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 ,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 ,恢复体质 ,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 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 ,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 ,加快生长。因此 ,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 0 6~ 0 8m ,使水温能较快升高 ,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 ,勤注水。  相似文献   

2.
杨保国 《新农村》2006,(2):18-18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  相似文献   

3.
抓好开春后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 一、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勤注水。对  相似文献   

4.
<正>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 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m,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00,(1)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1.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2.调节水质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新水,并每亩用20~30千克  相似文献   

6.
张势  邱海 《新农村》2004,(2):20-20
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充分发挥肥效,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  相似文献   

7.
一、勤灌新水。初春鱼池的水深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地升高,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力差的鱼池,在加注新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摄食,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塘水位应控制在0.6~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允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对保水差的池塘,在加注新水时,不要一次大量注水,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水深,以防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相似文献   

9.
<正>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  相似文献   

10.
一、"三早"."三早"指韦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具体要掌握以下四要点。  相似文献   

12.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具体要掌屋以下四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 108.为防治鱼病,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①提早放养,提早开食。改春放为秋放,春季水温上升,提早开食,鱼很快进入正常生长加强鱼体抵抗疾病能力。②合理混养和密养。根据鱼池水深、水质、饵料供应等情况,确定各种鱼搭配比例放养数量。  相似文献   

14.
孙书静 《新农村》2007,(4):23-23
1.调节水位,提高水温早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至1.2米;室内外养鳖池应换去大部分陈水,水深控制在0.5米左右。2.提早开食,科学投喂水温升至7~8℃时,部分鱼儿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逐渐增大,投饵量应由少到多。  相似文献   

15.
王文彬 《新农村》2024,(4):35-36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季鱼塘的饲养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由于春季气温低,鱼苗活动少,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因此,应格外重视饲养管理技术,确保养殖增产增效。1.注意合理放养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气温慢慢回升,亲鱼种逐渐进入摄食生长的好时机,抓好此时亲鱼的培育管理,能促其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加快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促进性腺发育,为亲鱼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1.分池放养为了掌握亲鱼生长发育情况,便于安排催产繁殖,宜在水温10℃左右时将原来集中在面积  相似文献   

17.
抓好春季鱼塘的饲养与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而且由于早春气温低,鱼苗活动较少,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抓好早春鱼塘管理,能促使鱼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开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步增强。及时加强鱼塘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早开食,还有利于恢复鱼体健康,增强其抗病力,延长生长期。所以开春要不失时机地抓好这项工作。一、分期灌水早春水温较低,鱼体较小,池塘的水不宜一次灌满,应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与鱼体的生长而慢慢加高水位。通常每半月左右灌注1次新水,逐步使池塘水位应达到80—100厘米。注水时进水管道要  相似文献   

20.
冬季池塘水温低水质稳定,鱼类活动力弱,适应性强,鳞片紧密,捕捞和运输时不易受伤,可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鱼类仍能摄食生长,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期。实施冬放鱼种能及早得到稀疏放养,提早适应环境,提早摄食,加快生长。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塘冬季整修与消毒,改善鱼塘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