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谈谈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耕地是我国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坡耕地综合治理已成为东北黑土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论述了黑土区坡耕地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及推行坡耕地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北黑土区的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迫在眉睫。实践证明,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治理中具有占地少、动土量小、用工少、投资小等特点,能够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沟蚀,减轻面源污染,改善土壤水肥状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快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新技术,建议在东北黑土区广泛试验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传统顺垄耕作为对照,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坡耕地不同治理措施的保水效应和保土效应以水平梯田最佳,效应值分别为70.64%和77.61%,大小顺序为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地>横垄>对照,保土效应要优于保水效应,对照和横垄的土壤侵蚀程度表现为轻度,地埂植物带和水平梯田表现为微度;容重、蓄水容量、有效蓄容和稳定入渗率表征坡耕地治理措施土壤水源涵养效应指标的大小顺序为地埂植物带>水平梯田>横垄>对照.  相似文献   

4.
论黑土区水蚀坡耕地改造的措施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耕地总面积为 5 6 8万hm2 ,其中坡耕地占 75 %以上 ,目前坡耕地土壤结构恶化 ,板结严重 ,黑土层变薄 ,地力减退。除了坡面长、汇流面积大、径流冲刷能力强等自然因素外 ,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和耕作、轮作制度不合理也是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兴修梯田、改进不合理的耕作轮作制度等是当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技术措施和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黑土区坡地退化不仅降低水土资源质量,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探索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层厚度及退化规律,为区域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支持.选取吉林东辽杏木试验基地内坡度6°和10°2个坡面为研究对象,以已有水保措施的8°坡耕地中位作为对照,研究黑土区坡耕地不同坡位土层厚度和土壤退化程度.结果 表明:1)研究区土壤厚度20 ...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原因,黑土层在逐年减少,黑土区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等工程相继实施,黑土区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对目前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体系以及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同时指出:技术是基础,政策是保障,管理是根本,为东北黑土区进一步的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东北黑土区土层每年正以0.3~1.0cm的速度流失,40~50 a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根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分区划分,松辽流域确定了水土流失严重的漫川漫岗区、低山丘陵沟壑区、农牧交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圆满完成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建设 ,要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及合同制 ,加强质量监督和监测工作 ,积极采用新技术 ,加强政策研究 ,搞好宣传 ,动员社会各界关爱黑土地并投资保护、开发黑土地。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东北黑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虽然开垦年限不长,但由于广泛发生的水土流失,退化严重。从东北黑土区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出发,分析了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及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希望为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坡耕地为对照组,系统地研究了3种典型水土保持措施:水保林、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带对桓仁浑江流域坡耕地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变化的影响。2013年3—9月,共采集了336个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了3种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样品中的TN和TP含量均显著高于未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坡耕地土壤中TN和TP含量。其中,水平梯田土壤中的TN和TP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6%和35.7%。地埂植物带土壤中的TN和TP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4%和37.4%。3种综合措施(水保林、水平梯田、地埂植物带)协同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可使TN和TP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9.2%和30.6%。研究可为坡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4,他引:30  
在 8~ 15°的红壤坡地上 ,对水土流失作了 14年的定位观察。结果表明 :水土流失与土壤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密切相关。红壤坡地一经开发利用 ,径流量就成倍地减少 ;而侵蚀量在开始的头 2年成倍增加 ,第 3年后趋于稳定。土壤侵蚀量与坡度呈极显著的对数正相关 ,坡度每增加 1°,土壤侵蚀量递增约 12 0 t/ (km2·a) ;土壤侵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的负指数相关 ,当植被覆盖度 >6 0 %时 ,土壤侵蚀量在 2 0 0 t/ (km2 · a)以下 ;土壤侵蚀量与耕种方式密切相关 ,等高耕种的侵蚀量仅为顺坡耕种的 1/ 6。应用土壤肥力平衡观点 ,提出了 Q2 红色粘土母质发育的红壤侵蚀允许指标为 <30 0 t/ (km2· a) ,为红壤坡地水土流失的防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红壤坡地果园水土保持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典型的红壤坡地建立标准径流小区进行试验,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植被覆盖度和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南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水平梯田裸露的梯壁上植草后,其拦蓄地表径流和控制土壤侵蚀的能力分别提高22.5,30.62倍。  相似文献   

13.
红壤缓坡地不同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西进贤采用径流小区实验,以自然裸露为对照,研究分析果园、农地、草地、农果复合、草果复合等不同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筛选红壤侵蚀区缓坡地水保效益最佳的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与自然裸露相比,单独的果园、农地、草地模式地表径流降低幅度为24.22%~46.83%,农果和草果模式地表径流量分别减少43.7%和53.22%,差异显著(p〈0.05);(2)与自然裸露相比,果园、农地、草地等经营模式土壤侵蚀量降低幅度为23.63%~78.30%,而农果和草果复合模式则降低了66.66%和76.06%(p〈0.05);(3)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具有相关性,且同一雨强降雨量条件下,不同经营模式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都不同;(4)农果、草果复合模式能有效减轻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是红壤侵蚀区合适的土地经营模式,建议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天然降雨径流小区的5年试验资料,研究了地形因素的坡度和坡长与水土流失量的关系,以及降雨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坡地水土流失量与坡度和与坡长关系的幂指数变化,均与降雨过程中的30min最大雨强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分析得出了反映地形坡度、坡长和降雨因素影响坡地侵蚀的多因素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15.
凌源市推广“金字塔”模式开发治理成效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水土保持》1996,(2):38-41
凌源市推广“金字塔”模式开发治理成效显著刘海潮,张凤山,祁放(辽宁省凌源市水利局,122500)凌源市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总结、提高,形成了一林戴帽,二林围顶,果牧拦腰,两回穿靴,一龙坐底的产金字塔"综合治理模式JI988年经...  相似文献   

16.
表土结皮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人工降雨方法,模拟在无结皮、轻微结皮和严重结皮3种不同发育程度下,表土结皮对坡地产流产沙及磷钾流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结皮具有降低产流、减少产沙的作用;坡地土壤磷钾流失过程均呈幂函数衰减趋势,无结皮坡地衰减速率最快;随着结皮不断发育,钾素流失形式以浸提态为主,逐步被溶解态所取代,磷素始终以泥沙浸提态流失占优势;与无结皮相比较,轻微结皮坡地磷和钾流失总量分别降低了20%和9%,严重结皮分别降低了52%和77%。因此,表土结皮具有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延缓坡地土壤质量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坡耕地土壤水再分布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坡耕地降雨后0-100cm土壤含水量消退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耕作措施,降雨后土壤水分再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相似,即土壤水分人渗后,表层0-10cm内土壤含水率急剧降低;20-60cm的土壤含水率开始有增大的趋势,随后逐渐减小;60cm以下的土壤含水率略有变化。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再分布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不尽相同,覆膜垄向区田措施保水效果最好,裸地最差。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分析与野外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坡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崩解速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EPIC(土壤侵蚀和生产力影响估算)模型计算了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研究了东北丘陵漫岗区坡耕地抗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0—5cm土层<20—25cm土层<40—45cm土层,坡下部<坡上部,7°<10°。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中值粒径无明显变化规律。(2)土壤崩解速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它与土壤容重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好。容重越小,有机质含量越高,崩解速率越小。(3)土壤崩解速率随坡度和坡位变化规律一般表现为:坡上部>坡下部,7°<10°。(4)该区坡耕地土壤可蚀性K值处于0.20~0.40之间,土壤抗蚀性能较弱,应加强土壤抗侵蚀研究及水土流失方面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不同间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云南山地种植措施不合理、水土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进行了玉米间作蔬菜和草带等不同种植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8月份玉米间作马铃薯的径流量比玉米裸地单作减少37.4%;7月、8月份玉米间作白菜的土壤侵蚀量比玉米裸地单作分别减少46.7%和58.2%;7,8,9,10月份玉米间作混播草带(处理G)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68.9%,74.6%,84.5%和82.1%(P〈0.01);玉米间作白菜、间作马铃薯、间作辣椒总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47.O%,43.8%和10.2%(P〈O.01);玉米间作草带(处理D,G)总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显著减少60.8%和70.0%(P〈0.01),玉米间作马铃薯的总径流量比玉米盖膜单作减少21.0%;在低雨强、中雨强和高雨强下,玉米间作处理的平均侵蚀量分别比玉米裸地单作减少35.7%,61.4%和70.2%。说明玉米间作蔬菜和牧草能有效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在高强度降雨中,其水土保持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