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度测试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明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47-10249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温度测试系统,以水温为例,对温度测试系统进行开发,包括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以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对温度信号进行采集。利用LabVIEW软件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将温度数据显示、存盘并设有系统报警。系统采用多面板设计,功能明确,易于操作,显示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温度测量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构建无线温度采集系统。主程序中采用海明码校验程序进行纠错,有效降低了温度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能够实时进行温度采集、传输、温度参数的分析,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4~2014年茶园实际观测的茶树生长发育期,采用内插方法对固定观测点的茶树发育期进行订正,确定茶树平均生长发育期。通过对茶树春梢萌动到越冬冬眠不同发育期温度定量指标的研究,确定茶树生长期的最适温度上限、最适温度下限、最适温度上限极值、最适温度下限极值、受害温度、死亡温度,为静态分析茶树生长季中温度的影响程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孵化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地控制温度对生物生长和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农业恒温孵化器系统。该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PROTUES和KEIL软件进行程序设计与仿真,硬件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数据采集以及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温度,实现了温度实时测量、显示监控及自动控制恒温。为了达到孵化温度的期望值,通过按键设置所需温度的上下限,实现自动调节升温、降温、通风以及超限报警提示来控制恒温孵化,并利用PROTUES和KEIL软件进行电路调试仿真。该系统与其他孵化器相比具有功耗低,抗干扰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实现对孵化温度的实时显示、恒温控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温度是影响叶菜保鲜最重要的因素,从采收、普通保温车运输等环节对蔬菜温度变化进行跟踪,确定影响蔬菜此段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经分析发现,采收时间、保温车厢温度层、蔬菜堆码方式对蔬菜温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单站资料,对2012年12月28日铁岭站温度进行天气系统以及影响温度变化的因子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由于对地面系统移动速度、冷空气强度掌握不够准确,以及对影响当天温度变化的因子分析不正确造成此次温度预报失误。  相似文献   

7.
丁琳  朱霞 《宁夏农林科技》2011,(12):242-244
介绍了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主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对啤酒浓度检测的影响,通过用同一批号啤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各种温度条件对啤酒浓度检测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而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能对发酵温度进行巡回检测、显示和报警。经过实际测试,该系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非稳态导热理论为基础,对示例墙体温度变化和蓄放热特点进行解析。通过解析表明,后墙蓄热、温度升高过程是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蓄热量多少、温度升高特点由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变化决定;后墙放热、温度降低过程是由于外界低温引起的被动过程,后墙放热量多少、温度降低特点由外界温度决定;后墙温度变化、蓄放热变化过程是受太阳辐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被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后墙蓄热保温原理是利用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来提高后墙非稳态蓄热温度,进而提高后墙放热温度;利用保温被阻挡来减少后墙放热量,延缓后墙温度下降速率,间接提高后墙非稳态放热温度;从而使得后墙非稳态蓄放热过程在较高温度水平上进行,实现后墙蓄热保温作用。针对后墙蓄热保温局限性提出了改善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方法:一是提高后墙放热温度;二是降低后墙放热量。  相似文献   

9.
高温对水稻生育特性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稻受高温危害的时期、温度及其造成减产的原因;将气象台站报的温度即百叶箱内的温度与露天温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0.
系统采用高性能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加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和报警模块、语音播报模块、远程温度监控模块组成。该系统利用铂电阻PT100采集温度,通过12位AD转换芯片TLC2543对温度信号采样、转换,将结果送入单片机中通过数码管显示并可以实现按键语音播放,同时,利用射频通信技术进行远程温度监控。结果表明,温度采集能够精确采集外界温度且误差小于0.1℃,测量范围为0~90℃;温度上下限设定时伴有语音提示,步进值精确到0.05℃;实际温度超出所设温度上下限时,会发出报警声。最终还将会前方的数据传送到后方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记录监控对象出现的异常状况的准确时间,以备查阅。  相似文献   

11.
根据Landsat TM数据,利用单窗算法对洞庭湖区域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出湖区地表温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反演成果可靠误差小,湖区温度比周边植被、裸露地地表温度偏低,湖泊冷湖效应明显;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紧密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改善湖区生态环境、加强科学规划洞庭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压力传感器存在温度漂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优化算法。首先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电路得到电压U_b与电流I的关系,因其存在很大的温度误差,须要采用适当的补偿方法对外界温度造成的误差加以修正。然后通过压力传感器输出电压U与温度T、压强P、电源波动γ的关系建立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分别在18.4、32.5、41.8、65.6℃共4个温度点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利用蚁群算法进行寻优和自适应调整发挥系数的特点作为聚类算法确定RBF神经网络基函数中心,选取BP算法、RBF算法、基于蚁群的RBF算法3种方法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非线性温度补偿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蚁群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补偿精度最高,收敛速度最快。将此研究应用于冲量式谷物流量传感器中,可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作物层温度的模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同时分析温室环境因子与作物层温度的关系,对室内温度、净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VPD)等环境数据进行作物层温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玻璃温室作物层温度,作物层上部和下部温度模拟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0 6、0.8...  相似文献   

14.
百叶箱内温度与露天温度的实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3~2007年对南阳地面观测站的百叶箱内外温度进行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露天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和百叶箱内的温度日、年变化一致,但露天温度变化更为剧烈,考虑目前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极端天气的不断发生,露天温度更加接近生活环境温度,对露天温度的观测很有意义。在掌握初步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百叶箱外温度预报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海龙  何小平  陈建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93-6995,6997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松花粉气流干燥技术的工艺参数。[方法]以松花粉水分和产量为指标,分别对气流干燥的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和物料温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最后用Design-Expert8.0.6的Box-Behnken试验,对松花粉气流干燥工艺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并优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气流干燥松花粉的最优工艺为进风温度155℃、出风温度65℃、物料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1 h,同时对该工艺下得到的松花粉萌发力和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测,符合产品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松花粉干燥提供一种更快速、方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就温度对水稻浸种、破胸、催芽过程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水稻浸种、催芽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18B20的温室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彩蓉  胡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870-17871
温室温度监测是控制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传统温度调节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温室高精度、快速采集及响应的要求。进行了基于DS18B20的温室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经济性好、适合于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控、温控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对2010—2012年连山、建昌日最低、日最高气温与T639 2 m温度预报进行检验,发现T639 2 m温度经过线性订正后对温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葫芦岛201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T639 2 m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天空云量、850 hPa温度平流等因子与地面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再经过综合订正,T639 2 m温度可作为预报员温度预报的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在高度的自动化,在温室大棚蔬菜的生产中,人们也逐渐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化控制。目前,就温度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很多,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各式各样,如采集温度后,然后通过手动调控进行升温或降温控制的半自动化控制方法、采用单片机对采集温度和预设稳定进行对比,然后通过控制命令来控制升温或降温操作和将基于模糊技术的模糊控制器和单片机结合的方法对温度进行控制等等,到底哪一种方法对温度的控制更精确、温度,系统设备更经济可行呢,这成为广大菜农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作物温度及其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温度是作物与周围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结果,作物温度的变化是有效监测作物生长状态的观测指标,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将物体红外热辐射转化为物体表面温度图。综述了影响作物温度变化的因素,包括品种特性、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光照、温度、水分、CO2浓度、湿度、风速、种植密度、施肥等,阐述了作物植株温度监测技术在作物生长状态监测上的应用,总结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作物监测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展作物温度及作物热红外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