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冬春季节密闭式鸡舍的通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通风方式及在鸡舍环境控制中的调控作用 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我国鸡舍通风方式也从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通风为主的鸡舍发展到现在全密闭鸡舍横向与纵向自由转换通风,通风系统模式的改进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自然通风:不借助机械动力进行的通风,对外界环境依赖较大.②横向通风:横向通风又有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正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外面的新鲜空气吹入鸡舍,舍内的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从窗子或排风口排出,这种通风方式对于控制进入鸡舍的空气质量比较方便,否则使用的不多;负压通风是鸡舍侧墙上的风扇将鸡舍内空气排出产生负压,使舍外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这种通风方式现在多用于鸡舍冬季最小通风.③纵向(负压)通风:鸡舍一端安装水帘,另一端安排风扇进行负压排风.这种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系统适用于夏季鸡舍最大通风.④混合通风:除有蒸发降温系统的纵向通风外在鸡舍侧墙安装一定数量的进风口,鸡舍中部安装1~2台供冬季最小通风使用的排风扇,根据季节的需要可以进行横向与纵向通风的转换,有条件还可以由电脑对风门开关的大小和横、纵向的通风模式转换进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
环境控制是雏鸡生长发育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温度、湿度、光照、密度的控制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育雏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控制是雏鸡生长发育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温度、湿度、光照、密度的控制技术要点,以期为提高育雏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建设环境安全型鸡场,应从鸡舍的空气、饲料、饮水、粪便4个方面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总量,同时应确保畜禽生活的舒适度。期间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梁帆  刘振涛 《猪业科学》2021,38(8):86-91
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文章在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河北省208个规模猪场为例,对猪舍环境控制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规模猪场的猪舍环境控制中,通风控制和光照时长控制效果良好;环控设备和能源亟需更新;夏季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方式有待改进。针对河北省规模猪场在猪舍环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养猪场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国家禽孵化行业近年来飞速的发展,孵化成绩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孵化成绩的提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品质良好的种蛋、性能优异的孵化设备、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适宜合理的孵化环境等。为了更好的打造适宜合理的孵化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环境控制系统在孵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对规模化孵化场正压环境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同行企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正压环境控制系统简述正压环境控制是利用空调新风机组,通过FIK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对孵化场而言,孵化率及鸡苗品质是其立身之本,一切有利于提高孵化率及鸡苗品质的因素都是孵化从业者需要考虑、优化的对象。本文从外部环境、孵化室内环境两个方面就孵化场环境控制要点做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蛋鸡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温度、氨气、光照和二氧化碳等,其中温度和氨气是鸡舍冷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控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明确蛋鸡对重要环境因子的生理反应机制对鸡舍环境控制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鸡舍内主要环境因子对蛋鸡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温度和氨气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生理影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  相似文献   

9.
夏季奶牛舍环境控制和设备运行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幸开 《中国奶牛》2011,(18):61-64
夏季环境调控是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重要工作,防暑降温设备设施的部署到位以及高效运行是防暑降温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牛场牛舍饮水改进、环境控制、喷淋设施和管理维护工作几个方面,对上海及周边地区奶牛场夏季防暑降温环境控制和设备运行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 1舍内环境控制 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喂、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和拣蛋。  相似文献   

11.
控制鸡舍环境,能创造出优良的饲养环境去抑制病原体滋生和传播,可从根本上杜绝产生诱发疾病的外部因素而造成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药物用量,降低成本费用,1人大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种鸡舍环境控制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又把商品鸡环境控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实践与走访调查,成活率可提高3%-4%,料肉比可降低0.15-0.2,经济效益可观,现作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培养环境改善和厌氧发酵的需求,本研究通过采用抽气负压发酵法进行厌氧环境的制造和有害代谢物的排除,以提高发酵效率和芽孢转化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通氮气正压发酵法,抽气负压发酵法能够创造严格厌氧环境,减少培养环境中甲酸、乙醛、乙醇、丁酸的含量,显著降低有害代谢物及氧气对丁酸梭菌的生长抑制作用。丁酸梭菌菌体浓度达到3.56×109 cfu/mL,芽孢浓度达到3.52×109 cfu/mL,分别较传统通氮气正压法提高了5倍和10倍。本研究为实现丁酸梭菌的高密度发酵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指导。 [关键词] 丁酸梭菌|负压发酵|液态发酵|抽气  相似文献   

13.
刘刁 《猪业科学》2019,36(1):98-100
猪的生产性能会受到营养、遗传和环境等的影响,对规模化养殖场来说,人们愈加重视环境控制问题。给猪只创造一个舒适、干净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猪只的生产能力。京津冀地区的养猪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控制问题,影响着猪只的生产力和猪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对京津冀地区养猪场的环境控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其中存在的环境控制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09,(8):42-42
进入保育期的仔猪对环境和饲养管理措施要求都比较严格,生产上要注意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仔猪成活率。 1控制环境 创造与哺乳期相似的环境,让仔猪尽快适应新的圈舍环境,也可在断奶后将母猪赶出,仔猪留在产房内,7d后再将仔猪放入保育舍。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技术的主要成就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养鸡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环境因素对养鸡生产的影响愈来愈显著.论文分析了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的三个不同目标与作用,讨论了光环境、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等主要环境控制的参数,并综述了现代养鸡环境控制技术已经取得的主要成就、发达国家在养鸡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养鸡环境领域迫切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外引进的猪种在中国越来越难养,猪病越来越多,死淘率居高不下。要想养好这些外来猪种,必须保障好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猪的抵抗力,使其能抵抗环境微生物的侵袭;二是控制好环境微生物,切断其传播途径。现代养  相似文献   

17.
饲料浪费会增加成本.包括基因、环境控制和饲料质量在内许多因素都会导致饲料浪费.通过关注以下7个方面来实行质量控制计划从而达到减少饲料浪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猪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加强猪场的环境控制已成为发挥养猪生产潜能、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增加养猪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猪场的环境包括猪场的选址、规划、布局等猪舍外环境和温度、湿度、光照等猪舍内环境,本文从外环境和内环境两个方面对猪场舍的环境控制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1改进鸡舍环境,加强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尽量使用通风降温设施,用风机进行负压或正压通风,用湿帘加湿以降低舍温。1.1加强室内通风采用纵向通风法降温,先关闭门窗,在后门设置排风口,在前门设置进风口。在排风口处根据舍内空间大小,均匀合理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沿鸡舍的纵轴通风,开动风机后平均舍温可降低8~12℃。  相似文献   

20.
集约化密集型的饲养模式给舍环境及场内环境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舍环境控制不良及污染物的积累是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和死亡率上长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畜禽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制约性的大问题。解决和防止舍环境及场内环境污染的积累,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成活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