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乃农田常见的一种捕食性天敌,是害虫综合防治中可资保护利用的天敌种类。关于青翅蚁形隐翅虫对害虫的捕食作用,G.V.Manley(1977)对西马来西亚水稻叶蝉作过研究。国内祝长青(1984)进行了对玉米、豆、棉、蔬菜、甘薯等害虫的捕食量观察。湖北、湖南、浙江等省资料,零星涉及捕食的对象和捕食量。我们于1980年以来在福建省观察青翅蚁形隐翅虫  相似文献   

2.
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是水稻害虫的重要天敌之一。据作者等人观察,它可捕食飞虱,叶蝉若虫,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摇蚊、甘蔗蓟马等。在五十年代初期,此虫是稻田中常见的昆虫,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隐翅虫的种群数量下降,有此地方几乎绝迹。根据本所水稻害虫防治研究组1974年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早稻的调查,化学防治前隐翅虫密度为每10平方米有34头(申算每亩有2260头)。施用农药甲基1605六六六粉(2.5市斤/亩)后,10平方米的隐翅虫数为零。说明农药的杀伤力是明显的。大面积实施综合防治措施以后,大田少用农药,隐翅虫种群数量由此明显增加。早春4月份每亩有隐翅虫2000头。为了探明目前常用农药对青翅蚁形隐翅虫的影响,作者根据国内一些常用农药对天敌影响的试验,测试了目前常用的七种农药对隐翅虫的杀伤情况,为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以利于保护利用天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翅蚁形隐翅虫在稻田捕食性天敌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7年,广东四会早稻田19次调查统计:在捕食性天敌中,狼蛛、其它蜘蛛和隐翅虫的数量分别占20.06、53.93和17.65%,捕食白背飞虱的血清反应阳性率:狼蛛为60.5%、其它蜘蛛20.0%,隐翅虫为13.0%。据此,青翅蚁形隐翅虫的数量和捕食害虫效能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4.
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青翅蚁形隐翅虫发生量在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中占8.1%,居第四位;与棉田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追随关系;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具有较强的聚集攻击效应;是淮北棉田优势种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印度长颈步甲和青翅蚁形隐翅虫对稻纵卷叶螟卵捕食作用的数学模型为y=6.5310+1.1217x_1+1.2516x_2+1.4679x_3+0.3750x_1x_2+1.8750x_1x_3+1.1250x_2x_3-1.2571x_1~2-0.0198x_2~2-1.2571x_3~2 分析结果表明:青翅蚁形隐翅虫是稻纵卷叶螟卵期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但当密度较高时,隐翅虫间干扰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黄足蚁形隐翅虫的食性及田间数量消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足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是农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能捕食鳞翅目幼虫和蚜虫、叶蝉、飞虱等多种害虫,田间发生数量又很多,是害虫综合防治中保护、利用的重要对象之一。作者近年来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食性和在河南许昌地区的田间分布、数量消长动态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7.
稻田中多种天敌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二次回归组合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研究稻田中主要捕食性天敌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稻红瓢虫和青翅蚁形隐翅虫对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同时对多物种共存系统中各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这4种天敌对稻飞虱的捕食量模型和天敌密度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了青翅蚁形隐翅虫成虫在甘蔗地的空间分布。得出其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并且聚集是由于环境作用和此虫在冬季比较密集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调查了柬埔寨旱、雨季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基础上,对两类生境的物种多样度、均匀度、丰富度以及优势种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类生境害虫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高于天敌;雨季稻田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均明显高于旱季稻田,两生境害虫与各自天敌数量动态变化保持一致,且各自益害比大致相当;褐飞虱、叶甲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旱季)、黑尾叶蝉(雨季)、白背飞虱等为害虫优势种群,蜘蛛类、青翅蚁形隐翅虫、黑肩绿盲蝽、七星瓢虫(旱季)、步甲类(雨季)为天敌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初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翅虫隶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Stapllylinidae,种类繁多,体形多变,食性复杂,其中有相当数量以捕食或寄生昆虫为生,为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我国对隐翅虫的研究不多,捕食性隐翅虫的报道也寥寥无几。为了开展害虫的生物防治,需要进一步了解天敌昆虫资源,我们于1979~1981年间对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陶方玲  林华锋 《昆虫天敌》1993,15(4):167-170
本文根据稻纵卷叶螟1-5龄幼虫与捕食性天敌共存时的试验时及对照处理中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数量变化,把由于天敌捕作用所导致的数量变化信息区分出来,据此讨论捕性天敌对稻纵卷叶螟各龄幼虫的选择捕食比率。得到: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粽管巢蛛和食虫瘤胸蛛对稻纵卷叶螟3-5龄幼虫有较高选择比率;而青翅蚁形隐翅虫则对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有较高的选择捕食比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报告田间施用抗蚜威对菜蚜茧蜂搜索行为和数量的影响···············……古德就(1):1一5几种常用农药对青翅蚁形隐翅虫的影响······,···········……林一中古德祥(1):6一8尼氏钝绥瞒抗亚胺硫磷品系在柑园应用试验初报…熊锦君杜桐源黄明度(1):9一14青翅蚁形隐翅虫的种群消长与扩散研究··················……林一中古德祥(l):15一21龟纹瓢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宋慧英吴力游陈国发等(1):22一33稻飞虱病原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天敌对稻纵卷叶螟及稻褐飞虱等的作用和综合防治问题,广东农林学院昆虫学教研组等根据试点进行了分析。为有效地防治水稻害虫,我们结合外地经验,于1979年晚造在孟山大队开展了综合防治试验,并对害虫及其天敌作了较系统的调查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孟山大队位于我县东洋(田)边缘,东面临海,三面平原,水田面积1450多亩,水稻病虫历来严重,过去基本上单纯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就使得瓢虫、步甲、隐翅虫、螯蜂和黑肩绿盲蝽等稻田重要天敌数量较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连年猖獗,每年损失稻谷10万多斤。长期不合理施用农药,除造成天敌严重凋落外,还影响天  相似文献   

14.
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达县应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与应用常用农药进行防治进行了综合效益对比分析,总结了氯虫苯甲酰胺的试验防治效果.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棉虫综合防治中,了解棉田的生态环境、天敌与害虫种群变动,对制定合理防治手段,充分发挥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大面积成片种植棉田,天敌优势种的变动 诸城县棉田中主要害虫是棉蚜、棉铃虫,盲蝽象、象鼻虫、棉小造桥虫等。由于棉花大面积成片种植,作物单一,因而害虫  相似文献   

16.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家,并有继续扩散成为世界性害虫的趋势。在新的入侵地尚未发现有效天敌,例如加拿大本土寄生蜂等足黑卵蜂Telenomus podisi和瑞士的黄足沟卵蜂Trissolcus flavipes虽然可以在茶翅蝽卵块内产卵,但寄生蜂并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传统生物防治将是控制茶翅蝽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从茶翅蝽的原产地引进其专食性天敌,在新入侵地的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中释放并建立种群,达到长期控制茶翅蝽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茶翅蝽的研究现状,涉及到分类、分布、为害、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生物防治方面,并着重总结了茶翅蝽原产地的天敌情况。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地区以悬铃木为食的林业害虫.该虫为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2006年该虫入侵我国后,已在多个城市发生为害.Tavella & Arzone[1]研究表明,许多天敌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捕食潜能,但有关蜘蛛对该虫的捕食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稻秆潜蝇发生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秆潜蝇在万源市对水稻的危害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通过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摸索出该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为万源市水稻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总目录     
.研究报告.球形芽袍杆菌(Ts一l)在水体中消长动态以及对蚁幼虫的残效··,········……,’’···············……卜顾卫东黄色花峪对杂拟谷盗的模拟控制研究,·”,···········,·····~··”·…”,······,············,·······,……邓望喜用天然和人工饲料饲养小花蜻的研究”·“····帕·········”··”····“·”········一,’’·”·“·“····”·一周伟儒青翅蚁形隐翅虫在稻田捕食性天敌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摸清稻田捕食性天敌优势类群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开展害虫综合防治所必须做的基本工作。1979年,我们对三里桥公社农科所的早插和迟插早稻、早插和迟插二季晚稻四种不同类型稻田共八块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得捕食性天敌41种,其中蜘蛛类23种,食虫蝽类3种,瓢虫6种,隐翅虫1种,其它甲虫8种。对它们的消长情况及其与稻飞虱、稻叶蝉等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