/hm~2,增7.98%;同时套种的其它作物产量平均达12.51t/hm~2,产值平均达22848元/hm~2,两种产值比单种甘蔗的产值平均高27090元/hm~2,增幅达50.9%;各套种处理对甘蔗糖分无影响。甘蔗间套种提高植蔗的综合效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铃薯间作玉米、玉米间作大豆、净作玉米、净作马铃薯、净作大豆5种种植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虽然间作时单一作物的产量、产值比净作时降低,但综合产量提高。通过调整搭配作物的种植密度可以达到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从而获得各种作物的丰收。在作物搭配时应以其中一种作物为主,另一种作物为辅,不能同时并重。马铃薯间作玉米以马铃薯为主,玉米间作大豆时以玉米为主,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恩施山区马铃薯与玉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恩施州农户巧妙地将马铃薯与玉米、蔬菜进行立体种植,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为在海拔855m的地方采用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在玉米生育期内套种两季四季豆、一季白萝卜;对照为传统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试验结果为:立体种植模式马铃薯商品薯667m2产量达615.9kg,玉米产量达614.6kg,四季豆产量达1577.0kg,白萝卜产量达2755.0kg,667m2总产值达4149.4元,净产值达3044.9元,比传统种植模式的净产值增加509.7%。  相似文献   

8.
测土配方施肥对讷河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农户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改善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每667m2净增产值102.45~142.55元,平均127.0元;较对照667m2净增产值89.35~136.25元,平均每667m2109.5元。  相似文献   

9.
对山区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既增产又增收。每667m2马铃薯产量达1 658 kg,再生稻两季产量达877.3 kg,产值达5 021.5元,纯收入达3 887.5元,比单季稻和单种再生稻效益显著提高。文章对其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薯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 m2纯效益可达5 500~8 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薯产量2 500~4 000 kg,纯效益2 500~4 600元,大葱每667 m2一般产5 000 kg左右,每667 m2纯收入3 000~4 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马铃薯||大豆、玉米||大豆以及单作条件下马铃薯、玉米、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对马铃薯和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影响不明显,大豆有效分枝数较单作分别降低了68.3%和32.1%;2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LER=1.56和1.30),间作优势明显;间作模式下公顷纯收益较大豆单作分别增加了13...  相似文献   

12.
Potato is a major cash crop for Bhutanese highland farmers, who widely use intercropping systems combining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with maize (Zea mays). Scarcity of information on existing cropping practices limits the scope of present extension programs. Experiments evaluating potato intercropping systems with maize and faba bean (Vicia faba) were conducted at Yusipang (2700 m) and Kangma (1900 m). Potato yield reductions through intercropping ranged from 0–21 percent depending on year, and location. Variation in planting geometry and maize planting date did not affect potato yield reductions. The land equivalent ratio ranged from 1.03–1.06 for faba bean and from 1.11 to 1.49 for 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s. Compared to potato as a sole crop maize intercropping increased gross benefits in Kangma by 12–15 percent with maize plant densities of 2.8 per m2. In Yusipang, gross benefits were not increased through intercropping. Reducing risks of environmental and market impacts favor the use of intercropp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在榆林采用塑料大棚早春种植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再栽培一茬番茄,每667 m2产值达到10400元,其中前茬马铃薯产量2500 kg,产值5000元,后茬番茄产量4500 kg,产值5 4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马铃薯实现早春提前供应,番茄达到秋延后上市,缩短了市场供应淡季,缓解了供求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种植模式和氮肥形态对威芋3号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马铃薯品种威芋3号,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薯玉传统间作模式、薯豆间作新模式下氮素形态对马铃薯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豆间作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比单作和薯玉间作分别增产17.2%、5.8%,并显著提高薯块粗蛋白含量和单株氮、钾含量,但使淀粉含量降低。与硝态氮肥相比较,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分别增产15.73%、13.49%;与其他两种形态氮肥相比,铵态氮肥显著提高了薯块的粗蛋白、Vc含量、植株氮、磷、钾含量,但显著降低了还原糖、淀粉含量。氮肥形态与间作对马铃薯粗蛋白、淀粉、还原糖、产量、单株氮、钾含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5.
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经济效益,研究红肉火龙果间种马铃薯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火龙果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产值和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火龙果桂香红间种的马铃薯品种兴佳2号产量达36 139.5 kg/hm~2,商品薯率达97.3%;桂香红产量达35 586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0%;与桂香红纯种相比,总产值增加52.7%,纯收入增加109.7%,土地当量比为1.13。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群体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铃薯、玉米套作是西南山区主要的种植模式,但是各地的厢宽和行比很不规范,导致玉米和马铃薯竞争关系明显,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获得综合增产的最优厢宽行比及马铃薯群体控制技术,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模式下田间配置及烯效唑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5 m开厢,马铃薯和玉米行比2:2的总产量最高,与当地1.5 m开厢,马铃薯和玉米行比1:2相比,马铃薯增产64.3%,玉米减产6.3%,全年总增产粮食14.3%,增收20.4%;盛花期马铃薯叶面喷施15 mg·kg-1烯效唑能增产21.4%,增产的直接原因是增加了马铃薯大薯率和大薯产量。大幅增产的合理使用浓度为10~15 mg·kg-1,可作为高密度、高肥水条件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可行性,通过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20 m)距离橡胶树不同位置间作花生,并开展其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表现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的花生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其中行间距橡胶树(东)6 m至(西)8 m之间6 m范围内(相当于25%的胶园面积)间作花生的产量与单作花生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的蛋白质与粗脂肪与单作花生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2013年5~7月份),间作花生的全周期间作胶园的橡胶树平均每刀次单株干胶产量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与不间作的全周期间作胶园无显著差异。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能提高胶园收益29.15%,达3 065.04元/hm2。这表明,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间作花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