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静置式热风灶烘茧试用情况初报山东省五莲县丝绸公司王善录,徐宏胜热风烘茧灶,是我省近年来试点推广的一种集先进干燥技术与传统烘茧工艺于一体的蚕茧干燥设施。其主要构成有供热系统(热风炉,鼓风机、引风机、热风管网);干燥室(灶壳、灶rl、轨道、隔热装置);电...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本文为研究热风烘茧机直干法烘茧的可行性,采用JFH-200型六段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进行一次干燥法和二次干燥法对比试验;实验结果直干法比再干法烘茧上车茧率高1.04个百分点,比胶溶失率低0.35个百分点,鲜茧出丝率高0.233个百分点,洁净高0.17分。 相似文献
10.
11.
12.
研究认为 :蚕茧干燥中室内相对湿度峰值不出现在临排气前的 82℃时段 ,而是位于鲜茧进灶 10min左右的 70℃附近 ;在现行干燥设备及控湿条件下 ,等速干燥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基本符合干燥工艺要求 ,但减速干燥阶段则相差较大 ,应进行人工补湿。对茧层含水率的测定分析认为 ,预热段加温速度会对茧层含水率产生影响 ,快速加温有利于缩短杀蛹时间 ,维持较适当的茧层含水率。但生产上以中速偏快加温方式 (加温速度 1 0~ 1.2℃ /min)为宜。茧层含水率高低与灶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二者相关系数达 0 8312 ,且相对湿度 2 0 %及以上时与 10 %及以下时的茧层含水率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6种类型的蚕茧干燥温度对蛹体适干率、茧丝品质等的影响的综合调查,认为二冲突温干燥的蛹体适干率、茧丝品质优于恒温干燥,而以头冲温度适中(110℃),二冲变温(100℃→90℃)时的蛹体适干率和茧丝品质略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推进式针型应结合车位配温及各部分温度设置,调控应相对稳定的特点,通过对比试验认为:该灶型宜采用6个车身长,且按“先长后短”,渐次减少干燥持续时间的模式配温。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采用L9(34)正交设计,探讨蚕茧收烘环节的化蛹程度、冲击处理、干燥起始温度、干燥程度等4个因素及贮藏阶段对内印茧、油茧发生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两类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化蛹程度和冲击处理对内印茧的发生有极显著影响,且因素间交互作用极显著,即化蛹当天采、售茧再加上外力冲击,内印茧发生率可达100%;凡未化蛹者,内印茧率均较低。4个影响因素对油茧的产生也均具统计学意义,若化蛹当天遭遇外力冲击,干燥时低温进烘且升温速度慢,干燥程度10成或偏嫩均将导致油茧率居高。贮藏阶段对油茧发生率有极显著影响(t=5.89,p<0.000 1),且回归分析显示内印茧、油茧之间在发生程度与趋势上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