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苕子根瘤菌选育研究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总站张志芳,张榕毛苕子(Viciavillosa)是我省河西地区用于麦田套种的主要豆科饲草(兼绿肥)作物,以麦收后充分利用水、热、光资源,为农家提供饲草和增加土壤肥力。为探索毛苕子根部结瘤习性和提高毛苕子产草... 相似文献
2.
3.
1992年在科左后旗用ACCC16101,16103菌株对毛苕子进行的接种试验表明,毛苕子接种后幼苗结瘤率比对照提高90.48%;单株根瘤数量增加28.03%;单株瘤重量增加164.21%;产草量提高73.18%;种子产量提高51.42%。 相似文献
4.
高寒牧区栽培毛苕子多次刈割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毛苕子不同刈割时间与次数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对对比,发现其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别,试验证明,在高寒牧区栽培毛苕子,在整个生育期内刈割2次可获得最高产草量,一茬草与二葜最佳刈割期分别为初花期和结荚初期。 相似文献
5.
孙明德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93,(1)
在高寒牧区进行燕麦与毛苕子混播(混播比例以6:4为宜)可大幅度提高产草量,比单播燕麦产草量提高27.92%,比单播毛苕子产草量提高34.38%,而且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和碱解 N 的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后茬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毛苕子和燕麦混播,可提高产草量和饲草品质,在不同混播比筛选中,经过试验,3:5的混播比例,比其它混播比例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箭豌豆、毛苕子系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技柔嫩、叶量多、生长繁茂,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可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是各类家畜喜食的优良牧草。近几年,在我省黄河沿岸,湟水河谷地区套种、复种面积广,为确定在特定自然条件下,良种选择,合理密度,以及套种作物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8.
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抑盐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不同密度毛苕子(Vicia villosa)处理的可溶性盐分及盐分离子,研究了毛苕子对次生盐碱地的抑盐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cm的土层中,高、中和低密度毛苕子地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分别较对照降低78.5%,74.7%,71.1%;各处理间的平均可溶性盐分和对照比差异达极显著(SSR0.01);可溶性盐分降低最显著的是0~20cm土层;毛苕子对可溶性盐分和盐离子层次分布影响结果是形成表层高-中层低-下层高的态势;随总可溶性盐分量的减少,盐分离子组成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毛苕子能显著增大盐碱地的K^ /Na^ ;不同密度毛苕子处理的K^ 、Na^ 、Ca^2 、Mg^2 、Cl^-规律性较好而SO4^2-欠佳。毛苕子改良盐碱地可开发盐地草产业,生态、经济效益俱佳,在西部内陆区次生盐碱地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农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出宁夏干旱区毛苕子(Vicia villosa)与燕麦(Avena sativa)混播的最佳播种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个毛苕子播种量水平(V1:33.0kg·hm-2、V2:45.0kg·hm-2、V3:57.0kg·hm-2、V4:69.0kg·hm-2和V5:81.0kg·hm-2)与燕麦(120.0kg·hm-2)混播,毛苕子单播(VD:57.0kg·hm-2)和燕麦单播(OD:180.0kg·hm-2)为对照,研究了混播草地牧草农艺性状、生产性能以及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燕麦株高在V2处理下最高,密度在V5处理下最大;毛苕子株高和密度在V4处理下最大。V1,V2,V3和V5处理的总干草产量较单播处理不同程度增加,其中V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较燕麦、毛苕子单播分别提高了15.75%,63.21%。除V4外其他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明混播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混播草地较燕麦单播提高了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降低了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综合评价显示,排名由高到低为V2>V1>V5>V3>V4,因此,建议在宁夏干旱区毛苕子与燕麦混播的最佳播种量为4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燕麦与毛苕子混播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燕麦与毛苕子混播试验,结果表明:B处理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抗倒伏性能随毛苕子播量的增加而降低。B处理的燕麦与毛苕子植株增高幅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11.
12.
天然草场最适补播期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草场退化的突出问题,采用分期补播不同处理的试验方法,研究了典型草最适补播期的气候指标:旬平均气温>15℃且播后有≥100mm降水过程,使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保持在40%以上,在锡林郭勒盟最适补播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松补播对气象指标的要求低于播。 相似文献
13.
播种量,灌水次数及追肥量对提高鹰嘴紫云英产草量的综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8~1990年在兰州馒头山进行了提高鹰嘴紫云英鲜草产量的试验。试验内容是播种量(A),灌水次数(B)和追肥量(C)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组合为A2B2C2,即15kg/hm^2的播种量,灌三次水和75kg/hm^2的追肥量。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和播种量对2种冬性牧草生产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播种时间和播种量对云南省秋冬季播种多花黑麦草和光叶紫花苕生长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的适宜播种量为22.5 kg/hm2,光叶紫花苕为45 kg/hm2,低于此播种量时,饲草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P<0.05),高于此播种量时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播种量与播种时间无互作效应(P>0.05),故2种牧草在云南秋冬季播种时,播种时间改变不需调整用种量。牧草品种与播种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性(P<0.05),推迟播种时间对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且对多花黑麦草的影响程度更严重。干季少雨及4月的高温天气是影响云南省冬播多花黑麦草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播种时间晚于11月中旬,光叶紫花苕的播种价值大于多花黑麦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箭舌豌豆不同器官对种子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箭舌豌豆种子利用花后光合产物较多,不同器管对箭舌豌豆种子产量的贡献是复叶〉茎〉托叶,叶片对种子产量的贡献与其所在位置有关,花后叶因离荚果较近,其光合产物易于向荚果运输。 相似文献
16.
贵州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药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2n=12,属于较进化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野荒豌豆下类元的核型研究表明,种下类元间的核型差异明显,并对野豌豆属核型的趋势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中亚热带中山草地放牧及刈割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3年5月至1995年10月,在放牧和刈割处理方式下,对8种混播人工草地进行了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2处处理,豆科牧草和杂类草的含量均逐年增加,呈递增趋势;8种组合中,以鸭茅、草芦为主的组合较佳,能与白三叶的侵占力抗衡;(2)多组分的混播较简单混播为优,其中尤以草芦+早熟禾+白三叶的组合G为最佳,明显高于白三叶+黑麦草的简单组合A,表现在产量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逆性上;(3)放牧地干草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宁夏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按同行、间行、交叉和条撒4种混播模式对草地生产性能、种间关系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综合评价,探寻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最佳混播模式。结果表明,4种混播模式较单播均显著提高了牧草产量(P<0.05),其中,间行混播下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6495和11906 kg·hm-2;混播草地较燕麦单播显著改善了牧草品质,其中间行混播牧草相对饲喂价值为115.89,仅低于光叶紫花苕单播;4种混播模式相对产量总和(RYT)均大于1,表现为种间竞争弱于种内竞争,燕麦和光叶紫花苕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分化,其中间行混播尤为明显。经主成分分析(PCA),燕麦与光叶紫花苕间行混播模式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