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叶蝇普遍发生的是豌豆潜叶蝇和菠菜潜叶蝇,前者属双翅目潜蝇科,主要为害豌豆、蚕豆、萝卜、白菜、甘蓝、番茄等作物;后者属双翅目花蝇科,主要为害菠菜、甜菜、萝卜等蔬菜。局部发生的还有葱潜叶蝇。一、危害症状潜叶蝇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蛀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形成灰色隧道。豌豆潜叶蝇隧道呈曲折状,菠菜潜叶蝇隧道呈丛状,里面残留有虫粪,有时还可见幼虫,留下的表皮呈半透明水疱状。幼虫有时  相似文献   

2.
潜叶蝇又称拱叶虫、叶蛆,是一种双翅目小型蝇类,主要以幼虫在叶片内蛀食叶肉进行危害,在叶片上形成弯弯曲曲的蛀道,破坏叶片的正常组织,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可造成叶片脱落、植株早衰,给作物生产蔬菜种植带来不良影响.近年来,潜叶蝇在河南省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无论是大田作物、蔬菜或观赏植物,都有潜叶蝇的发生.现将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门峡地区板蓝根潜叶蝇有豌豆潜叶蝇和美洲斑潜蝇两种,以豌豆潜叶蝇危害为重.豌豆潜叶蝇1年在板蓝根上完成4代;美洲斑潜蝇1年在美洲板蓝根上完成5代.均以蛹在被害叶片组织内越冬.该类害虫在气温凉爽的山区发生较重.受潜叶蝇危害,常造成叶片提前脱落.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证明0.6%海正灵EC1000X、1.8%阿维菌素WPS3000X、1.8%阿巴丁EC2000X、48%乐斯苯EC1000X、1.8%爱福丁EC2000X对板蓝根潜叶蝇防治效果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蔬菜潜蝇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豆类、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上发生的潜蝇种类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番茄斑潜蝇[L.bryoniae(Kaltenbach)]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 Goureau),美洲斑潜蝇是其中的优势种;美洲斑潜蝇主要为害豆类、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番茄斑潜蝇主要为害瓜类和茄果类蔬菜.而豌豆彩潜蝇则以为害叶菜类蔬菜为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发生的潜蝇以美洲斑潜蝇为主.瓜类蔬菜发生的主要是美洲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而叶菜类蔬菜发生的则主要是豌豆彩潜蝇。  相似文献   

5.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寄生蜂对3,4日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混合寄生后,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明显高于布氏潜蝇茧蜂,以2日龄做寄主时,结果则相反;混合寄生与单独寄生相比,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没有差异,布氏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下降.在25,35℃条件下,混合寄生的结果是长尾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高于布氏潜蝇茧蜂,在15℃条件下,两者的出蜂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水稻潜叶蝇在黑龙江垦区稻田发生较为普遍,是危害十分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水稻育秧时,结合浇最后一次苗床水施用杀虫剂来防治本田前期水稻潜叶蝇已成为常用方法,一般喷施氧化乐果,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氧化乐果的防效已明显下降,难以有效地控制水稻潜叶蝇的危害.为此,2001年黑龙江省七星、八五三农场进行了阿克泰防治水稻潜叶蝇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研究了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当寄主橘小实蝇幼虫供两种蜂同时产卵寄生时,2种蜂的各自寄生率与其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2种蜂共存时的总寄生率比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存在时的寄生率显著提高,与布氏潜蝇茧蜂单独寄生相比无差异。2种蜂均能寄生已被另一种蜂产卵寄生的寄主幼虫。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后0、24、48 h再供布氏潜蝇茧蜂寄生,2种蜂后代个体在寄主体内发育过程中,布氏潜蝇茧蜂数量逐渐减少,长尾潜蝇茧蜂数量无变化。布氏潜蝇茧蜂寄生后24或48 h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长尾潜蝇茧蜂个体比例逐渐下降,而布氏潜蝇茧蜂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潜叶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类小型昆虫,俗称拱叶虫、夹叶虫、叶蛆等。在我国主要有4种,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豌豆彩潜蝇,前三种斑潜蝇是1994年以后从国外陆续传人我国并在蔬菜上发生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也是潜叶蝇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春季豌豆寄生蜂复合种群的消长及其对豌豆彩潜蝇的控制效果,明确潜蝇寄生蜂的保护利用价值.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春季,对沈阳师范大学有机蔬菜创新技术研发基地露地豌豆田的豌豆彩潜蝇及其寄生蜂复合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沈阳地区5月上旬始见豌豆彩潜蝇幼虫虫道,6月中旬前后种群数量达到峰值;豌豆彩潜蝇的寄生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问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相似文献   

12.
蔬菜4种潜叶蝇危害状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勇 《北京农业》2005,(6):10-11
在蔬菜上主要有4种潜叶蝇,分别是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和豌豆彩潜蝇,其中前3种斑潜蝇是从国外陆续传入我国并在蔬菜上危害的,豌豆彩潜蝇是我国的自然种.以下识别4种潜叶蝇危害状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豆秆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秆黑潜蝇,别名:豆秆蝇、豆秆穿心虫,属双翅目、潜蝇科。  相似文献   

14.
豫西山区小麦黑潜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黑潜蝇(Agromgza ambryua yanonis Mais),又称小麦潜叶蝇,小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Agromyzidae).是豫西伏牛山区闻歇性发生的一种小麦害虫,有些年份发生特别严重.70年代以来,我们在豫西山区的栾川、汝阳两县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对其防治进行了试验.现将调查和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的害虫,主要为害豆科作物,大连地区20世纪70年代得到有效根治,30年未见发生。种子市场放开后,豆秆黑潜蝇死而复生,有迅速蔓延的势头。2005~2007年,在大连市金州区亮甲店镇、杏树屯镇局部大豆田发生黑潜蝇,使大豆减产30%~50%。1.形态特征豆秆黑潜蝇体形小、迁飞距离短。成虫为小型蝇,  相似文献   

16.
应用软X射线拍摄结合人工接种和系统剥查方法,查明豆秆黑潜蝇在7月下旬至8月份发生期间的各虫态历期,幼虫蛀入主茎的节位与途径,各日龄幼虫为害主茎的虫道长度与形状以及各日龄幼虫的特征。所有这些可供大豆品种抗蝇性鉴定之用。  相似文献   

17.
大豆根潜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Kato)又叫豆根蛇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大豆根蛆、豆根蛇蝇、潜根蝇等。大豆根潜蝇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华北及山东等大豆主产区,尤以东北地区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的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悬挂不同颜色黏板的方法,研究水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对颜色的趋性.结果表明,水稻潜叶蝇对不同颜色的敏感性不同,总体趋性表现为黄色>白色>绿色>红色>黑色>蓝色.生产上可利用水稻潜叶蝇对黄色、白色较强的趋性进行害虫控制或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菜田潜叶蝇的种类识别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育光  秦卓  赵飞  孔维娜 《山西农业科学》2013,(12):1365-1367,1399
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现已发现为害蔬菜的潜叶蝇害虫4种,即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Blanchard)、葱斑潜蝇L.chinensis(Kato)和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zia horticola(Goureau)。因其形体小,形态易混淆。从外部形态、取食、寄主等方面对4种潜蝇加以区别,同时总结了潜蝇在山西的发生规律,以供广大植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kato)又叫豆根蛇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俗称大豆根蛆、豆根蛇蝇、潜根蝇等。 一、分布及危害大豆根潜蝇主要分布于大豆主产区,在国内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其中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