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化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
3.
二化螟绒茧蜂以低龄幼虫在滞育的二化螟幼虫体内越冬。实验条件下还可寄生芦苇螟和荻蛀茎夜蛾。该蜂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平均产卵119粒,在寄主体内的出蜂量与寄主龄期呈线性正相关,寄生在4龄寄主体内的发育速率最快,蜂体大小与寄主出蜂量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对寄主二化螟幼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 (Matsumura)寄生对寄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幼虫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观察并测定了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引起二化螟幼虫血细胞数量、延展、存活、吞噬和包囊作用以及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二化螟幼虫血细胞总数在寄生后1天即显著高于对照。其中,颗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在寄生后的数量变化均与血细胞总数变化相似,颗粒血细胞在寄生后3天、浆血细胞在寄生后0.5天起即分别与其对照差异显著,但两种血细胞在血细胞总数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与对照多无显著差异。二化螟幼虫血细胞延展能力在寄生后0.5天受到显著抑制,此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同时寄生可增加寄主血细胞的死亡率。寄主幼虫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在寄生后2天起显著降低;包囊作用则在寄生后1天起显著降低。二化螟幼虫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后,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但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说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使寄主二化螟幼虫的免疫反应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5.
稻田常用农药对四地区二化螟盘绒茧蜂雌成蜂的触杀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稻田常用农药对二化螟幼虫期优势寄生性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at-sumura)的毒性,采用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杀虫剂原药以及18种常用农药制剂对扬州、安吉、金华和乐清4个地区二化螟盘绒茧蜂雌成蜂的触杀毒性。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原药中氟虫腈、毒死蜱和三唑磷对该蜂毒性较高,杀虫单、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次之,氯虫苯甲酰胺则最低。12种杀虫剂制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3种阿维菌素相关制剂对该蜂毒性相对较低,其余均具高毒性;4种杀菌剂中的异稻.三环唑对该蜂高毒,苯甲.丙环唑次之,井岗.蜡芽菌(井冈霉素)和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则毒性最低;2种除草剂中苄嘧.丙草胺毒性高于苄.二氯。此外,同一种药剂对不同地区雌蜂的毒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菜粉蝶绒茧蜂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予州  任顺祥 《昆虫天敌》1989,11(3):130-135
本文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法,Taylor幂法则以及其它聚集指标等方法,分析研究了菜粉蝶绒茧蜂种群(茧块)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菜粉蝶绒茧蜂茧块在甘蓝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以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群之间是随机的,茧块的聚集是由寄主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此外,利用分布型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商洛地区小麦、玉米暴食性害虫粘虫幼虫寄生性天敌——粘虫绒茧蜂,寄生率为7.35~43.75%,以五、六龄幼虫寄生率最高,完成一个世代需18~19天,有效积温为410~425日度,在自然界年发生2~3代,羽化出蜂最为适宜的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75%~80%,温、湿度过高过低则影响蜂的羽化和寿命。并对成蜂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稻纵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利用措施,结果表明:该蜂有孤雌生殖特性,1 头雌蜂平均一生产卵51 .8 粒,稻纵卷叶螟二龄幼虫期最易被该蜂寄生,施用农药应避开二龄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1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田间监测时,其覆毛卵块易与绒茧蜂茧块混淆。本文利用数码显微系统(VHX-6000,KEYENCE)对草地贪夜蛾覆毛卵块和绒茧蜂茧块的识别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描述,发现两者在颜色、质地、形状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掌握这些区别特征,有利于提升田间草地贪夜蛾卵的调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生境中水稻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并比较了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与水稻栽培制度明显不同的三个地区即安吉、嘉兴和兰溪单季稻、双季晚稻与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自然寄生情况。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类以安吉地区相对较多,二化螟绒茧蜂是三地共有的主要寄生蜂。嘉兴与安吉稻田中二、三代二化螟的卵寄生率均很低。幼虫寄生率,各地均以茭白上的为相对较高。三个地区中,单季稻田与双季晚稻田内幼虫寄生率均以兰溪地区相对较高,茭白田内寄生率则以安吉地区相对较高。在嘉兴与安吉,二化螟绒茧蜂与稻螟小腹茧蜂两者发生的时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虫酰肼对水稻二化螟的拒食、致死作用及田间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 ,虫酰肼 (RH- 5992 )对水稻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具有较高的拒食活性 ,2mg/L以上可使 4龄二化螟在 2d内停止取食 ,而 0.2mg/L即可显著抑制其生长发育 ,导致幼虫最终不能化蛹。虫酰肼对不同日龄二化螟均具有较高活性 ,对初孵蚁螟 ,40mg/L的杀虫效果高达 97.8% ,对于 1~ 7日龄幼虫 ,120mg/L的防治效果均在 90 %以上。虫酰肼对二化螟的致死历程较长 ,致死时间因浓度和二化螟龄期不同而变化 ,浓度增加对 l~ 4龄各龄期致死时间影响较小,而 6龄时 ,随浓度增加 ,致死时间明显缩短 ;在同一低浓度下 ,随着虫龄增加 ,致死时间明显延长 ,高浓度下 ,致死时间与龄期增加无明显相关性。虫酰肼无杀卵活性 ,对卵寄生蜂安全。田间试验表明 ,20%虫酰肼 (F) 1.5L/hm2 对二化螟、大螟 Sesamiainferens、三化螟 Scirpophaga incertulas枯心和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本地自然越冬代罹病的水稻二化螟幼虫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两个病原真菌JL003和JL005,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树进行分析,并采用浸渍法研究了2个菌株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毒力作用。鉴定结果表明,菌株JL003和JL005分别为渐狭蜡蚧菌和球孢白僵菌,其中,渐狭蜡蚧菌侵染水稻二化螟为国内新近报道。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渐狭蜡蚧菌JL003对二化螟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53.0%和46.0%,球孢白僵菌JL005对3龄和6龄幼虫的致死率为94.0%和93.0%。对低龄和高龄二化螟幼虫,菌株JL005对二化螟的致死率均明显好于菌株JL003,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钻蛀性害虫,常年发生危害严重,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产量损失。寄生蜂是二化螟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和生物防控天敌资源,对田间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本文主要就二化螟寄生蜂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二化螟卵寄生蜂和幼虫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及优势种利用、二化螟幼虫越冬滞育期间寄生蜂对越冬幼虫种群基数的控制和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的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并探讨寄生蜂对二化螟生态控害功能的评估,尝试提出二化螟寄生蜂生态控害功能研究应在越冬代重视二化螟盘绒茧蜂、稻螟小腹茧蜂和中华钝唇姬蜂对越冬滞育幼虫的生态控害潜力、非越冬世代则重点发掘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等卵期优势寄生蜂以降低田间二化螟卵的孵化率、减轻二化螟幼虫为害率,以期为提升寄生蜂的生态控害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大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棉大卷叶螟幼虫为寄主,对其幼虫期的一种重要寄生蜂——卷叶螟绒茧蜂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羽化高峰期为上午的6:00—10:00和下午的15:00—17:00;雌雄比为0.66:1;有92.6%的雌蜂当日交尾,且仅交尾1次;未交配的雌蜂也可产卵寄生,羽化成虫均为雄性。在17—33℃条件下,卷叶螟绒茧蜂成蜂寿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提供蜂蜜水时寿命从17℃的12d降到33℃的2d,而清水对照的成蜂寿命从17℃的6d降到33℃下的不足1d。卷叶螟绒茧蜂既可以产卵寄生致棉大卷叶螟幼虫死亡。也可通过成蜂的产卵器刺破幼虫体壁并吮吸寄主体液而致害虫死亡。对雌蜂的寄生和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描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卵田间诱集的方法获得赤眼蜂Trichogramma寄生卵,室内培养羽化后,解剖并观察其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同时进行rDNA-ITS2序列分析,确定其为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Ashmead.BLAST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采集的供试赤眼蜂ITS2与广东的稻螟赤眼蜂相似性高达99.3%~100%.本研究首次确证吉林省存在寄生水稻二化螟的稻螟赤眼蜂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18.
协调应用稻田耕沤、性引诱剂诱蛾及Bt防治第一代二化螟等措施,即在越冬代二化螟盛蛹期耕沤稻田、在盛蛾期挂放性引诱剂、在第一代二化螟盛卵期施用Bt,对第一代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不同类型诱捕器挂放同一企业同一批次生产的二化螟性引诱剂,其诱蛾量有明显差异,水盆诱捕器诱蛾量最高,为蛾类通用型诱捕器的2~6倍。  相似文献   

19.
潘战胜  黄晓英  吴剑 《江西植保》2005,28(3):139-139,138
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是一种生物防治方法,无毒,无残留,而且操作简便.为了验证二化螟性引诱剂诱杀效果以及在测报上应用可行性,2004年我们制作了三种诱捕器进行诱蛾试验,效果明显,现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热激蛋白是一类胁迫蛋白,在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基因转录等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二化螟热激蛋白的研究进展。目前,已在二化螟体内鉴定出11种热激蛋白,它们分别属于热激蛋白90家族、热激蛋白70家族、热激蛋白60家族和小分子量热激蛋白家族。这些热激蛋白在二化螟生长发育中的调节作用也各不相同;同时,热激蛋白(Cshsp90,Cshsp70和Cshsp60)还与水稻二化螟的滞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同的热激蛋白对温度的响应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对高低温都有响应型、对低温响应型和对温度不响应型。最后,分析了二化螟热激蛋白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