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亚硫酸氢钠、柠檬酸、EDTA、抗坏血酸4种抑制剂对清徐黑鸡心葡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黑鸡心葡萄在贮藏、运输过程中防褐变添加剂的配方。结果表明:柠檬酸、EDTA、抗坏血酸对PPO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3种抑制剂联合作用的最佳组合为A1B2C2,即柠檬酸0.04mmol·L-1,EDTA0.08mmol·L-1,抗坏血酸0.08mmol·L-1。PPO活性的抑制率达到85.67%。  相似文献   

2.
石榴叶片富含多酚物质,为抑制石榴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β-巯基乙醇(BME)、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亚硫酸氢钠(NaHSO3)、四硼酸钠(Na2B4O7)为PPO抑制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PVP+1%BME对石榴叶片中PPO活性的抑制率为26%,4%PVP+6%BME的抑制率为45%,4%PVP+1%BME+1.5×10-2 mol/L NaHSO3的抑制率为78%,4%PVP+1%BME+1.5×10-2 mol/L Na2B4O7的抑制率达100%。因此,4%PVP+1%BME+1.5×10-2 mol/L Na2B4O7为最佳PPO抑制剂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皮部位采用NaNO2-AlCl3-NaOH测定总黄酮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个品种中叶、茎、果核和果皮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0.34~86.23 mg/g,总多酚含量介于0.54~43.33mg/g,其中黄皮品种的含量普遍低于山黄皮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排序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综合对比,龙州单核山黄皮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果皮和叶部位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的DPPH·、·OH和ABTS+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96.01%、92.23%和76.96%,分别与0.03、0.03和0.01 mg/g抗坏血酸(Vc)清除率相当,对应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33、0.45和0.52 mg/mL;不同部位的各抗氧化活性强弱也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加以深入研究开发。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均为黄皮与山黄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物质基础,且多酚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抑制剂对白肋烟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硫脲、亚硫酸氢钠对白肋烟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以1.0mmol·l-1聚乙烯吡咯烷酮喷洒叶片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54.55%;1.0mmol·l-1硫脲浸泡烟叶抑制效果次之,抑制率为48.31%;在喷洒和浸泡两种处理方法中,均以亚硫酸氢钠的抑制效果最低。  相似文献   

5.
植物多酚氧化酶及其活性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植物就多酚氧化酶类型、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生理功能、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张福平  屈佳慧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5):134-136,146
对豌豆果实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可迅速催化焦性没食子酸的酶促反应,而对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二酚则催化活性较低豌豆果实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40℃,底物浓度与酶活性成正相关;抗坏血酸、柠檬酸、四硼酸钠和EDTA-2Na对豌豆果实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抗坏血酸、柠檬酸对酶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加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个小麦品种萌发期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分析,结果表明,7个小麦品种资源中,PPO活性变化范围在30.60~70.20 u/(g·min)之间,平均值为49.40 u/(g·min),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PPO活性是不稳定的,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成熟干籽粒(0 h)PPO活性最低;萌发过程中不同品种的PPO活性的变异系数有一定差异;小麦籽粒萌发过程中品种和萌发期对PPO活性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用4种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处理备烤烟叶,与对照进行烘烤比较试验。通过对烤后烤烟样品总酚、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烘烤前鲜烟匀浆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检测。比较结果显示:常规烘烤条件下4种抑制剂对烤烟多酚含量无明显影响;在不当的烘烤条件下,4种处理样品的多酚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对烤烟多酚降解抑制作用最强的是NaDiCa,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弱些但无异味,它们可能是防止不当烘烤导致烟叶褐变的有效抑制剂。鲜活烤烟匀浆中4种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NaDiCa,聚乙烯吡咯烷酮,EDTA和硫脲。匀浆酶活性检测结果与整叶烘烤处理后烤烟样品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不完全一致,可能是不同抑制剂在烟叶组织中渗透性不一致引起,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皮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综合开发利用黄皮,选择黄皮枝条、果皮、果肉和种子4个部位,采用95%乙醇浸提,得到4个部位的提取物,采用分光光度法,考察该4个部位提取物的多酚含量以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黄皮果皮、枝条、果肉和种子浸膏的多酚含量分别为165.6μg/mg、152.0μg/mg、131.8μg/mg和117.5μg/mg;在0.05~2.0mg/mL,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呈量效关系,且清除率和半数清除率(IC50)均为果皮枝条果肉枝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受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侵染后多酚氧化酶(PPO)基因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根据不同作物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序列的相似性,筛选出长春花多酚氧化酶基因Pw PPO引物,PCR扩增得Pw PPO基因片段,运用qRT-PCR和生理生化方法分析长春花嫁接黄龙病芽后,不同时间长春花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长春花受黄龙病菌侵染后,叶、主茎和根中Pw PPO基因的表达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0 d上调表达4.23、12.64和33.80倍,不同组织中Pw PPO基因上调表达的时间和幅度不同。染病长春花的叶、主茎和根中PPO活性分别在嫁接后30、35和45 d为对照的2.87、2.10和1.89倍。【结论】Pw PPO基因表达量与PPO活性成正比,与长春花抵抗黄龙病菌侵染的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海南本地黄皮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0.5%、1.0%、1.5%和2.0%壳聚糖作浸泡果实处理,以0%壳聚糖浸泡果实为对照,研究壳聚糖浸泡处理对黄皮果实贮藏效果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上壳聚糖处理能将果实贮藏期延长至28 d,好果率在84%以上,能明显抑制果实质量损失;1.5%以上浓度壳聚糖浸泡处理能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较高的固酸比;壳聚糖浸泡处理果肉和果皮的MDA含量和PPO活性表现低于对照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表现高于对照的趋势,表明壳聚糖浸泡处理能减轻果实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和增强果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1.5%为壳聚糖浸泡处理的最宜浓度。  相似文献   

12.
黄皮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的调查、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优质黄皮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培育优良苗木、园地选择、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保果、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包装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水杨酸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分别测定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油脂的过氧化值,探讨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结果】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均呈正相关,当其浓度达0.12m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50.0%;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对油脂的抗氧化性随着黄酮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活性,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黄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从黄皮果核、黄皮果皮、黄皮枝叶3个部位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峰面积归一法得出各类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黄皮果核挥发油中鉴定出4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78%;枝叶中检索出35种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1.36%;果皮中检索出35种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95.10%。3个部位的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烯类、醇类等,但主要成分类型及含量差异很大;果核和果皮中的很多成分都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5.
黄皮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8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36个黄皮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扩增产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相似系数在0.90~0.97之间,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在相似系数为0.91的水平上,36个黄皮种质可分为6组,与传统形态分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RAPD分类比形态分类更严格,说明传统形态分类有待结合RAPD等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提取黄皮叶中黄酮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433-1435
使用超声波法提取黄皮(Clausena lansium)叶中的黄酮,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与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法能提高黄酮的提取率、缩短处理时间.橄榄黄皮叶中黄酮的提取率高于鸡心黄皮和黑皮黄皮.优化的黄皮叶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40℃、超声处理时间40 min、料液比1∶60(m∶V,g/mL),此条件下黄皮叶中黄酮提取率为3.62%.  相似文献   

17.
从文献计量分析看我国黄皮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1997~2006年我国黄皮的相关文献,按文献年份分布、作者地区分布、期刊离散程度和主题类型进行分析,阐述当前黄皮的研究现状,并揭示黄皮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及鉴别其黄酮种类,为黄皮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乙醇浓度、浸提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等提取参数,同时还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初步鉴别.[结果]对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5%、固液比1∶20、浸提温度55℃、浸提时间1.5 h、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40 s,该提取工艺条件下,黄皮叶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3.28%,比常规方法高0.27%(绝对值).通过颜色反应鉴别,初步确定黄皮叶提取液中黄酮的种类主要为双氢黄酮、查尔酮和黄酮醇等.[结论]以微波辅助提取黄皮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用时短、稳定性好等特点,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的天山雪莲果为材料,研究了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最适温度,拟合了米氏方程并求得了Km、Vmax,并探讨了不同抑制剂对PPO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天山雪莲果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温度为45℃;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61mol/L,Vmax=776.4U/min·g;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抑制剂对PPO的抑制作用大小为:NaHSO3﹥L-cys﹥Vc﹥柠檬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