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桑和蚕种都是茧丝绸生产的基础,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区52年从江苏引进改良蚕种,在安康县示范饲养成功后,逐步淘汰农家土种到56年实现良种化。地区蚕种场于56年筹建,58年投产。现已成为一个设备齐全,生产体系比较完整的国营种场。截止86年,共生产普种63个品种,计1952301 相似文献
2.
3.
清水乡蚕业经过7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近两年清水蚕业形势严峻,连年呈下滑趋势,这无疑阻碍了蚕桑生产基地建设的进程,亟待我们剖析现状,寻求对策,以期清水蚕业下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能够持续稳步健康发展.1 现状及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通过剖析了江苏省在茧丝绸“一体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指出了实行产业化经营中应注意和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蚕业经济,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实现我市经济翻番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市小康社会的突破口.为了进一步发挥南充传统蚕桑丝绸产业的优势,在此,本人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南充蚕业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谈一些见解,仅供领导和业内人仕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1997年统计,全省129个县(市、区)发展有蚕桑生产,其中30个被确立为蚕桑基地县(市、区),年发种、产茧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左右。年产茧在50万公斤以下的有90个县(市、区),但发种、产茧量只占全省总量的 20%左右,这类县(市、区)被称为蚕业次产区。在这90个县(市、区)中,约30个位于城市经济圈,蚕桑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萎缩,而其余的60余个县(市、区),大都分布于经济不发达,比较贫困边远的地区,自然条件有利于蚕业的发展,只是由于各自多种原因,蚕业发展缓慢,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因此从广义上讲,这60余个县(市、区)是蚕业的可发展区,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发展而成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10.
11.
12.
蚕茧、丝绸,是我市的拳头产品,也是振兴经济的支柱产业.蚕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与蚕业管理体制、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桑、蚕、种、茧、丝、绸以及产品交换,虽属种、养、商品流通的农工、贸不同领域,但它却是一个唇齿相依、血肉相连的多学科、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能够加强宏观调控、解决首尾衔接、相互支持、彼此照应、良性循环、协调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普格县,是彝族聚居县,全县13万人口中彝族占70%,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从1980年开始栽桑养蚕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4年蚕茧产量9708担,而从1994年至2000年的六年间,仅增产蚕茧1260担,陷入了徘徊的局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退耕还林的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长防 相似文献
14.
15.
<正>近年来,射阳县蚕桑生产坚持"上规模、创特色、量质并举"的发展思路,突出基地建设,硬化设施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实现了蚕桑生产的稳步发展。目前,该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 相似文献
16.
1 2005年蚕业生产工作的回顾1.1 2005年蚕业生产工作取得的实效一年来,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在各级党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克服了管理体制不顺、技术人员不稳、生产投入不多、自然气候多变、工业污染加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把握形势,迎接挑战,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强化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7.
桑树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栽桑养蚕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优势,发展蚕桑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