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不同毒力株雏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迅速传布的以肝炎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是世界广泛传布,发病年龄从2日龄到3周,成年鸭有抵抗力,在1950年Levine等首先描述了鸭病毒性肝炎,在长岛对雏鸭引起严重的损失,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养鸭地  相似文献   

3.
4.
雏鸭肝炎病毒的提纯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六种方法提纯Ⅰ型鸭肝炎病毒SC毒株,以电镜观察法比较了提纯效果。以“氯仿去脂—硫酸铵沉淀-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的病毒材料纯度最高,电镜下观察到的病毒颗粒,细微结构清晰,大小约20~40nm,背景中杂质极少.  相似文献   

5.
对7日龄健康非免樱桃谷雏鸭通过人工感染鸭肝炎病毒后,雏鸭成活率,提前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96.15%,同时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88.46%,发病后在给予中药制剂组的达到80.77%。结果显示出中药制剂具有抗鸭肝炎病毒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9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并测定了感染雏鸭在接种后12、24、48、96、168h和14d时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葡萄糖含量(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均降低。仅总蛋白在接毒后24h有一过性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AST/GOT)、谷丙转氨酶(ALT/GPT)的活性升高;胆碱酯酶(CHE)仅在接毒后12h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在接毒后12、24和96h表现出明显变化,其中接毒后12h和96h呈降低状态。接毒后24h升高。血清尿酸(UA)的浓度在接毒后168h降至最低值。以后便恢复正常。血清肌酐(CRE)的含量在接毒后12h降低。随后在24h升高。其他时间无变化。血清钙(Ca)、磷(P)变化无明显规律。血清α-淀粉酶(α-Amylase)活性在整个试验期间无明显变化。说明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雏鸭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与患1型鸭肝炎雏鸭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鸭肝炎病毒诱导雏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鸭肝炎病毒(DHV)病毒株背部皮下接种7日龄健康雏鸭,研究其不同时期诱导淋巴细胞及其他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表明,DHV能引起试验鸭淋巴细胞明显凋亡,维持时间较短,在36h达到高峰。揭示该病毒致病机理与淋巴细胞凋亡从而引起的免疫抑制相关。除淋巴细胞外,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凋亡不明显,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新型鸭肝炎病毒”实验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毒后24-48h为感染鸭死亡高峰,试验发病的死亡率为80%;感染雏鸭肝、脾、胰、肾的组织病理变化分别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坏死性脾炎,胰局灶性坏死及肾小叶的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肝、肾组织的脂肪染色结果表明,肝脏有脂肪蓄积,而肾脏未见有脂肪蓄积。  相似文献   

9.
10.
1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高死亡率传染病。为探究该病的致病机理,本实验用患鸭病毒性肝炎死亡的鸭肝脏制成病毒组织液,并用该组织液人工感染3日龄健康雏鸭。对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测定了部分健康雏鸭和濒临死亡时的感染雏鸭的血糖、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13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液葡萄糖、血液淀粉酶、胆碱脂酶含量在病发后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显著升高;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在病发时略微下降。上述的试验结果提示:雏鸭患鸭病毒性肝炎后肝脏受损最明显,同时胰腺、肾脏也受损严重。  相似文献   

12.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 ,测定雏鸭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研究SOD和MDA在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雏鸭感染中毒株和强毒株鸭肝炎病毒后 3d ,血浆中SOD的活性 (中毒株组为 (6 3.72± 8.88)和强毒株组为 (75 .90± 8.41)显著低于对照组 (94.79± 6 .5 9) (P <0 .0 5 ) ;而强毒株组血浆MDA含量 (13.6 2± 2 .0 8)则在感染后 1d就显著高于对照组 (7.6 9± 0 .2 6 ) (P <0 .0 5 ) ,中毒株组雏鸭血浆MDA含量 (14.90± 1.6 5 )在感染后 3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7.70± 0 .6 6 ) (P <0 .0 1) ,而弱毒株组雏鸭血浆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雏鸭感染鸭肝炎病毒后血液中GSH—Px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测定雏鸭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血浆中GSH-Px的活性下降,其中弱毒株组在感染后5d的GSH-Px活性(53.44±2.30)显著低于对照组(60.70±2.00)(P<0.05)。  相似文献   

14.
雏鸭发生水中毒闫栋,闫家志(绥棱县寿牧局·152208)雏鸭水中毒比较罕见,近两年来连续发生多起雏鸭水中毒。造成雏鸭大批死亡,使养鸭专业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去今两年连续发生5起雏鸭水中毒,1995年发生一起,199...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感染鸭肝炎病毒对雏鸭肝组织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毒力的鸭肝炎病毒(DHV)感染雏鸭,在感染后第1,3,5和7d分别测定对照组和试验组雏鸭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表明,试验组在人工感染后第5d MDA含量显著升高,丙GSH-Px活性明显降低,提示自由基参与了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生发展过程,在DHV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自由基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雏鹅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市某鹅场饲养的7日龄雏鹅发生以昏迷倒地、头后仰、角弓反张、四肢痉挛划动等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病,死亡率为43%.剖检病变主要是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胆囊肿胀,胆汁充盈,部分鹅肝脏可见表面出血点及斑状条纹.为弄清发病原因,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常用消毒药中选择一种对鸭肝炎病毒河南株(LY.DHV)最有效的消毒剂用于鸭肝炎疫区鸭场的消毒,试验将不同消毒剂按照一定浓度梯度稀释后接种9日龄鸡胚选出不引起鸡胚死亡的最大消毒剂浓度,然后用此浓度作为终浓度再次接种9日龄鸡胚继续孵化,观察鸡胚死亡比例,测定消毒剂对LY.DHV的杀灭效力。结果表明:这几种消毒剂对LY.DHV的杀灭效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农尔乐、菌毒杀、金典、百毒净、百毒灭,农尔乐和菌毒杀能显著降低鸡胚的死亡率,消毒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免疫酶组化法对试验感染雏鸭体内鸭肝炎病毒的分布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病程短和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病变是肝脏肿大和肝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本病白1945年Levine和Hofstad发现以来,现已呈世界性分布。本试验以鼠抗DHV抗体为一抗,HRP标记的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DHV抗原的免疫酶组化法,并以此对人工感染雏鸭不同组织器官中的DHV精确定位和分布测定,为探讨鸭病毒性肝炎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