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的构建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构建了一种新的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 ,并对杨陵柔嫩艾美耳球虫地理株进行了分离 ,对继代增殖的纯种卵囊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单卵囊分离技术简单易行 ,单卵囊感染成功率可达4 0 % ;该虫株对雏鸡有很强的致病性 ,经口接种 1× 10 5个孢子化卵囊 ,致死率高达 80 %。 相似文献
6.
安徽部分地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单卵囊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纯种柔嫩艾美耳球虫虫株,从安徽省巢湖市、霍邱县、定远县3个地区患球虫病的鸡场采集3株混合球虫,培养至孢子化,分离单卵囊接种1~7日龄的雏鸡,感染后7~12 d,收集卵囊,然后通过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3个地区的单卵囊感染成功率分别为50%、57%和29%,各虫株经生物学特性和PCR鉴定均为柔嫩艾美耳球虫。研究表明:1.0%琼脂单卵囊分离法简便且成功率较高,利用特异性引物PCR鉴定虫株,为纯种地方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组成1个遗传变异较大的大型艾美尔球虫株作为早熟选育的背景。方法从河北省无极县、河北省张家口市、浙江省舟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四川省乐山市、云南省昆明市6个不同地区的兔场采集兔粪,收集卵囊,培养至孢子化。根据大型艾美尔球虫的形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琼脂板法单卵囊分离技术将混合兔球虫种分离开,单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当有大量卵囊排出时分别收集不同地理株的卵囊,孵化后接种无球虫兔,1×10~4卵囊/只,在接种后6~16 d的排卵期间,每天収粪、计数,并记录每只兔的排卵量。结果单卵囊接种的成功率为88.9%;用1×10~4个卵囊接种无球虫兔后,不同地理株的卵囊产量,张家口株最多,依次为无极株、南京株、乐山株、昆明株,舟山株最少。结论单卵囊分离的成功率较高,不同地理株排卵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用30只7~10日龄无球虫美国七彩山鸡分离纯化环颈雉艾美尔球虫卵囊.75只3周龄无球虫山鸡随机分为四组,第1,2,3组每只山鸡分别经口接种9070,5.0×10~4,9.98×10~4个孢子化环颈雉艾美尔球虫卵囊,第4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感染组在感染后第4d 出现临床症状,第6d 出现血便,第7d 第2,3组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分别为19%和40%.大体剖检病变以盲肠病变最为显著,表现为盲肠粘膜中前期出血,中后期盲肠短缩,粘膜部分脱落,肠壁变薄或增厚,肠内形成干酪样肠核,肠壁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快速地为酵母生产提供优良菌株,采用核糖体DNA ITS-1(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序列分析法,对27株酵母菌(其中24株为酿酒酵母属中的酿酒酵母(S.cerevisiae),其他3株分别为汉逊酵母属中的多形酵母(H.polymorph)、克鲁维酵母属中的乳清酵母(K.marxianus)和红酵母属中的粘质酵母(R.mucilaginosa))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提取这27株酵母菌的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能将酵母菌株鉴定到属的水平;对PCR扩增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大多数酿酒酵母菌株之间的ITS-1序列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序列中的一段Ploy-T上,最少的有7个T,最多的有13个T。研究还用Phylip 3.6等DNA序列分析软件对不同ITS-1序列的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出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并纠正了长期认为是酿酒酵母的两株酵母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宁夏某规模化绵羊场大肠杆菌和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靶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细菌病原分离,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检测;采用大肠杆菌16S rRNA引物进行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使用DNA Star软件将分离菌株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采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系统发育树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对靶器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观察到金属光泽的黑色单一菌落,在血平板中有溶血环的灰色圆形单一菌落,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共分离得到3株菌株;麦克马斯特法检测显示,粪便中有卵圆形、表面光滑的孢子化艾美尔球虫卵囊,其平均OPG为2200,属于轻度感染;对3株菌株16S rRNA扩增片段与阳性对照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肠系膜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组织黏膜层绒毛溶解坏死、黏膜上皮结构丢失;回肠固有层内有球虫虫体,呈嗜酸性圆形;空肠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有镰刀状球虫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获得E.tenella纯株,进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对已经建立的球虫单卵囊分离技术进行改进,用分离的单卵囊胶囊接种雏鸡。同时应用PCR方法对收集的单卵囊分离株进行球虫种类鉴定。[结果]20只试验鸡中有15只粪便中分离到卵囊,感染成功率为75%。PCR扩增结果表明该单卵囊分离株为Etenella。[结论]采用单卵囊胶囊进行接种,操作简便,既节省了接种时间,又降低了接种难度,且大大提高了接种成功率,为球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2.
The seco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2) of Leucocytozoon eaulleryi was amplified byPCR using a pair of conserved primers and cloned into the T-T windows of plasmid pGEM-T easy vector. Theinserts were successfully sequenced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TS-2 plus flanking sequence (ITS2-+-) wascomposed of 270 nucleotides, and the ITS-2 was 113 bp in length. The ITS-2 of L. eaulleryi was analysed byNCBI Blast, and the degree of homology of the ITS-2 of L. caulleryi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Eimeriatenella, Candida tropicalis and Saccharomyces kluyveri and others by wDNA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ITS-2 of L. caulleryi is characteristic and has the greatest similarity with E. tenella (21.2%). 相似文献
13.
E.tenella吉林株单卵囊的分离及PCR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①试验动物。1日龄海兰公雏,购自长春市北方鸡场。饲养于150℃,消毒1h的隔离器中,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喂不添加任何抗球虫药的全价饲料,喂前80℃高温消毒30min。②试验虫种。单卵囊分离用虫种,为该实验室从球虫严重临床发病鸡盲肠中分离。③试剂。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于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12000及PCR相关试剂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④仪器。 相似文献
14.
15.
E.tenella吉林株单卵囊的分离及PCR鉴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In order to get a purified strain to carry out the relative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about E.tenella. [Method] The single-oocyst isolation method was improved and the isolated single-oocyst which was put into capsule was fed to chicken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lected oocysts were identified by PCR method. [Result] The oocysts were isolated from feces of 15 chickens among that of 20 chickens 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75%. The 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ingle-oocyst strain was E.tenella. [Conclusion] The inoculation of single oocyst capsule was simple, besides, this method did not only save time but also declined inoculation difficulty, increased infection rate and provided good 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research of coccidian.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海南沼虾遗传方面信息,利用ITS-1分子标记技术对珠江海南沼虾群体作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其ITS-1片段在1700~1900 bp之间,较日本沼虾短;②其碱基含量变化范围为:27%~30%(A),27%~31%(G),14%~16%(C),43%~46%(G+C);③其ITS-1序列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SSR序列信息,具体为(AG)n,(GA)n,(AGT)n,(AGC)n,GCA)n重复,在个体中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00%,100%,25%,12.5%,12.5%.(AG)n,(GA)n是多态位点;④BLAST比对结果表明,海南沼虾同日本沼虾和刀额新对虾都有较高的同源性.此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海南沼虾ITS-1方面研究的空白,同时也为海南沼虾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堆型艾美尔球虫cSZ1基因序列,为研制球虫疫苗提供候选抗原。[方法]根据堆型艾美尔球虫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RT-PCR扩增堆型艾美尔球虫长春株cSZ1基因并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发表的堆型艾美尔球虫cSZ1基因序列相比,堆型艾美尔球虫长春株cSZ1基因发生了5个核苷酸变异,两者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7%,两者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61%。堆型艾美尔球虫长春株cSZ1基因ORF内有2个变异位点。其中,A185G变异导致了所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结论]cSZ1基因编码蛋白可以作为球虫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