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调查与制图是土壤学的一部分,特别是土壤地理学的重要后续部分,通过讲课与实验实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通过分析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存在的土壤野外调查技术方法陈旧、效率低,调查内容单一及制图方法落后等不足,提出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便引导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在土壤调查与制图方面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考核方法等对策,以适应现代教学和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土壤调查数据体量增大,已有分析制图效率无法满足成果产出需求,需要一套数据分析制图软件集合,降低土壤调查数据的分析制图门槛,提高制图效率,助力土壤调查成果的有效沉淀。【方法】文章基于B/S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式,采用了WebGIS技术用于处理用户与制图要素的交互,采用了虚拟化技术用于算法环境的隔离,采用流式文件读写技术处理大体量数据的输入输出,采用了WebGL渲染着色技术用于制图成果的可视化,从算法和应用两个维度设计了土壤制图工具各组件的逻辑关系与交互模式。【结果】设计实现了土壤调查成果制图软件,集成了IDW反比例加权插值算法,克里格插值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等算法函数,开发了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肥力评价和土壤适宜性评价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操作步骤原子化,计算过程固定化,计算参数可配置。【结论】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土壤制图难度,提高土壤制图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航空象片进行土壤普查,是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的一项技术改革,在技术方面有一些新问题如:对土壤航测制图的评价、航片土壤判读制图方法及转绘方法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提高当前土壤普查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使土壤调查及制图工作产生一个技术上的跃进。今就近几年来工作中的体验,对土壤航测制图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如下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制图则是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绘制准确的土壤空间信息是农林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30年,土壤养分预测性制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以及阐述土壤养分预测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土壤调查法、空间插值法、土壤-景观模型法、遥感影像法,并分析了当前在土壤制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讨论了未来土壤养分制图的发展前景,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土壤制图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土壤预测性制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贵州土壤资源的特点、问题及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形特点,分析了贵州土壤的水平、垂直及区域地理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全省土壤资源数量与质量(包括肥力性状、土壤等级)状况,剖析了土壤资源特点,揭示了土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贵州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口的剧增、土壤的退化和环境的恶化,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政府和社会所关注的核心。由于土壤资源信息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土壤信息和相关信息,因此,利用GIS技术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是近年来普遍的趋势。概述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Soil 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SRIS)的概念、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介绍了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在数字化制图、土地资源评价和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精作农业"各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中国的土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沈阳农业大学土壤调查与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提出推动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制图则是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绘制准确的土壤空间信息是农林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30年,土壤养分预测性制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以及阐述土壤养分预测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土壤调查法、空间...  相似文献   

9.
土壤系统分类是定量的土壤分类系统,因此面向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制图应具有明确的土壤类型和清晰的土壤类型界线.按照传统土壤调查的主要剖面、检查剖面、定界剖面的思想与办法,采用空间内插技术,在研究区的4条实验路线上共挖掘了128个剖面点,通过这些剖面点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确定了研究区的土壤类型并勾绘了土壤类型界线.土壤类型图与土壤景观图叠加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与土壤景观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土壤景观可为土壤剖面点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岸带土壤的发生形成和土壤资源的特点,确定海岸带中比例尺土壤图的制图原则、目的和内容。在制图程序和制图技术上保证制图质量,在表示方法上既便于读图和用图,又含丰富的土壤信息。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农技服务》2013,30(7):757-758
土壤资源是承担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类土壤的总称,属固定性自然资源,国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的适宜性,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土壤资源不仅在农业方面作用巨大,更对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起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因此对土壤资源利用的调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笔者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怀宁县土壤资源利用主要存在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及人为与自然共同作用三大因素的影响。结合怀宁县土壤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土壤改良与保护的对策,为怀宁县土壤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航摄资料进行土壤调查,国外已有10~20年的历史,很有收益。利用航摄资料进行土壤调查的特点和局限性1.特点(1)使调查成果更加准确航摄资料作为土壤判读的工具和土壤制图的底图,能详细地、准确地弄清地表、地形、水文网、植物、农用地、道路等。除了大、中地形外,还能表示出与微地形相联系的变化、土壤和植被的不均一性。并且土壤的某些性质如侵蚀度、盐渍度、碱化度、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历史土壤调查结果进行信息抽提与整合近年来得到国际科学界高度重视。高精度土壤时空信息可用于土壤与环境质量评价、耕地保育、抗旱防涝减灾、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与农产品污染防治等众多领域,是现代科学研究和管理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工具。中国近代进行过多次土壤调查,积累了大量土壤调查资料,已具备构建土壤时空数据库基础条件,但多年来各地调查资料分散存留,丢失损毁严重,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本研究目标是对中国不同时期土壤调查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图件、具有坐标的土壤剖面点与土壤采样点信息进行收集、提取与整合,构建中国数字土壤图数据库CDSM(China digital soil maps),以满足科学研究和管理对高精度土壤时空信息的需求。【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土壤调查资料状况与国际土壤调查主题变化趋势,完成了CDSM数据模型设计,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土壤调查资料进行信息抽提与整合建库的工作边界。还建立并采用了海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智能化海量空间信息分析软件包IMAT(Intelligent mapping tools),通过总计180多个分段流程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完成了对各地异源、异质、异构、异形土壤资料的信息抽提和CDSM构建。【结果】CDSM库收入的土壤资源与土壤质量信息在时间上覆盖了30多年,空间覆盖中国全境,要素类型有描述土壤要素地带性分布特征的面图层和描述土壤采样点信息的点图层两种。面图层精度主要为1﹕5万大比例尺。点图层为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二普)完成的10万个剖面和二普后完成的具有地理坐标的土壤剖面采样点和耕层采样点数据。CDSM规模宏大,能以100 m×100 m空间分辨率提供具有时间序列和地理坐标的土壤信息,信息内容既含土壤类型、母质、土体构型、分层质地、机械组成等慢变化土壤信息,也含土壤有机质、氮、磷、钾、酸碱度、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快变化土壤质量信息,不仅可用于了解土壤质量现势状况,也可用于预测土壤质量变化。【结论】CDSM库数据模型既能有效收录中国各地30多年来进行的各类土壤调查科学记载,实现按时空序列或按主题类型的调用和分析,也便于延展和扩充,可将各地在新一轮土壤调查中完成的土壤采样点信息汇入S90PT点图层中。在CDSM构建过程中,其阶段性数据产品已为多家科研单位、多个部门应用,今后随着CDSM库增补、在时间尺度上的延伸和主题类型上的增加,CDSM库土壤时空信息将会在各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克什克腾旗土壤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及对该地区土壤调查,得出克什克腾旗盐碱土主要分布在达里湖自然保护区内。同时,通过ArcView制图软件,制作出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图。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省多次土壤调查与制图资料的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成图比例尺和国家标准地形图,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土壤系统分类原则为依据,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与制图综合以及图斑颜色设计等,提出了福建土壤图集编制的若干技术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主要国家土壤调查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世纪末100多年以来各国实施的土壤调查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土壤分类调查、农田土壤基础地力调查与评价、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所需农田化学性状采样调查和以土壤环境质量为主题的调查。土壤分类调查是近代各国最早开展,也是在全球最广泛实施的土壤调查,主要目的是弄清成土过程导致的土壤资源类别差异及其分布特征。由于自然条件下成土过程可达数万年,分类调查的主要产出——土壤图和各类土壤典型剖面理化性状表,具有很长的时效性,广泛用于各研究领域。各发达国家在20世纪完成全国性分类调查之后,未再进行新的、全国性的土壤分类调查。中国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通过较高密度地面采样完成的大比例尺土壤图和与之匹配的10余万个典型剖面数据表,精度和指标丰富度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分类调查成果,可供科学界和各行业长久使用。在人均耕地资源紧缺的中欧国家,为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和农民对更方便、好懂的农田土壤质量指标的需求,20世纪中叶以来,通过高密度地面采样,进行了农田土壤基础地力调查与评价,为每个田块建立了具有官方认证性质的农田土壤百分价指标和基础地力底档。这一调查结果广泛用于土地与农田管理、税收、农业补贴、农田租赁、交易、借贷、保险等行业,成为各行业不可缺少的农田土壤质量百年基础数据。中国人均耕地面积较中欧国家更少,但至今农地管理中土壤质量信息短缺,难以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合并管理,需要探索与中国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田基础地力调查、评价方法与运行机制,为每个田块建立精准、可靠、科学、可长期使用的基础地力底档。对施肥推荐及耕地保育所需农田化学性状采样调查的总结显示,发达国家已将该类调查纳入科学施肥和耕地保育技术支撑体系。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技术水平,构建并保障技术支撑体系运行,比开展全国性农田土壤养分普查更为重要。多年来,中国土壤肥料领域从基础研究到农民田间应用的全链条中,应用技术与农技推广两个环节比较薄弱。中国至今尚未发布适合各地农民田间应用的分区、分类、量化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技术指标,也缺少能对农民进行针对性指导的智能化手段。在占中国作物总播种面积 23.6%的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农田上,农民过量施肥情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农民经济效益,并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弥补技术支撑体系中的短板成为合理施肥和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20世纪末以来,为了解土壤和环境污染与变化,科学制定控制对策和检验控制效率,各国陆续启动了环境主题的土壤调查。随着3S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新的土壤调查普遍采用数字土壤制图方法替代传统人工制图。而准确界定调查目标,全面了解与调查目标相关的研究进展,了解可用的相关基础图件和辅助信息,在此基础上确定地面采样原则、采样密度、采样土层深度、需要采集的其他辅助信息,是未来科学实施各类土壤调查的关键,可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省多次土壤调查与制图资料的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成图比例尺和国家标准地形图,以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土壤系统分类原则为依据,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与制图综合以及图斑颜色设计等,提出了福建土图集编制的若干技术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土壤分类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根据土壤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土体构型、土壤属性的异同,进行分类和比较,从而构成一个由不同分类单元组成的土壤分类系统,以反映各类土壤间发生上的联系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土壤调查制图和资源评价以及土壤的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土壤分类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土壤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土壤分类制的特点,以期能在实际工作中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9.
利用航空相片进行土壤调查,首先要收集调查区域的现有文献和制图资料,特别是航空相片和地形图等航摄资料。文献资料和制图资料可以帮助土壤调查者了解航空相片摄影影像的内容,而这个内容首先能对调查地区的通行情况、道路有无以及地形、地质、植被特征等给予清楚的概念。因为航空相片是地面瞬间的真实记录,并且能具有地面的立体模型,土壤调查的领导者和组织者首先要利用航空相片仔细地了解所要调查的区域,弄清调查地区的景观特征,然后布置土壤剖面样坑、选择调查线路、制作相片略图或相片平面图等。因此,必须要根据所调查区域(大队、公社或县)的总面积估算出  相似文献   

20.
应用模糊模型识别的方法对水田土壤进行等级评定与制图,不仅可以排列出全部图斑的等级优劣顺序,而且可以评定所属等级,定量化地编制区域性土壤资源评价图.所以,它比模糊综合评判法更为合理,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